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铁道兵精神的艺术彰显

来源:文艺报 |   2019年11月18日09:02

铁道兵精神的艺术彰显

徐晓钟

成立于新中国之初的中国铁路文工团是中国话剧演出的重要支柱,历史上曾推出了《人生感受》《二七风暴》《红岩》等多部重要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这次非常难得地观看了话剧《八百里高寒》,感到非常激动。

谈起中国铁道兵,人们都记得他们是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有功之臣。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们把铁路铺设到全国各地。该剧呈现了铁道兵在大雪封山的环境下以生命为代价,将铁路铺设进大兴安岭的故事,整场演出立意高,讴歌了铁道兵的军魂。导演姜涛的舞台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语汇使用得非常丰富。他富有创造性地利用转台与外围旋转体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说是舞台形式的一次创举。尤为值得称赞的是,姜涛在充分利用舞台视听的艺术形式时,把演员放在了中心,着重凸显了演员的表演,使我们能通过“姜家修”的扮演者霍青和“杜峥嵘”的扮演者王蔚以及其他几位演员的表演,看到中国铁路文工团几代表演艺术家现实主义表演艺术的积累。编剧董妮创作过很多优秀剧目。《八百里高寒》中,她运用了叙述体的原则,把人物既写成现实人物,也写成日志人物,不仅传递出作者的哲思,而且着重彰显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铁道兵精神。

整体演出非常精彩,只是感觉两层转台的运用有相互干扰的问题,有时候外层转台的转动冲淡了核心转台的艺术效果,冲淡了转台用来烘托内心情感、凸显演员表演的功能。如何运用好转台是个学术课题,需要认真地实践探讨。尽管目前该剧在这方面还有进一步磨合、提升的地方,但是大胆运用两层转台的创造性思维还是值得称赞和重视的。

近年来难得的好戏

仲呈祥

话剧《八百里高寒》写的是铁道兵的军魂,写的是他们身上奉献拼搏的精神。在当下的文艺创作环境下,中国铁道文工团发扬剧院创作的优秀传统,与大兴安岭地区艺术剧院合作推出这样一部好戏,写出这样一段铁道兵的辉煌历史,是令人感佩的。

全剧从1984年铁道兵宣布整建制的并入铁道部写起。铁道兵官兵脱了军装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军魂不在了,他们依然要在新的工作岗位发扬铁道兵精神。然后再回溯历史,以小切口见大主题,通过姜家修、杜峥嵘两位主人公的命运引出铁道兵挺进大兴安岭,会战嫩林铁路的场景,通过姜家修阅读杜峥嵘的工作日志,引出当年这两个人的情感经历。这两个人的情感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审美创造的启示。人类的爱情永远是艺术表达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是写爱情、写爱恋,有写家国情怀一体的大情大爱,有写叽叽喳喳个人身边小悲欢的私情私恋。该剧是写大情大爱的,这两个人的戏写得很感人、很细腻。在我们反思这段历史、颂扬铁道兵军魂的时候,这两个人的情感表达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人物内心和精神的思考,也有利于认识那个时代“左”的倾向带给人们的情感创伤。希望今后的演出能够在台词、表演等方面得到更浓烈地呈现,以增强主题的凝重感。

该剧的二度创造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追求的那些完整、细腻的特色都体现出来了。我要向创造这部作品的艺术家致敬。这部戏不仅为铁道兵唱出了一曲颂歌,而且也让中国铁路文工团和大兴安岭的话剧工作者重振了团威。满台的演员激情饱满,演出了气势,带出了气氛,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舞美创造也很有个性和特色,两层转台的运用得当,把不同的场景氛围和内心世界都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总之,这是一台近年来难得的好戏,让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深切的艺术体验。希望这个戏精心打磨,日臻完善,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一个保留剧目。

视角独特 “兵”味十足

周志强

话剧是“人学”。话剧艺术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揭示人的行为与本质。叶剑英元帅曾经为铁道兵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可以说,话剧《八百里高寒》就是对叶帅题词最真实、最具象、最鲜活的阐释。这部作品打开尘封的历史,为我们再现了铁道兵“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历程,它所揭示的铁道兵精神,它所表现的在这种精神引领下的人们所走过的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历史,在今天,依然是寻回年轻一代人的理想信念和执著追求的社会原动力。人们只知道被全世界尊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建设者令世人惊叹的造桥修路的极高智慧和科技水平,可谁又能知道,真正赋予中国建设者无比强大、举世无双的突破力量的,恰恰是这个群体最具战斗力的核心秘密武器——代代传承的铁道兵精神。

