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汪兆骞新作:被文学滋养的年代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韩浩月  2020年01月12日09:19

汪兆骞先生新书《我们的8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人》,在进入2020年的第四天时,于北京韬奋书店的三里屯分店举办发布会,梁晓声、张抗抗作为嘉宾到场,三位老友谈起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生活时兴致很高,那是属于他们的80年代。

现场听他们聊天,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张抗抗聊她到学校做讲座时,梁晓声作为学生在台下听,开玩笑说梁晓声是看了她的小说之后才开始“知青文学”写作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汪兆骞也讲到,自己年纪轻轻被分配到《当代》工作,结识了许多大作家,因此在快70岁时也加入写作队伍,一发而不可收,出版了一厚摞的书,让张抗抗发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完。

三位老师的年龄加在一起超过200岁了,但在谈往事、谈文学、谈80年代的时候,神采飞扬,显得很年轻,语言既幽默又犀利。很显然,他们愿意谈80年代,喜欢谈80年代,就像《我们的80年代》内容简介所讲的那样:“那是一个认识自我、解放个性的年代,那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朗朗星空,星斗灿烂。”

在《我们的80年代》中,汪兆骞写到了王蒙、陈忠实、路遥、梁晓声、张抗抗、莫言、铁凝、王朔等22位作家,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与“朗朗星空,星斗灿烂”这样的形容十分匹配。上世纪80年代很多作家都出版过现象级的作品,文学图书动辄畅销数十万、上百万册,文学期刊发行量巨大。作家有写作激情,读者有阅读激情,经常有一本书横空出世,读来令人惊心动魄、思绪万千。

作为《我们的80年代》的作者,汪兆骞既是80年代文学的亲历者,也是旁观者,他在本书的写作中,因为掌握了诸多第一手资料而显得素材充实饱满,同时他的旁观姿态也使他拥有了属于编辑家、评论家的审视眼光。如梁晓声所言,有的评论家擅长评论作品,有的则擅长写人,而汪兆骞集合了两种优势,呈现出这本最接近客观评价80年代活跃作家群的著作。对于读者来说,这又是本有趣的书,很多时候,不会觉得这是本纪实评论题材的作品,而是一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故事集。

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作家,在上世纪80年代时正值创作旺盛期,不仅是他们的文学作品一纸风行,他们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被作家所影响的社会,一个被文学滋养的年代,的确令人神往并追忆。

作为一名70后,当汪兆骞、梁晓声、张抗抗每一次说到“我们的80年代”的时候,我也会在内心应和一句,“那也是属于我们的80年代”。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大量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所以在我看来,整个文学黄金时代绵延了20年,不仅80年代文学很珍贵,一直到90年代末,文学光芒依然在映照着青年人的心灵。

70后这代人,本可以接过80年代文学的衣钵,因为我们的青少年时期,是深受80年代文学作品滋养的,不仅仅有小说、诗歌、散文,还有流行歌曲、评书、舞蹈等,它们共同构成了70后青春期的文学生活。当时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饕餮盛宴”……但遗憾的是,当我们尝试像40后、50后作家那样写作、创造时,却感到了一种无力,80年代的文学作品,已成高原、高峰,难以攀登,更别说逾越。

没能集体接过前辈作家手里的枪,对于70后写作群是一个遗憾。我们期望看到年轻作家能够用一本同时拥有文学性与思想性的作品影响社会与人,但这已成奢望。究其原因,或许是70后以及后来的80后、90后们面对的时代不一样了,一切都在加速,生活瞬息万变,连追求与欲望都没法保鲜,何谈文学?当文学从外界都难以走进心灵时,心灵又怎能创造出高级的精神产品去影响外界?

现在回看,80年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块“飞地”。80年代的文学创作自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优良传统,但在思想观念、价值倾向、精神指向上,却可以用“前后一片苍茫”来形容。活跃于80年代的作家们,虽然写作题材、写作风格不一,但合在一起却是一个整体,整齐划一地指向理想主义,指向批判与反思。那个年代每一位重要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经历与生命体验,他们几乎无一不是在用血肉、汗水来写作。他们的作品不是笔下写出来的,而是从“血沃之地”生长出来的,他们懂得如何在自己与笔下人物之间建立一种无法分割的联系……

80年代值得歌颂,80年代留下的文学财富则需要继承与发扬。在进入2020之后,读一读《我们的80年代》这样的书,或许能慰藉一下我们的失落,打起精神在文学之路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