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追梦新时代 经典共传承 ——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综述

来源:文艺报 | 丁科民  2019年11月25日08:41

川剧《江姐》

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联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10月26日至11月12日在福州举行。戏剧节期间,30余台优秀剧目接续上演,2000名戏剧人齐聚榕城,3万多观众走进剧场。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艺术氛围、鲜明的福州特色、旺盛的剧场人气,凸显本届戏剧节真正是“人民的节日,戏剧的盛会”。

坚持正确创作导向

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本届戏剧节中,红色革命题材和现实题材剧目共19台,约占整个正式参演剧目的三分之二,体现了戏剧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谆谆教诲,热情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讴歌英雄的赤诚之心和担当作为,唱响了主旋律,彰显了时代精神。

红色题材剧目中,有反映红色革命的壮剧《百色起义》,有反映农村早期革命斗争的吕剧《大河开凌》,有表现长征动人故事的京剧《红军故事》,有表现农村母亲救助哺育红军伤员的潮剧《红军阿姆》,有讲述富家小姐成长为革命抗日战士的姚剧《童小姐的战场》,也有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军民真情厚意的淮剧《送你过江》,还有弘扬红岩革命精神的川剧《江姐》;有歌颂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的革命英烈的弋阳腔《方志敏》,有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刻碑赞英雄的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有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心系人民、心系祖国的川剧《陈毅回川》,还有还原了深入活动、扎根人民的作家典范的话剧《柳青》。这些剧目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红色基因、革命情怀、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洋溢、渗透在每部作品的唱腔念白与动作设计中,让人感奋、缅怀,又心生敬仰。

现实题材剧目中,越剧《林巧稚》表现了我国妇科医学的奠基人林巧稚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晋剧《起凤街》以一家面馆的沉浮映射了国家40年改革发展历程,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书写大情怀;评剧《藏地彩虹》描写汉族女医生与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歌颂了不畏艰苦、真心奉献的援藏精神;滇剧《回家》讲述了一对恋人创业与相恋的故事,通过40年的风雨历程彰显了亲情与家的弥足珍贵;藏戏《六弦情缘》讲述了一个藏族艺人的艰苦成长历程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反映了藏族人民的苦难历史和藏区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展现了山区少年与都市少年从陌生隔阂到理解亲近、互助互爱的成长故事;京剧《光之谷》将传统京剧与现代时尚元素大胆融合;音乐剧《茶道》把茶王争斗的故事搬上舞台,凸显了福建茶乡的地域特色;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塑造了坚韧勤劳、正直善良的陈奂生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民吃不饱饭时的艰难处境与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产生的新的精神困惑;歌仔戏《侨批》以南洋华侨寄回家信的故事,展现了海外华侨的血泪史,饱含着侨民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

聚焦艺术本体发展

注重彰显剧种特性

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艺术品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各民族、各地域的戏曲剧种各具特色,犹如璀璨明珠撒落在祖国大地,活跃在城乡的各个文化舞台。一个时期以来,在戏曲创作中,戏曲剧种同质化、大剧种化的现象令人担忧,如何保持各剧种的特性,彰显其各自地域风格,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戏曲美学精神,是急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严峻问题。此次戏剧节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聚焦艺术本体发展。一是注重对戏曲经典的有序传承,在狠抓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戏剧创作的同时,对历史题材创作和传统剧目的改编移植也加以关注。在历史题材剧目中,京剧《游百川》以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圆明园引起的政治风波为核心事件,凸显了游百川赤诚为民、敢于直谏的家国情怀;丝弦《大唐魏徵》以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冲突为主线,揭示了“居安思危,不忘本色”的主题;豫剧《张伯行》通过清代江南科考舞弊案,塑造了一位坚守气节、不畏权贵的反腐斗士,唱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黄梅戏《不越雷池》刻画了郑卿恪守正道,清白做人,不越雷池的清廉形象;京剧《玉簪缘》在继承传统剧目《玉簪误》的基础上,于改编中融入了新的元素;淮剧《武训先生》对都市新淮剧的审美与传统风范等进行了新探索;闽剧《红裙记》和莆仙戏《踏伞行》注重传统艺术与当代观众的心灵契合,着意戏曲美学精神的传承,空灵写意,清新典雅,如一道靓丽的风景催生了戏剧的“福建现象”。二是戏剧节注重舞台艺术的多样形态,充分展示了不同种类戏剧艺术的魅力,强调了剧种的差异化呈现,有力促进了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届戏剧节展现的剧种丰富,达24种之多,除各地方戏曲剧种外,还有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这些作品不但展现了近年来戏剧创作的卓越成就,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破解戏剧创作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振兴戏曲的方针政策,我国戏剧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但在戏剧创作中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精品创作相对滞后的现象依然存在。此次戏剧节聚焦戏剧创作,策划举办了“戏曲音乐创作高峰论坛”和“戏剧创作高峰论坛”,研究和破解戏剧发展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举办了多场针对参演剧目的专家点评会,搭建多方交流平台,促进理论评论与戏剧创作的双向滋养成长。

