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灌区情

来源:人民日报 | 谢枚琼  2019年11月20日08:00

车子驶出喧嚣的城市,仿佛穿梭在一片金黄的稻浪里。金风送爽,道路两旁宽阔的田野里起起伏伏,描绘出一个丰收的季节。父亲朝车窗外指点着道:“长得几多好的水稻哩,这可都是灌区的功劳!”他说的灌区,指的是韶山灌区——润泽湘中地区两千五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百万亩农田的韶山灌区,一个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利工程。父亲曾是韶山灌区建设大军中的一员,那段艰苦创业的记忆,已经深深刻在他七十有六的年轮里。一重又一重翻腾的金灿灿的稻浪,让父亲兴奋、激动。

这次,我专程驾车陪父亲去他五十多年前战斗过的韶山灌区的工地——洙津渡。洙津渡的涟水河畔,洒下过父亲青春的汗水,澎湃着父亲满腔的热情。

车过洙津大桥,左前方赫然可见一长溜渡槽,矗立于绿水青山之间,槽身上“飞涟灌万顷”五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那么苍劲,那么炫目。

哺育生命的河流,常常是温柔宽厚的,但也不乏暴躁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前,曾有湘中民谣这样唱道:“娘啊娘,有女莫嫁涟河旁。天干三日田开坼,大雨一夜成汪洋。年年米桶当鼓敲,杂粮野菜充饥肠。双双泪眼望天河,何时才能水流田垅稻谷香?”翻开一页页泛黄的地方志,勤劳的湘中人民与旱涝天灾抗争的历史令人唏嘘。终于,在翘首以盼中,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韶山灌区的壮举,点燃了湘中大地的激情之火。

简单来说,涟河水从洋潭“跳上岸”,“涟上又飞涟”,一路穿山越岭,通过织成的渠网,滋润着周边七个县市一百万亩农田,这就是修筑韶山灌区的蓝图。当年,著名作家周立波去灌区工地亲身体验生活后,在他的《韶山灌区两日记》中留下这样的描述:“干渠全长174公里,绝大部分是10万民工用镐头、锄头和两凿锄挖出来的,有多少人的双手磨起了血泡,多少小伙子的肩膀挑肿了,片片黄土地上不知洒了这些年轻人的多少汗珠子。”洙津渡工地上劳动号子声声,机器轰鸣隆隆,响彻涟河上空的云天。岸边沉睡的狮子山也似乎惊醒了,它在仰天长吼,和波涛翻滚的涟水一起,为这热烈的场面呐喊助威、鼓劲加油。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宏大的英雄史诗!

六十年代在洙津渡修建一座五百多米长的渡槽,是无异于创造人间天河的神话。当一组组跨河拱梁横空于涟水之上,远远望去,宛如从天降落的长虹。可是,在往拱梁上安装渡槽的时候,施工人员碰到棘手的难题:原来,工地上只有三十吨的吊车,而每节槽身却重达一百二十多吨。重量悬殊,要顺利吊起安装,不是天方夜谭吗?总指挥长闻讯而至,“诸葛亮会议”在工地上席地召开,技术攻关组迎难而上,他们把试验室由室内搬到室外,由室外搬到工地上,经过不下百次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一把攻克难题的“金钥匙”:其实就是用两台五吨的卷扬机加“龙门扒杆”的土办法,去试吊一百二十吨重的庞然大物。在总指挥长沉稳有力的指挥下,巨大的槽身一点点上升、转向、平稳定位,巨大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回忆起当年那扣人心弦的场景,父亲的胸中似乎依然沸腾着山呼海啸般的激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真是不可估量,以改良鸭嘴钢钎和改打斜炮眼,攻克了猫形山的险;以依托“丁字厅”步步为营,打通了“英雄关”隧道;就地取材,以废石废土修建成一丘丘、一块块的梯田、梯土,一举解决水利建设史上困扰已久的难题……如此,灌区修成后,不仅没有减少耕地,反而增加一千五百余亩给人们源源不断创造财富的良田。既有钢铁意志,又无不处处闪烁着工匠智慧,十万劳动大军在十个月内,成功修建了韶山灌区这一浩大工程,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受益”。

我搀扶着年迈的父亲,走在洙津渡槽的人行道上,一里多长的渡槽里,欢快的流水唱着不倦的歌谣。伫立槽上俯瞰千里沃野,青山绿水满目,秋色正在大地上铺开,累累的果实,悠闲的牛羊,安静的村落,劳作的农人,翩翩起舞的鹭鸟,袅袅升腾的炊烟……喜看稻菽千重浪呵,秋天的缤纷多彩,此刻在我们眼底一览无余。“飞涟灌万顷”和“三湘分流”“云湖天河”“韶山银河”等重要工程,作为韶山灌区鸿篇巨制中的精彩构成,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湘中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

父亲抚摸着水泥栏杆,逝去的激情岁月激荡着他的思绪。韶山灌区的水呵,流淌着的是一曲曲赞歌,关于劳动,关于收获,关于希望。

清亮亮的水渠边,两只白鹭在水草丛里嬉戏。它们倏地振翅冲天,优雅的身影印在高远而蔚蓝的天幕上。一声清脆的啼鸣洒落水渠中,溅起一串耀眼的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