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有语言力度,更要有思想深度

来源:人民日报 |  张明瑟  2020年01月10日08:53

把握好“小”与“大”的关系,是地方性写作向思想深度开掘的关键

 

小说叙事直白、有力、畅快,整体语言风格相似,且均成长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近期在文学领域引起关注,被誉为“铁西三剑客”。他们的小说作品用普通人视角书写小人物故事,获得读者好评。文学界认为,这种地方性写作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探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铁西三剑客”引发读者讨论的,首先是语言风格:简洁有力,贴近生活。他们的小说叙事节奏快,以人物对话见长:故事背景、人物矛盾、情节发展等都在较小篇幅内快速推进,几番对话交锋,涵盖丰富内容。这种多间接引用、“不那么精致”的语言符合当下读者快节奏阅读需要,“泥土味”更增强了代入感,充满现实张力。直白不是苍白,有力不是蛮力,“铁西三剑客”作品的语言魅力内含文学创作技巧。他们汲取东北方言直白有力的特色,对地域性色彩过强的日常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之自然天成又富有意味,服务于小说情节推进和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因而打动众多读者。

好语言吸引读者,好故事打动读者。当下地方性写作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让更广泛地区的读者产生共情?“铁西三剑客”引发读者共情的方式,是用具有想象力的“晚辈视角”观察社会百态。对东北地区生活经验,他们将严肃思考融入敏锐观察,具有一定文学自觉。其作品主角多为叙事者父辈:长辈亲历经济转型,作者对观察得来的成长经验进行想象力加工。想象力的厚度来自观察生活的深度。比如班宇小说《空中道路》中,吊车司机李承杰在被困缆车的危险时刻,谈起公共交通建设:“其实我们可以开发空中资源,打造三维世界,像这种缆车一样……直接用吊车,抗风,不挂霜,结实”。小说人物的想象力与其职业身份相符,危急情节又与人物夸张的浪漫情感形成对比,体现文学的想象力。生活化场景中,读者在情感上与小说人物产生对话关系:人物似曾相识,故事好像经历或听说,但又与真实生活不同,这种若即若离产生距离化审美。“铁西三剑客”的可贵之处在于,用较小切入点呈现想象力加工后的现实,向读者提供苍劲有力的审美体验。双雪涛笔下的李斐、班宇《冬泳》中的“我”、郑执塑造的王战团等,都是能让读者有似曾相识之感的小人物。

把握好“小”与“大”的关系,是地方性写作向思想深度开掘的关键。追溯文学史亦有珠玉在前,曾经以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以柳青、陈忠实、路遥、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都兼具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共同经验与独特个性的。在城市生活经验高度相似的今天,充分发掘地方特有经验,会增加小说独特优势。但如果执着于描摹外貌、方言、景物,不免将地方生活经验写“小”,导致受众范围受限。要塑造文学感染力,使地方性写作打动更广泛读者,还需涵养作品思想之“大”。《平凡的世界》中人物富有西北地域特色,源自路遥对生活扎根之深;整体上具有厚重扎实文学品格和激励人心的大情怀,使作品能够打动全国范围一代又一代读者。“铁西三剑客”的创作已触摸更深刻话题:东北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以日常小事为切入点,描写普通人如何面对改革大潮。但三人作品之间、单人作品之间人物、情节仍感似曾相识。如何突破经验相似带来的艺术相似,是“铁西三剑客”需要突破的难题,这可能需要作家在视野和胸怀上进行自我突破,使其作品得其大者而兼其小。

由“小”而“大”,需要创作不断深入生活。“铁西三剑客”新作中有突破东北地区、迈向更广阔土地的创新。对此,有读者评论“不是原来那个味道了”。但兼听则明,创作者只有直面既有读者群阅读习惯和更广泛受众考验,用更踏实的眼光观察生活,更扎实的笔触创作作品,才会不断进步。无愧于时代的地方性写作,应当在生活中捕捉灵感,用文学创造力观照现实,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地方走向全国,从当下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