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置房史

来源:文学报 | 茨平  2019年11月17日11:46

人一上了年纪,就都喜欢回味自己一生做成功了哪些事,所以,过年时(平时四散八方,只能过年时才能凑在一起),几个年过五十的老男人在背风的墙下晒暖阳,抽烟、聊天,回忆过往。王活生说:我这一辈子呀,没有什么可讲的,就是一生的力气都用在置房子上。

1

的确。

他出生在1960年代尾,小时候是“文革”,长大了是改革开放。1980年代初分田到户。那是美好时代,所有的种田人都撸起袖子加油干了。那时他还未满二十岁,已是种了多年田的资深农民。陂下村与所有的乡村一样,掀起了第一波建房潮。也是,解决了吃饱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解决居住问题,而且,表现得相当急迫。陂下村有三十多年没人置房子,住的都是民国时期的老房子,窗户很小,歪头土脑,阴暗潮湿,大家都闻出了身上的霉气味。

陂下村是个友好的村庄,谁家建房,村里人都会去做义工帮忙,有时不需主家喊。自然,王活生也要去别人家帮忙。伙食,主家是想法子办好来——这是涉及脸面的大事——还会给男人发一包赣州桥香烟。有人对王活生说,你家什么时候置房子呀?我可等你的香烟抽了。

王活生家最应该置房子。他家的房子在村中要算最破烂的了,低矮,只有一层,像伏在地上的香菇。屋顶盖的是稻草与杉树皮。雨季来临,外面下大雨屋里放自来水。他早就想置房子了。可他家最没条件置房子,经济上最困难。父亲的脚有点拐。母亲脑子有点不开窍,唯一的喜好就是坐在门口唱山歌。下面还有一串流鼻涕的弟弟妹妹。他过早地辍学,就是家里急需他回去做顶梁柱。村里人善意的关心,让他倍感压力。他下决心要置房子。套用一句豪言壮语,没困难要上,有困难克服困难上。

为置房子他开始积极谋划了。他去抓了三头猪仔养。一头自己杀了,用来招待工匠与帮工。另外两头卖钱,用来购买建材和办伙食。匠人工钱先欠着,还可以考虑以工换工。再向亲朋好友借点,自己抽空上山砍柴伐木搞点副业钱,钱应该不成大问题。他摆出家长的范儿对弟弟妹妹说,想要新房子住就要勤快点哟,别只顾着玩,打猪食草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那时候做的都是土坯房。做土坯房有两种做法。一种挑粘泥直接夯。这种方法好处是快,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力一起上,办伙食是项大开支。王活生选择另一种方法。他钱不够,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时间、力气、汗水他不缺。

2

秋收过后,旱季来了,正是放土砖的好时节。采泥、炼泥、放砖、晒砖、削砖、运回,王活生一家忙开了,连他那只会唱山歌的母亲也来帮忙。村里人说,瞧,那个傻妇娘也知道要新房子住呢。是的,为了置新房,他们一家人可以说是拼了。木头是一根一根从山上扛下来的,砂石是一担一担挑回来的,只要自己能做的准备工作都自己干,目的就是为了省钱。也是为了省钱,王活生没有申请新宅基地(这要交一笔不少的费用),而是把老屋扒倒重建。

这年王活生家特别顺,那三头肥猪称到三百多斤一头,所以,他家的房子在年前就顺利地建起来了。二间两层,新门新窗新瓦,大窗户装上透明玻璃,光线足,屋里特别亮堂。王活生还自己动手调石灰纸筋砂浆内墙粉刷了一遍,虽然粉得不平整,但到底是粉白了,人住了舒服。过年时,王活生特意请老师帮他手写了一副春联:今日华厦起,明朝幸福来。横批,喜置新居。大年初一,村里人相互间拜年,喊恭喜发财,王活生的嗓子喊得特别饱满。