《八百里高寒》以独特的视角,在方寸舞台上向世界展示出了这一伟大的“秘密武器”。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戏剧情节、每一段激情洋溢的情感表达、每一位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无不浸透着钢铁般的、无私无畏、勇往直前的铁道兵精神。正基于此,作品引发出人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只有掌握了这个“秘密武器”的群体,才能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中国奇迹,才能承担起把“一带一路”雄图大略施展于国际舞台的历史重任。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继承和弘扬这样的精神。我认为,这正是《八百里高寒》所蕴含的重要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兵”味十足的好戏。编、导、演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地刻画出了这支“不拿枪的军人”群体的硬汉群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巨大的。一个又一个性格迥异而又朴实无华的剧中人物,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引领观众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起伏跌宕、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形象地表现出这个钢筋铁骨的军人群体在生命的禁区中,在零下五十度酷寒的极限挑战下,舍生忘死、艰苦奋战的拼搏精神和忠于职守、智慧创造的奉献精神。导演凭借其对军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作品题材的准确把握,以及敢于创新的艺术构思,所展现的宏大的场面调度、紧凑的叙事节奏、综合舞台手段的有机运用,无一不增强了这部作品在戏剧语汇上的表达力度,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在钢铁洪流般的叙事主体中,莞尔出现的大兴安岭女孩婀娜多姿的美妙舞段、鄂伦春姑娘的纯真感情表白、画外飘来的淳朴深情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男女主人公曲折的情感历程,又为这部质感雄壮的作品拓展出了无尽的诗化与意象空间,可谓张弛有度,感人至深。

总之,这部作品在创作构思上的严谨精妙、在情感表达上的真挚凝重、在艺术处理上的气势磅礴,均值得为人称道。

传递铁道兵的精神特质

李法增

无论从剧情结构、人物刻画,还是思想性、艺术性、价值取向等方面看,话剧《八百里高寒》的艺术创造都是值得肯定的。久违了,中国铁路文工团。

中国铁路文工团曾经是非常优秀的文艺院团。这些年,人才和创作有些断档,但是这部戏的归来让我们看到了该团的创作演出实力。《八百里高寒》写了铁道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的大的历史事件,这个事其实很少人知晓。很多观众是通过这部戏才知道当年的具体情况,以及铁道兵曾经发挥的历史作用。我过去的很多老师都是铁道兵,很多艺术家也是铁道兵出身,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铁道兵的优良传统。而通过将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该剧也完整地传递出铁道兵的精神特质和生命光芒。

该剧的二度创作值得称赞。导演姜涛具备演员素质,他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对演员的要求很严格。开场主演霍青面对广大官兵的讲话十分动人,舞台处理得也非常好,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剧中,铁道兵集体演唱《铁道兵志在四方》有三次,通过歌声体现了进军大兴安岭过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铁道兵的阳刚、坚强、昂扬的形象。对于演员的表演,我认为最开始的狂风大雪一场,演员形体表现不够,相比较被雪压在帐篷里的一场,我就比较喜欢。大床铺、讲身世、讲理想,这一场的内容很丰富,演员的表演也充分展示了不同战士的心态,体现了各自的性格特征。此外,“三用堂”里领导之间发生争执的部分,也很能体现当时状态和工程进度存在的问题。

该剧主要体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斗争,把铁道兵进军大兴安岭的困难表现得很充分。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体现不够,特定环境特定人物的情感处理还不够深刻。尤其爱人之间的分别让人心痛让人留恋,可以再深挖、再深刻些。生活中有无数的会见、无数的分别,要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情况的会见与分别更好地体现出来。

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生活质感

刘玉琴

话剧《八百里高寒》对时代精神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有着清晰准确的挖掘、把握,对铁道兵的历史做了一次真情回顾。上世纪60年代,零下五十多度的高寒里,他们进驻大兴安岭“生命禁区”开发建设,爬冰卧雪、艰苦卓绝。作品表现了他们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铁道兵精神,让今天的人们对这支英雄的部队,对大兴安岭的历史文化充满敬意,进而对共和国的建设者、对中华英雄儿女艰苦创业建设国家的牺牲精神、奋斗激情充满敬意。

