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邵盈午《贤哲在迩》:薪尽火传,文道不衰

来源:文艺报 | 谭海涛 黄 伟  2019年11月20日08:39

邵盈午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交游广泛,与诸多学者大家交往密切,天命之年“年弥往而念广”,抚今追昔,感慨系之,思前贤以讽今世,遂成《贤哲在迩》一书。该书包括18篇散文力作,书中“贤哲”包括叶圣陶、郑逸梅、施蛰存、柳无忌、李霁野、臧克家、钱仲联、文怀沙、周振甫、林林、时有恒、萧军、羊牧之、刘佛年、吴祖光、叶至善、尹瘦石、周艾若和周扬等诸位先生。如今,大师们虽大多已先后谢世,然风采犹存、音容宛在,邵盈午手抚墨华,不啻面聆謦咳,仿佛仍沐浴在贤哲们的光霁之中,这正是书名的取义所在。

由于与书中众“贤哲”交往乃作者亲身实录,故书中收录了大量照片、书信、题字等,更配有作者所庋藏的百余件大师们的珍贵信札与书法墨迹,辞意双美,图文并茂,极具欣赏价值与文献意义。书中每写“贤哲”对作者的回复、指授、学术交流,必附有实物照片,恐年深岁久,书信上字迹难辨,他又不厌其烦地将其内容一一整理出来,附于书中,方便读者观阅,这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高尚情操也是作者人格品质的一个直接写照。

书中对南社人物着墨甚多,南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团体,它最初酝酿于1907年,于1909年在苏州正式成立,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陈去病等,其名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南社可谓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风靡云蒸,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就是南社后裔。早期对南社人物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的学者里,邵盈午可以算是先驱。为解决学术问题、了解史料,邵盈午总是虔诚向前辈学者请教,寻求机会与前辈学者面谈聆教,一心向学。更为可贵的是面对讹误时,即使是前辈耆老,作者也能坚持自己观点,直截了当地指出其中的问题,绝不曲意逢迎。如写与郑逸梅先生交游时,作者写道:“老实说,在南社研究中,我确曾认真拜读过郑老的这部洋洋大著《南社丛谈》,结果发现了其中的不少错误。林北丽先生在给我的信中也曾提及此事,颇有同感。”这一治学态度,颇值得现今学者们借鉴和反思。

作者邵盈午颇善古体诗词,而与之交游之学界前辈耆宿也都是个中好手,作者每有诗词寄出,请教指正,辄有回复,都是切中肯綮之言。前辈们的指正和意见不仅能给作者以帮助和裨益,更给后辈读者上了一堂诗词启蒙课,初入古体诗词创作之学者想必能从中获益良多。书中收录了大量诗词作品,都足堪玩味、欣赏,其中有不少气度非凡的上乘之作,如:“独立西山点点枫,残阳鸦背不成红。平生泪血知多少,都付延陵一剑中。”(《咏刘约真》)“雪肆风饕上酒楼,人间无地可埋忧。狂来恨不泪成雨,化作天瓢洗九州。”(《范鸿仙》)“月光如水水悠悠,似可乘槎槎外游。一曲落花人不见,空教吟影淡于秋。”(《沈太侔》)

此外,书中的典故、故事随手拈来,放入文中丝毫不给人以突兀做作之感,仿佛浑然天成,文气流动,毫无艰涩之感。试举两例,一俗一雅,稍做说明。在《万流依倚此维崧——怀叶圣陶先生》一文中,作者为自己的大意鲁莽而懊悔时,用了“李铁牛背人吃肉”,读来不禁让人莞尔。此为“俗”。而在《道大天为寿,心期人可知——记钱仲联先生》一文中,写钱仲联先生去世用了“江山空蔡州”,令人不胜唏嘘慨叹。此谓“雅”。

《贤哲在迩》是作者的回忆实录,“不虚美,不隐恶”,以史家之笔绘前辈学者之小像,文字不枝蔓不繁复,多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前辈学者之谦虚、随和、慷慨、热心、认真踏实、奖掖后进等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出现在读者眼前。而为了做到行文简洁,不拖泥带水,写作中对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只抓住主要事件来写,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而人物纤毫毕现,此等文字掌控之功力让人叹服。如写柳无忌先生时,作者抓住当时柳无忌先生慷慨资助作者,并帮其热心出书之事迹来泼墨,于是柳无忌先生之慷慨热心、急人所急的古之“侠义”精神便凸显在读者眼前。描写诗人臧克家时,作者为了突出臧克家的诗人特质,重点描写了其“吟诗”片段,不得不说作者独具慧眼、匠心独运。而在写萧军先生时,作者直接写下萧军先生的话语:“萧老又慨乎言道:‘在中国,做名人易,像我现在这样,出门有车接,到哪都有人招待,好像很风光,但要做一个人却很难,做人必须有人格,有良知,有脊梁,有肝胆,有操守,特别是在政治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要坚守人格就更难。’”既表现了萧军先生的操守和良知,更是对当今社会中一些乱象的揭露和讽刺。

《贤哲在迩》描写的虽然大都是已经故去的人物,但作者的着眼点并不仅仅是在于回忆往昔,而是希望能够有补当世、针砭时弊,这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责任和担当。以前辈学者之高风亮节来反衬当今社会之种种不光彩,读之令人感慨、惭愧。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始终坚持作为一个学人的操守,始终遵循“微而显,婉而成章”的原则,体现了学者的宽容和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