房子叫百年大计,意思是置好了可以一劳永逸。按说,新房有了,就不再操心了。然而,没有。为什么?因为要娶老婆。农村青年对于终身大事的程序是这样:先是男女去街上相亲,相互对上了眼,然后女方来察家,没问题,才订婚合八字,送聘礼,择吉日办喜事。王活生的婚事卡在察家后,女方回话了:不合适。媒人着急了:怎么不合适?王活生可是村里最勤快的后生。女方父母说,我没说他不勤快呀。媒人说,那为嘛吗?你要跟我透个实话。女方父母只有实话实说了:他家只有两间房子,我家闺女嫁过去了,总要分家吧,将来那房子是归他父母住还是归我家闺女住?我可不想为住的事我家闺女与公婆吵吵闹闹。媒人将话如实转告王活生。王活生沉思良久,还得再做栋房子。

二十二岁这年,王活生再置新房。新房子用的是新宅基地,花了二千七百元批地基。他想把房子做好一点,跑来叫我帮他画图纸。我去过县城,算是村里比较有见识的人。我这里切一下,那儿勾一下,一百个平方米,切出了客厅、厨房、阳台、杂物间、小粮仓,初具有现代意义的套房了。这栋房子,花了上一栋六倍的钱,却还是泥坯土砖房。没办法,物价在上涨,什么都在涨。

房子做好了,娶老婆的事也就水到渠成。虽然,建房子欠了一屁股的债,娶老婆也欠了一屁股的债,但只要力气还在,债可以慢慢还。王活生的生活进入了生儿育女的阶段。就这样又几年,打工潮兴起了,王活生与村里的年轻人一样,把儿女托给父母带,夫妻双双南下广东。

3

2007年,王活生再一次置房子。这回他要做砖混结构的房子。

我说,王活生你怎么又置房子呀?不是有吗?

王活生苦笑了一下说:没办法呀,不置不行呀,我那老土砖房早落伍了,我自己可以脸皮厚点,房子它也不好意思啦。

村庄在早几年又掀起了一波置房潮。这回置房不是为解决住的问题——谁家没有两间住房?而是解决面皮问题。大家都在外面打工,钱赚了多少,没人知道;混得怎么样,也没人知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这个锦衣就是房子,房子就是面皮。只要有一家置了,就有人跟上来。这是温和的妒忌心所产生的动力。

大家外出见了世面,置房子自然是不会泥坯土砖。他们要建砖混房,三层四层,平顶,外墙贴瓷板,铝合金门窗,内墙水泥砂浆打底,刷腻子粉上油漆,地上镶瓷砖,灯走的是暗线,室内配卫生间洗澡室。反正,城里人的房子怎样做,我们乡下的房子也要怎样做。

大家拼着劲儿比洋气。

王活生原先的老房子,虽然格式上具备了现代意义,但因为是泥坯土砖,旁边就是三层四层砖混新房,对比太强烈了。每年过年回家,他就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偏偏,村里人还时不时拿话撩他:王活生,你什么时候也置起栋洋房来?钱要用了才是钱,没用只是草纸。存那么多钱干吗呢?难不能想吃利息过日子?你一言他一语,王活生让撩得抬不起头了。这不是笑话我没本事吗?他吓得不敢往人群中凑。他是个很要脸的人。

王活生老早就想再置房子,早在他房子新做没两年。置泥坯土砖房,许多活是可以自己干,想做房子只要决心大。可做砖混房不是决心大就行,哪一样不是要真金白银甩过去?少一个铜板就会缺个角。做栋像样的砖混房,没有三十万,别打主意。脸皮也是要经济实力来支撑的。

王活生在外打工,可以说是相当扎实工作,相当勤俭节约,不能说没赚到钱。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两个娃娃读书,父母要敬养,日常开支,人情世故往来,突然而至的疾病,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开支。他总感觉攒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他一直想再建房,一直不敢下决心。