该剧的可贵之处是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生活质感,让大兴安岭和铁道兵精神变得立体。首先是对恶劣环境的渲染真实可信、有看点。零下几十度的生命禁区,只有冬天沼泽地上冻才能进去施工,要冒着被风雪活埋,被冰水冻僵的危险。其次是对铁道兵火热激情的再现富有张力,充满朝气,铺路修桥挖隧道,不怕苦不怕死,有血性有军人作风。创作者对这一题材、这段历史的梳理和表达有广度有深度,凸显了军队建设者乃至中华儿女建设国家的战斗奇迹,拓宽了舞台艺术创作题材范围。我们的文艺创作素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很多军队建设成就值得瞩目,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让历史资源成为令人景仰的回忆,激活红色历史与强化现实观照,让奋斗者的形象和精神在今天焕发光彩,该剧为戏剧的题材选择、艺术的培根铸魂、价值的引领担当,提供了镜鉴与思考。

董妮会写戏,有创意。结构层次、矛盾起伏、情节走向,有独特路径。善于将生活化、真实感、审美情趣有机融合。既有女性特点,灵动的想象、细腻的情感,又有豪放的气质、饱满的激情、深度的把握,乃至悲凉的诗意,这是作品能够吸引人的扎实基础,也是董妮作为编剧的长项。

全剧以回忆的方式打开,让历史与现实灵动切换,视角既是当事人的,又是旁观者的,既是过去的,又是现在的,两相参照,互相补充,具有真实感丰富性,也让观众有代入感。剧中事件的主要人物,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既是战友又是恋人,既有共同经历,又有不同背景,而且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命遗憾。我们为铁道兵精神所感染的同时,也更加走近个体的奉献与牺牲、选择与命运,并向他们投去深切关注。个体和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为了国家、为了军队,个人情感、个人幸福、乃至更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舍弃,而且甘愿舍弃。他们是以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把钢轨铺进了沉寂的林海雪原,把幸福之路奉献给了大兴安岭的各族人民。透过鲜活人物、典型事件,铁道兵的精神从舞台上生动传递出来。同时,舞台呈现和设置有气势和地域特点,而且贴近剧情氛围。舞台置景与电子视频交叉运用,相互烘托,特定的地域、历史氛围渲染,也有视觉冲击力,提升了戏剧张力。

一部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

郝 戎

《八百里高寒》是一部具有阳刚之气的作品。剧作的成功为创造一台优秀的演出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姜涛的导演创作我比较熟悉。然而,这一次却感到了一种非同一般的创作激情与更为强大的、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我想这首先是由于创作题材选得好,然后是编剧的创作好。导演已经准确地找到了独特的创作道路,揭示出了编剧提供的规定情境,建立起了戏剧冲突,展开了戏剧行动。还有就是导演很好地完成了艺术创造的重要课题:帮助演员完成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较好地处理了空间与时间、视觉与听觉等的重要课题。

导演在时间与空间的处理上,在舞台调度上,大气而又不乏细致。导演在处理“进入”或是“跳出”人物的心理空间时,收放自如;交代细节时,重点着墨、游刃有余;处理场与场之间的转换时,干净迅速,毫不拖泥带水;内、外两组转台的运用与处理,有利于迅速完成空间转换,也有利于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我注意到,导演在处理舞台调度时,不是仅限于处理冲突所在的那一个焦点,而是分层次、多层次的,同时又不失对舞台焦点的控制与把握。观众该看哪里,就能让观众看到哪里,好像总有一个人在指挥观众往哪里看,使整个舞台显得灵动而丰富。比如“三用堂”会议那场戏,有人在讨论,有人在对峙,黄师长则一直在慢慢地走动中对各种意见进行思考。灵活自由的空间变化与舞台调度相互作用,让整个舞台演出显得张弛有度,大开大合,挥洒自如。

在建立生活线索的课题上,导演很好地完成了“展开戏剧动作的过程”与“概括集中交代动作过程的内容”这两种最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转换”。其中的“概括”有时是在集体的歌唱当中完成的;有时是在换景中间完成的。换景同时也就成为了特殊的“戏剧动作”。比如,激动人心的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在这出戏里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集合整装奔赴北国大兴安岭;第二次是打坑道休息时集体阅读家信;第三次是唱着歌,铁道兵们成为博物馆中的英雄塑像。为了完成好这三次豪迈的歌唱,导演还安排了几个女兵在开场时轻声歌唱这首歌,构成了柔弱而又坚强的杜峥嵘的“音乐化精神背景”。这些处理不仅深化、丰富了规定情境,也揭示出导演对生活的思考及思考的答案。

