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剧作家、作家、演员共议“文学与戏剧”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19年11月04日11:53

“文学与戏剧”论坛现场

作为一家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中外闻名的专业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又被大家称为“巴老曹”剧院,这与它一直以来注重戏剧文学的传统密不可分。

10月29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出版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文学与戏剧”论坛在首都剧场举行,见证了文学和戏剧又一次的融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党委书记王文光,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著名作家肖复兴、万方、宁肯、徐坤、解玺璋、刘一达,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院教授张先,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冯远征,《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编剧李静,《新剧本》杂志社编辑沈云飞等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委书记王文光与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任鸣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表示,签署正式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北京出版集团将缔结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剧目选题策划、出版资源共享、双方人才专业交流融合等领域展开合作,探索谋求双方在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的共同繁荣。

曲仲在致辞中表示,将与北京人艺建立戏剧剧本创作孵化平台,定期开展深度交流、共同策划合作活动,实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向戏剧舞台的转化,推动优质戏剧剧本的文学出版。

文学是戏剧的基础,戏剧语言具有独特性

“文学与戏剧”论坛现场

在随后举行的“文学与戏剧”论坛上,与会者围绕“文学与戏剧”的关系、文学与戏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文学与戏剧如何融合发展等话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研讨会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吴彤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共同主持。

“人艺应该是一个文学的剧院,应该是一个思想的剧院,应该是一个经典的剧院,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任鸣说到。回忆北京人艺的辉煌历史,郭沫若、老舍、曹禺、田汉、夏衍等名家经典剧作已经成为北京人艺的保留作品,在60余年来经演不衰。从上世纪80年代刘锦云、李云龙、何冀平等知名作家、编剧组成的创作室,到新世纪以来活跃在当代文坛的作家如莫言、刘恒、叶广芩、徐坤、邹静之的加盟,北京人艺的戏剧原创水平一直保持优势……可见,文学是戏剧的基础、编剧是一个剧院宝贵的财富。

北京人艺荣誉编剧、作家万方在论坛上

北京人艺荣誉编剧、作家万方提出,“语言是文明的母体、文学是艺术的母体”。她谈到,语言在戏剧中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文学与艺术不能完全分离。同时,文学与戏剧也具有各自独特的属性:文学可以是更自我、更不受限的,而戏剧需综合考虑时间、空间、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因素。戏剧的优势还在于,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更近距离地与观众交流。她还感叹,今天的观众既有文学的眼光,也具备戏剧的眼光,这是所有戏剧人和文学创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作家、评论家解玺璋认为,从广泛的角度说,文学是戏剧的基础,没有文学就没有戏剧。北京人艺成立近70年取得的光辉成就,与曹禺、老舍、郭沫若、田汉等大家在文学上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他同时提出,我们也不能忽视舞台的戏剧性,因为许多文学描写展现在戏剧舞台上,是必须通过音乐、舞台美术、尤其是演员的表演等元素综合体现出来的。

作家刘一达认为,戏剧与文学之所以关系紧密,最主要的是因为二者都是语言的艺术。譬如老舍先生、曹禺先生的作品,无论戏剧与文学,语言上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时间检验的,在任何一个时代回看都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他还建议,北京人艺与北京出版集团作为老百姓心中“京味儿”文化机构的代表,在选择作品时,应该侧重对语言尤其是“京味儿语言”的呈现。

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演员冯远征分享了在圣彼得堡演出《知己》《司马迁》等剧目的经历。他说,“虽然许多俄罗斯观众并不懂中文,但他们依然看懂了剧中的故事、为之感动”,因此好的文学作品,通过恰当的编排,是可以通过戏剧的形式呈现的。他也认为那些能够流传、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经典戏剧,一定有它丰富的文学性在其中。冯远征代表北京人艺的一线演员,期待作家们能够为人艺提供更多好剧本、好作品。

《北京文学》主编杨晓升也表示,文学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源头。尤其是很多优秀的影视、戏剧作品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改编过来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来源渠道应当多样化,《十月》《北京文学》《小说选刊》等文学杂志发表的作品,也可以成为北京人艺戏剧创作转化利用的丰富资源。

保留传统戏的同时,更须全力打造新经典

作家肖复兴针对现今受到影视、新媒体多重冲击的戏剧环境,就戏剧编演创作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在对剧本的选择上,一定要坚持演好中外经典“老戏”,而且在“老戏”的基础上再挖掘新的“老戏”。其次,京剧传统源远流长,他建议把京剧直接引入剧场中表演,也可以将经典京剧剧目改编为话剧表演,使传统戏曲也成为北京人艺舞台上的一笔财富。另外,在现代戏的编创上,应注重把老百姓喜闻乐见、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故事搬上舞台。

《小说选刊》主编徐坤认为,此次论坛见证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戏剧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她说,如果完成一部表现当代生活、立足当下,具有时代感、责任心、历史感,写出人性与人物命运的大剧实属不易。大作品需要群策群力,不是作家、编剧的个人创作。这就使得文学界与戏剧界的合作愈发珍贵和重要。

编剧张先认为,诗意是所有艺术的最基本的内容。谈文学和戏剧首先需要关注诗意。“是不是诗,是不是有想象,是不是自己真心的情感体验”,无论从小说变成戏剧,还是直接创作戏剧文本,这都是基础。因此,作家和剧作家应当将诗意融合进行创作,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和观众。

作家宁肯建议,经典大剧的创作可以先从小剧场抓起。经典作品一定是慢慢出现苗头,再经过后人不断地改造而形成的。而小剧场与生活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承载量很多,“在积累量的过程中会慢慢发现哪部剧有生命力,可以不断改造,再引入到大剧场,使它成为经典,从创作角度来讲这是特别重要的”。

编剧、剧评人李静谈到,戏剧文本作为一种文学形态,在当代已经有了更多的变化和更丰富的发展,因此我们对传统的汲取应该更加多元化。现在普通观众对探索性的戏剧有了很大的热情,对最专业、最前卫的戏剧也具备着很好的鉴赏力,完全有能力欣赏相对比较艰深的东西。她还认为,剧院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场所,“我们应当鼓励在更幽深的人性层面上进行艺术探索,这可能是北京人艺更加有生命力的保障”。(中国作家网记者刘雅)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