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象图今昔

来源:人民日报 | 张永权  2019年11月20日08:01

1986年初春,我报名到电影《五朵金花》男主人公“阿鹏”的故乡剑川县扶贫。想不到电影上如诗如画的地方,却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领导说,县城周围的生活还算比较好的,要是到象图深山去,那才是你们想象不到的贫困。你们敢去吗?我坚定地回答:敢去!到最贫困的山区去,哪怕是洒一滴汗,听一听乡亲们的心声,用笔反映他们的想法与要求,也是在尽一份责任。

于是,我和刚分配来云南省文联的白族大学毕业生杨庆隆,徒步踏上去象图的崎岖山路。在象图区(相当于后来的乡)委李书记和一位当地彝族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越高山过深谷,翻爬海拔三千多米的雪巴山,夜宿深山里的彝族人家。第二天,我们在山顶遇上狂风,李书记拉起我就跑,躲进路边的“救命房”。他说,区上为了在山上放牧、耕种和到山下赶街的山民的安全,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救命房”,还在里边放了一些米粮柴火,真的救过不少人的命。

第三天,我们终于走进象图。青山绿水,桃花正红,蜜蜂唱着优美的歌曲。象图河水碧如玉,人如在图画中行走。但是,深入下去,进村入户,象图人的贫困震撼我们的心。我们和区领导探讨治穷之计,林果业的泡核桃、雪梨、水蜜桃,畜牧业的黑山羊,传统的扎染工艺、竹木器具,甚至肆虐的狂风,都可以开发利用,但交通成了象图发展的瓶颈。我们还走进象图小学,在课堂上,孩子们个个睁大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讲课——象图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

我是一介书生,最好用的就是一支笔。我在一星油灯下,奋笔疾书几个夜晚,写成纪实文学《在云南,有这样一个贫困山区》,想不到发表后,有关领导看到了这篇文章,推动剑川县开展治穷大讨论。不久,省交通厅还拨专款,修通了到象图的公路。象图公路通车前夕,象图的父老乡亲还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参加通车典礼。一篇文章能得到人民群众如此肯定,在我的创作经历中,这是第一次。我觉得这就是荣光,这就是幸福。

几十年很快过去了,去年我出差丽江,路过大理剑川,想不到在县城里竟然碰到当年和李书记一起带我进象图的彝族干部阿卓。这突然的相逢,虽然都白了须发,但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当年一起进村入户,和乡亲们讨论治穷的日日夜夜,突然回到眼前。我们含着热泪拥抱。阿卓告诉我,今天的象图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黑山羊满山跑,泡核桃成了致富果,当年憧憬的风力发电,早已变成现实,山上的风力发电杆成为一道新风景,象图正在变成你文章中希望的一样美。还有一件新鲜事,一到节假日,远近的人们纷纷自驾来象图旅游,吃住在农家乐,都夸象图这个地方名副其实,青山绿水真像一幅山水图画。象图小学出了不少人才,有的还成了地方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人的一生有许多经历都会随岁月而消失,但在剑川的经历一直铭记我心。时隔多年,依然能被剑川的父老乡亲提起,这让我深切感受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道路,大有可为;时刻关注人民,真情书写人民,是我们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