“音乐与音响”和“多媒体影像”的运用,丰富了整台演出的艺术语汇。那些远远近近的喊番号声,施工中的开山炮声,还有主人公内心声音的“外化”,都极富想象力与创造性。有时一个主观音响瞬间就变成了客观音响。剧中的多媒体影像,不仅再现了当年铁道兵在冰天雪地中的艰苦生活,而且经过了叠加字幕等艺术处理,具有了一种“间离”感,促发人们更多的思索与追忆。结尾的“放弃党员身份”,“跳冰水”是最大的重场戏,各种舞台手段被综合调动运用起来,演员表演与灯服道效景一起进行动作,共同完成了全剧高潮场面的处理,即“冰雪中大兴安岭的天地是白的,而铁道兵的血和军旗是红的”。由此,形象地表达了整台演出的思想立意:“铁道兵对党无限忠诚”。

这是一台充满正能量,人物形象丰满、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演出。我想这和董妮深入生活进行创作分不开,这和导演姜涛26年的军旅生涯分不开。这又一次证明了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真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为铁道兵竖起不朽的丰碑

宋宝珍

反映铁道兵英雄事迹的话剧比较少见,《八百里高寒》让人肃然起敬。铁道兵作为一个兵种,因为建制的撤销历史终结,该剧借助舞台让铁道兵复活、让历史重现,等于用艺术的方式,重新刻写了一段历史记忆,为铁道兵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对他们的奋斗精神油然而生缅怀与崇敬之情。

《八百里高寒》,剧名很有意味,令人想起辛弃疾的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不过不是“沙场秋点兵”,而是“雪原冬点兵”,一种零下50℃严寒下的坚守、探索、奋斗、牺牲、立业、建功。他们的生存条件异常艰苦:喝“三省汤”,住“地窝子”;他们的工作十分艰难: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活着已属不易,而他们还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他们的任务特别艰巨: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创造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业绩——修建大兴安岭铁路;而他们的意志是如此坚毅、坚韧、坚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民族利益为前提,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情怀和乐观主义精神,创造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该剧有气势,有血性,《铁道兵志在四方》在剧中多次出现,旋律一直回旋,增强了抒情性和感染力。

戏剧的叙事从情绪低沉处开始:铁道兵的建制将被撤销,团长姜家修给全体战士传达了上级指示之后,独立于寒风之中,思绪难平。他拿出了恋人杜峥嵘的日记。日志是个私人视角,可以敞开内心,抒发情怀。该剧主人公,他们的情感纠葛贯穿于铁路修建的过程,也贯穿于戏剧情境。两人的情感脉络逐渐展现:进军高寒之地,作为工程师的杜峥嵘与团长姜家修一见面,就果断命令在山洼下避风躲雪的战士们登上山崖,从而避免了被雪掩埋;姜家修指挥全力营救其他被埋战士,他们一同欢呼着救援的成功;在荒原上安营扎寨,杜峥嵘指导战士发明地火龙取暖;他们彼此欣赏,进而相互了解。为党籍问题而被上级压制时他们荣辱与共,山体塌方时他们生死相依,冰河作业时他们承受内心之痛,山火突发时他们为对方的安危牵肠挂肚。然而,杜峥嵘的党籍问题难以解决,姜家修经历冰河排险之后身体严重受损,好不容易等到铁路通车,却是二人分别之时。二人的情感表达带有中华民族含蓄、蕴藉之美,他们身份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人生背景的差异,导致挑明爱情关系的不容易。他们常常是欲说还休,欲迎还拒,有情人难成眷属,也为这台话剧带来颇多感慨、唏嘘。

董妮很会写戏,她懂得在哪里落笔在哪里收笔,该留白则留白,该绚丽丰饶则浓墨重彩,每一场戏都写得有冲突、有行动、有张力。全剧结构完整,叙事线索清晰,有些台词写得有趣味、很俏皮,比如当鄂伦春姑娘乌纳吉向姜家修表达爱慕之情被拒时,她脱口而出的台词是:“你伤害了我的骄傲。”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直率天真的性格凸显出来。

姜涛受俄罗斯戏剧传统的影响很深,对斯式体系的导演手法熟稔于心,大场面的处理有条不紊,有气势有张力,形象塑造注重生活的真实和细节的刻画,戏剧中一系列的场面处理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内外两层人工转台的巧妙运用,使舞台调度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动性。该剧的舞美设计简洁且富于变换,颇能反映冰天雪地的环境,配合演出的大屏幕上的影像,扩展了舞台的形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