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条大河》:这就是黄河,这就是中国

来源:中华读书报 | 保冬妮  2019年11月04日08:08

《一条大河》,于大武 著/绘,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19年9月第一版,98.00元

于大武

《一条大河》是一本荡气回肠、气势恢宏、充满了昂扬之气的图画书作品,拿着这本8开的大书,给人的直觉便是沉甸甸的厚重。封面上油画粗粝的线条,有重量感的色块,激越的河水撞击出金银两色,雄浑的水流,烫红的手写黑体毛笔字,这一切都构成了视觉冲击和力量感,气势磅礴、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条大河》不仅仅是开本大,它的大情怀编制在题材的宏阔中,挥洒之笔顺流而下,一条长约5464千米的中国人心中的母亲河,就这样在20幅的大跨页中,完成了千百年来承载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大河写真,于大武先生的这部作品比以往他的任何图画书作品都澎湃跌宕、色彩恣肆,这不是一个画家轻易能够驾驭的作品,字里画间由衷地充满了对大河深深的敬仰、感恩、了解和讴歌。《一条大河》新书发布会的当天,于大武老师忙着接待嘉宾和读者,准备会议的发言,没空闲和我交流。会议进行中,我悄悄走进全画幅原画展的展厅,立刻被老画家的21幅油画震撼了。

认识于大武老师,是在2008年。那时我在全国妇联的一本图画书刊当主编,去于老师的办公室商谈是否能把《哪吒闹海》和《西游记》在杂志上刊登一期,于老师当时给我看了他的画,他用中国画的技法创作的这些中国古典文学题材的人物,每一幅作品都可谓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色彩、造型具有独特的辨识度。于老师运用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巧,为人物传情达意,为故事渲染神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性格,把哪咤和孙悟空的精气神儿再现得既生龙活虎,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可惜的是,2005年,绘本《哪吒闹海》、《西游记》全集原稿被日本美术馆收入馆藏,已经不允许在杂志上刊登。但是,那一次印象非常深刻,见识了不同于其他画家笔下的孙悟空的形象。而这一次的《一条大河》,于大武老师抛却中国画的材料,采用油画的方式,抱着好奇之心,我仔细观看着每一张画。

看到原画,与图画书呈现还是有不同,气势与色彩的对撞更加强烈。20张油画,每一幅都糅合了中西画法的优势,在透视上沿用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手法,将黄河沿岸风景描绘得实中有虚,意象斑斓;覆盖性强的油画颜料具有厚重感,把作品的历史感烘托得棱角分明,为作品定下了浓重的基调。前后环衬用中国画的白描的手法,古朴优雅,把读者一下带到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黄河流域,图画书的在地性一下凸显出来,东方色彩与东方气韵脱颖而出。

黄河流域被世界各地的华人认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把黄土地看做是自己的“根”。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从西周、秦汉到隋唐13个朝代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而历史上经常被我们提起的七大古都,有四座都在黄河流经的地区: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在漫长的历史流变中,殷墟发现了开启中华文字先河的甲骨文,黄河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本图画书作品要把这条流淌的大河的历史、文化、地理魂魄描绘出来,是需要胸襟和气魄的。全书浩荡雄浑,宛如《黄河》交响乐,凌厉之中充满深情。

作品开篇就是黄河的源头,在用色上,画家颇有自己的见地,第一页的山脉,由靛青描绘远山,草绿和柳黄烘托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周边的山脉,贵德县的玉皇阁的山却画成了胭脂色,也许这是因为贵德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于是画家区别于雪山与湖区周围的群山,把那种烈日暴晒下的土地描绘成这一页中非常醒目的一点。

第二页从嫩绿到青葱混合松花色融入柳绿、豆绿……形成多层次的草原色彩,把玛曲段的U型河流烘托成玉带,跨河的彩虹气势夺人。

第三页黄河鎏金,暖色的河流在刘家峡开始变得浓稠,黎色、驼色、赭石、紫檀色成为山体的主调,全篇进入凝重的低回吟唱。

第四页黄河流入兰州,玄青、黛紫、茶色、丁香色给城市拂晓抹上繁华即现的前奏。

第五页的腾格里沙漠与人造绿洲被黄河一分为二,黄河的颜色也是水红和酱紫、姜黄相互杂糅。

第六页黛紫、雪青和藏蓝构成贺兰山脉的冷色,山下嫩绿和青葱的田野,近处越发土黄色的河流,让画面显现出撞色的对比。

第七页松花绿成为主色调,鄂尔多斯草原沉淀了一路狂奔、泥沙俱下的黄河,河水出现了水绿色的清亮感觉。

第八页、九页、十页在为书的高潮继续铺垫,颜色复又凝重,河水流淌进吕梁山、晋陕大峡谷、碛口古镇、平遥古镇黄色卷土而来,画卷宛如被黄土撒过一般灿然。

第十一页壶口瀑布是全书高潮,也是封面截取的画面,金汤千里一泻,激涌水花飞溅,全幅画面壮阔激昂,达到了交响乐的最高潮。

第十二页,是壶口往南200千米的黄河东岸,河水缓流,残阳如血,暖色达到全书极点,妃色、嫣红、胭脂、绯红、丁香色、雪青、黛紫与楼宇亭台构成了一片人间乐土。

接下去的三页,十三、十四、十五页复归黄河源头的绿沈,潼关、秦岭、西安、洛阳、龙门石窟、小浪底一路流淌出历史的华美篇章、和治沙排沙的水利盛举。

第十六页是表现黄流中下游非常独特的一页,这页全部采用冷色调,玄青、铅白、绀青、藏蓝、雪青、黛色,为嵩山周边的寺庙群中岳庙少林寺、观星台做了精细的描绘。嵩山在黄河整个流域里并非高山,但此页白雪皑皑,凌空独立,远比黄河上游的山峰更显峻拔。

第十七、十八页渐渐趋于平缓,线条简洁的交错中勾勒出中原农耕面貌,以龙亭为轴的铺排,呈现了北宋、金朝时期六朝皇宫的盛况。

第十九页金带绕泰山,黄河已经渐进尾声,山体的高耸占据主要画面,一抹金带隐入山后,为下一页的平流如海,阔如江天埋下伏笔。最后一页,大江泄流,千里黄沙弥漫在远青近黄的色彩中,给江河与大海画出清晰的分界线。

全书色彩气韵畅然,流淌而下,虽没有人物故事在每一页穿插,但是大河的自语已把黄河幻化成一个可亲的孩子。对一个70岁的画家来说,人生的积累与岁月的磨砺为这本书积淀了丰厚的底色,这不是用颜料可以调制出的色彩,而是阅历的光芒呈现,它需要时间的打磨和沉淀,这才是这部图画书大作的厚重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