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心 中国年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邹安音  2020年01月23日06:27

近日,作为“春节文化之乡”的四川省阆中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推出春节文化代言人落下闳,并正式向全球发出邀请:拜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

落下闳是西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四川阆中人。二○○四年九月十六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益部耆旧传》载曰:“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也。明晓天文地理,隐于落亭。武帝时,友人同县谯隆荐闳,待诏太史,更作《太初历》。拜侍中,辞不受。”据《南充市志》载:从公元前一百一十年到公元前一百零四年,约七年时间,新历方告完成。汉武帝对新历十分满意,定名为《太初历》。《太初历》改过去以十月为岁首,确立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日制度。二○一○年,阆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称号,落下闳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春节爷爷”。

春节,像一根精神和血脉的纽带,维系了华夏民族。年像一根红头绳,织成了中华结,凝聚了中国情。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落下闳故里阆中市的桥楼乡,那些被当地心手相传的春节习俗和文化,就像落阳山下桥楼滩河的水一样,流进了嘉陵江和长江,滋养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过年是中华民族隆重的节日,川东农村迎来了最华美的盛宴。一年中最好的柴火在灶膛里欢笑,露出红红的脸庞,像孩子一样歌唱着。满屋的水气,氤氲着欢快的气息,袅娜地升腾,扑向屋顶的瓦片。年味也像一锅熬开的粥,飘散出浓浓的稠香,牵扯着我们期待和兴奋的目光。

母亲把被褥洗得干干净净,用米汤浆了,晾晒在河边的小树林里。阳光是暖色的,风里夹杂着鱼儿的腥味。床单在风里飘飞,五颜六色。买回的鱼儿养在水缸,白萝卜红萝卜、青菜蒜苗等泡在小河里……我在院子和小河之间来回奔跑,水桶里的水“咣当咣当”响着,欢庆着年的到来。

家族的人都来了,聚集在院子里。妇女们在厨房里忙碌着,长辈们上座后,讲述着家族的兴旺和往事,孩子们的眼睛全落在新出锅的酥肉上……花白胡子侃侃而谈的叔公、穿堂而过招呼应承的婶婶们、忙着倒酒倒茶的哥哥们、打闹嬉戏的娃娃们,精彩演绎着乡村华年的贺岁大片。

贺岁片的高潮是看央视的春节晚会,这是年夜饭的一道大餐。为了看春晚,后院大婶赶在过年前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要在房顶上支很长的天线接收器才有信号。方圆几公里的人都来了,院坝里场面壮观。“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这是一九八四年张明敏在春晚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动听的旋律至今在我的心底回荡。

成家后,我离开老家重庆,随丈夫定居川东北的南充,一去就是几十年。这期间,我去过长江,到过黄河,爬上过长城。面对日益强大的祖国,我能体会到一个海外游子真切的呼唤。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经历了无数战乱、灾难,但我们的文明一直没有中断,就像家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家乡旁流过,一直流淌在我的心上。南充在嘉陵江边,百川归江、归海,我相信重庆老家的那条小河,一定会流到嘉陵江里,我不过是从江那头到了江这头。川东北的嘉陵江流域,各式各样的民俗和文化交相辉映,但主体的生活习俗和重庆老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春节老人落下闳,天文巨星在阆中。翻开你的太初历,春夏秋冬在转动。”歌声悠扬,春节将至,在桥楼古街的一间房子里,几个农民正忙活着捆扎一条草龙。脸庞黝黑、声音洪亮的叫王绍强,他是二○一三年落阳村成立的“长公文化艺术团”的团长。二十四名农民艺术团成员,利用农闲排演的“舞草龙”“赶年”等春节民俗文化节目,已连续三年被央视四台向全球华人直播。

看,草龙舞起来了!让人们忘掉了一年所有烦恼忧愁。这一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多么的和谐!快贴上窗花、年画、福字,快挂上大红的灯笼,这是中国人从心灵深处对团圆的深情呼唤,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