现在,他终动手了。

他置新房并不完全是为了争脸皮。他是为儿子做准备的。儿子长大了得娶老婆,没有一栋像样的房子,肯定没有姑娘嫁过来。他想,好房子就给儿子住,自己就去住老屋。

他的美好想法再一次让时代推翻了。

儿子谈了女朋友,就是邻乡黄陂姑娘,长得还很标致。儿媳妇说,爸,你这房子是不错,可我们年轻人还是想到县城置套房。这句话把王活生砸晕了。县城置套房,没有六七十万下不来,加上彩礼七七八八的开支,一百多万呀。把老骨头剁了做扣子卖也不中,王活生不想答应,可姑娘大有要与儿子分手之势。王活生着急了。经过多方协调,姑娘也算好说话,说婚可以先结,但房子一定要在县城置。王活生也拍了胸:买房的首付就由我老头子包下来。

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从此王活生更加拼命地赚钱更加死命地节约。每年过年一家人相聚,儿媳妇总是说:爸,房子又涨价了。这话如泰山一般压过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开始房子的首付是十八万,过两年就是二十多万。这攒钱的速度连首付的涨幅都跟不上,王活生感觉要食言了。他可是一辈子从未食过言的。

就这样,拖了一年又一年,孙子出生了,孙子在长大。去年,孙子五岁。儿媳妇说:爸,置房的事不能再拖了,我可以不要县城的房,但娃要。娃再过两年就要上学读书了。媳妇的意思是娃要去县城读书。理由很实在,好学校在县城,好老师在县城,下一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儿媳妇讲得有道理,为了下一代不输在起跑线上,这房必须置。

他们看中了东方名城的房。房子旁边就是县城很好的幼儿园,博士园。往上,直线距离不足五百米,是正要兴建的县城最好的中小学——易堂学校。这可是最佳学区房。他们谋划得非常好,房子置下了,娃可以在博士园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年龄,易堂学校也开学了。可东方名城房价六千七一个平方米,计算机一按,首付也得三十五万。上哪儿找这三十五万呀。儿子攒下的一点钱要拿来做装修,这是之前讲好的。

王活生把多年攒下的钱全部拿出来,不够,远远不够。找亲戚朋友借,还是不够。他一咬牙,把2007年做的房子作抵押,向银行借贷,才把这三十五万元凑齐。房子置下来,儿子一家也搬进了新房。孙子的未来也看得见,先上好的幼儿园再上好的小学,至于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那要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4

把一生的力气都用在置房子上,村里不只是王活生一个人这样。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缩影。我也是这样。十四岁辍学回家种田,拼命地干活,拼命地干活,终于与父亲合力置起了两间泥坯土砖房。然后是结婚、分家,住房紧缺又横在眼前。于是又建房。房子建起没多久,淘汰落伍了。为了那点虚荣,再一次建房。房子终于建起了,心想这下可以轻松了,可儿女们又长大了。

我们这一代农民,是赶上了好时代,改革开放,分田单干,恢复高考。像我这样的农民,享受了改革开放分田单干的红利。城市化进程来了,我们丢下田土,被裹挟到城市里打拼,但从未有过扎根的念头,最起码我是这样,城市是别人的城市,我的根还在乡村。所以,每每看到城市的房价呼啦啦地往上涨,就站在一旁冷笑:你们涨吧,你们涨吧,再涨也不关老子的事。我最懊悔的事就是忽略了下一代,没有早作准备。我这样说并不是伤感。老实说我一点都不伤感。

一生的力气都用在房子上,这本是个人的事情,却可以拿来作面镜子,观照社会、人生与时代。这词说得有点大。这样说吧,王活生的置房史,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硬需求,没房子住,房子太破烂了,必须新置。第二层次是精神需求,本来有房子住了,但为了脸皮,不能让他人看不起,你建我也建。第三层次是希望需求,为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必须城里置房。所以,说这是让时代所裹挟,莫如说主动投其所好。

人生奋斗是要有着力点的。各人的着力点可能各不相同,有人搞科研有人搞艺术,有人做学问有人办实业,有人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这都很好。王活生的着力点是置房子,我觉得也不赖。有着点力就会有动力,所以春节过后,他整好行李,跑过来喊:

走哩,赚钱去哟,新年发财!

我高声大气应道:好哩!有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