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牧之《梦回》:定格人生中的精彩瞬间

来源:文汇报 | 何群  2020年01月06日09:01

《梦回》 杨牧之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梦回》是杨牧之先生散文和摄影作品的合集。书名取自辛弃疾的名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如同辛弃疾在词作中回忆当年沙场秋点兵的情景,杨牧之在文章中怀念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因此,我们不妨将本书当作精彩的回忆录来读。

《梦回》正文前有作者《写在前面的话》:“每篇文章后面都附了一幅我拍的照片,送给《梦回》的读者。这些照片并不一定配合得上文章的内容,但我试图通过照片传达文章的意境。”细细品味每一幅照片与每一篇文章,可以发现,它们相得益彰,每一幅照片都完美地传达了文章的意境。屠格涅夫有言:“米罗的维纳斯雕像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加不容置疑地宣示了人性的尊严。”艺术的魅力是巨大的!具体到《梦回》,我们说作者的摄影作品和他的散文作品一样内涵丰富,两者在书中珠联璧合,展现生命的缤纷与辉煌。

世界的广袤丰饶,人生的气象万千,艺术的璀璨夺目……令作者流连叹赏,于是以生花妙笔连缀成文。《梦回》共收录文章32篇,为便于展开,可粗略地归为四类。第一类是追忆亲人,如《父亲墓前的追思》;第二类是感悟生活,如《喝茶的怀想》;第三类是怀念师友,如《门前一树马缨花——怀念季羡林先生》;第四类是出访各国的见闻和思考,如《在金字塔下》。每一类文章都是作者真性情的挥洒,他那在漫漫人生路上认真求索的精神,如云霞一般在文章中弥漫,洇入字里行间。

杨牧之笔下的亲情感人至深,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人生体验。他写小时候的快乐,将这快乐归功于慈爱的母亲,“母亲是挡风的墙、避雨的伞,是生命的依靠,向上的动力。”他回忆大学时寒暑假乘火车回长春老家,“车一进站,我在车窗里总能看到父亲在站台上焦急寻觅的面容。等我站到父亲面前,他那欣慰的微笑,让我无比温暖。当我回校读书时,甚至,在我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想起这微笑总让我振奋。”他追忆1966年大学毕业后用第一次领的工资为父亲买了一瓶茅台酒,父亲珍藏这只陶瓷酒瓶子20多年,直到去世。伟大的母爱、父爱感召作者“努力去做一个纯净、正派、向上、有出息的人”。这样深情的文章,对我们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感召?

作者深谙生活的艺术,将人生中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定格为生活随笔,它们构成了《梦回》富含情趣的插曲。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就是梦想和兴趣的演出。”怀着热情和梦想,作者在养猫、种花、喝茶之类的琐事中悟道。他将曾经住过的南牌坊18号永远珍藏在心中,因为这个大院的邻里之间亲如一家;他将自行车比作自己的千里马,享受骑行带来的自由和充实,“骑车在路上,使我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对所爱事业的向往,事业对我的厚爱。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既有所爱,又得到爱,夫复何求!”文章满含正能量,催人奋进。

作者在怀念师友的文章中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学。他以《老子》中的“上善若水”为题,纪念中华书局慈善温和的总经理王春先生;他以《论语·宪问》:“君子道者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描述周振甫先生的君子风度;他心目中的褚斌杰先生,“乐观,厚道……就像小说、电影中的‘大表哥’。替你忧,为你喜,全心全意帮你忙。”回忆季羡林先生,最让他难忘的是季先生对什么叫“学术”的标准:“是否老老实实地做学问,是否实事求是地谈问题,是否能用通俗、生动的笔法,写出严谨、有学术价值、有新的突破的清新的文章。”光辉的榜样为我们指出向上之路。

叙写各国文化名人和悠久传统的文化散文,在《梦回》中占了近一半的篇幅,是全书浓墨重彩之处。作者对各国的景点、建筑、风土人情等都充满兴味,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尤其令他着迷。这些文章,如诗,如画,趣味盎然,是一场场流动的文化盛宴。英国的牛津,阿根廷的探戈,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俄国的托尔斯泰墓地,加拿大的白求恩故居……都令他展开无尽的探寻和思索。作者拥有高深的古典文献专业素养,在行文中巧妙地添加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使得本书更具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杨牧之的文笔带有雅洁的风格,《梦回》充满浓郁的书卷气。书中遍布着声情并茂的文字,犹如夜空中的繁星,深深印入读者脑海。他写丽江古城:“哪一个店铺那些民间的工艺品不是让我看了又看?哪一个茶馆酒楼不诱惑我坐到深夜?山上的砖房、水边的小院,哪一座不让我生出住下来的强烈心愿?”雅致的修辞,美丽的语句,构筑了优美的《梦回》。

俄国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只有热爱人们,热爱大地的人,才能清楚地看见人们和大地。一篇散文如果写得苍白无色,像件破褂子,那是作家冷血所造成的恶果。”《梦回》中的文章,篇篇有血有肉,渗透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眷恋,令人情不自禁地被他的情深意挚所感染;每一页都洋溢着作者对大地和美的歌颂,受其熏陶,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想有所创造。“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是歌德《浮士德》告诉我们的真理,也是《梦回》所蕴含的精神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