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是戏曲剧种质的规定者和存在依据,也是戏曲经典得以传唱的灵魂。在中外音乐交融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吸收外来音乐理论和元素,运用新的作曲技法和手段,彰显中国戏曲剧种的特色,强化其音乐个性?11月5日,由中国剧协首次在戏剧节期间举办的戏曲音乐创作高峰论坛上,93岁的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认为,不管作曲手法如何创新,剧种音乐的特色与韵律一定要保留,来不得半点含糊。作曲家陈钧认为,越剧正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流派,发展是对传统的补充,而不是“破与立”的关系。学者谢振强、作曲家朱绍玉认为,个性是一个剧种的存在价值,剧种若缺乏个性便会失去其本身独有的艺术光芒,终将被时代和观众淘汰。戏剧评论家汪人元、作曲家李道国提出,现在有些地方剧种音乐有歌剧化、大剧种化趋势,出现的消解剧种艺术个性、模糊剧种特征的“泛剧种化”等现象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戏曲音乐创作必须在彰显剧种个性的前提下实现守正创新。

在11月10日举办的戏剧创作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戏剧理论评论家、剧作家等就当前我国戏剧创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针对现实题材创作,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陈彦认为,戏剧必须对时代发声,剧作家要力戒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努力提高对生活和时代历史高度概括的能力。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谈到,剧作家要出好作品,必须要在跨越“生活关”“思想关”“文学关”“人物关”和“想象关”上下功夫。剧作家罗怀臻提出,作家要紧跟时代步伐,要从时代的审美变化中去把握创作。无论是现代戏、传统戏改编,还是历史剧的创作都要有当下感。剧作家孟冰说,能打动观众、直击人心的必须是发自内心,有真情实感、接地气的作品。关于传承与发展,戏剧理论家薛若琳认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赋予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激活剧作的生命力。剧作家徐棻认为,当代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必然是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关于戏曲生态建设,戏曲理论家王馗提出,戏曲生态建设不仅指传统生态,还包括剧院团自身的生态,以及观众看戏买票的市场生态等。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戏剧创作急需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化。剧作家要想在作品中表现好“人”,自己先要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要在打磨提升自己中打磨提升作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为精神立传,为灵魂写照,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

注重戏剧生态建设

激发基层院团活力

院团是戏剧创演的主体,也是戏曲非遗保护的主体,没有戏剧院团的发展壮大,就没有戏剧事业的繁荣发展。由于地区和剧种差异,各地戏曲剧种的生态环境不同,发展极不平衡。尤其一些基层院团受重视不够,活力不足,发展困难,直接影响了相应剧种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本届戏剧节另一鲜明特点就是注重戏剧的生态建设,充分调动、激发基层院团的积极性与活力。在剧目选择上,既重视国家级、省市级院团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从生态建设的角度考虑,适当向基层院团和小剧种倾斜,为他们提供更高的展示平台,以引起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不少基层院团都是首次参加全国性展演,如中国四大传统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从小地方登上大舞台,激发了古老声腔的生命活力;福州市马尾区海峡闽剧团凭借观众喜爱的剧目《龙台驸马》,树起了民营院团参演中国戏剧节的里程碑等。这些积极举措想必未来仍将会在社会上产生持续影响,并进一步促进戏剧事业的整体平衡和全面发展。

本届戏剧节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集中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戏剧创作的丰硕成果,办节品质有追求,学术交流有深度,剧种展现多种多样,生态建设开创新局面,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举办的一届具有时代风采和创新精神,别开生面、亮点纷呈的戏剧艺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