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杨  2019年10月23日15:07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新书发布会现场

10月21日,由译林出版社、甘肃省委宣传部、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作者、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顾春芳,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国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长耿识博,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成勇,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朗朗,敦煌市委书记陈炎人,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别立谦等学者出席发布会并发言。发布会由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主持。

与会嘉宾合影

樊锦诗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她在敦煌坚守57年,单纯简朴、低调谦和,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在这部口述自传中,樊锦诗将首度直面读者,讲述她的求学经历、爱情和家庭生活以及与守护敦煌的动人故事。与会嘉宾表示,《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讲述了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以“莫高精神”为代表的一代代考古学人的坚守与付出和民族文化代际相传的动人精神。

发布会上,樊锦诗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向故宫博物院、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馆,以及北京大学宣传部、图书馆、文研院、艺术学院、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委宣传部、文物局、敦煌市、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赠书。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樊锦诗

樊锦诗1938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专业,1963年毕业后,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60岁受任敦煌研究院院长,80岁退休,把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事业推上新的高峰。她推动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制定和出台;创新旅游开发和保护管理模式,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组织编写敦煌石窟考古报告,促成《敦煌石窟全集》首卷出版……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本书把大家惊动了,我很不安。”发布会现场,樊锦诗这样说。对于出版自传或回忆录,她一直有犹豫,觉得“人生很简单,给敦煌做这个事儿也是一个文物工作者,敦煌遗产守护人应尽的职责,没有什么多说的”。但想到千年前古代艺术家留下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想到几代敦煌人默默无闻的奉献,樊锦诗发现,这也是与敦煌有关的工作,“是我应尽的,推卸不掉的责任”。她说,老一辈的莫高窟人无怨无悔地把青春、把一生奉献给敦煌,甚至把子孙也奉献出来。她要把老一辈莫高窟人的工作精神告诉世人、留给后代;同时,也有义务把无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化为文字,为敦煌留史。

樊锦诗曾告诉作者顾春芳,自己其实有几次想过要离开敦煌,但最后还是留下来了,“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无论是在书中的自述还是在致辞中,樊锦诗多次提到“敦煌太重要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她会守护敦煌57年。从最初懵懵懂懂被分配到敦煌工作,到将身心都献给敦煌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樊锦诗践行了她在书中自序中所说的:“守护莫高窟是值得奉献一生的高尚的事业,是必然要奉献一生的艰苦的事业。”

这是几代莫高窟人献身大漠的历史见证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作者、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

作者顾春芳在致辞中表示,“用四年的时间为这样一位令我发自内心尊敬的人写一本传记非常值得”。顾春芳并不是研究敦煌学和考古学的学者,为了写好这部书,除了无数次与樊锦诗先生在电话里彻夜长谈,她还深入了解了敦煌学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考古学相关知识和文物保护的理念、方法。“我并非写敦煌的学术史,我要写的是一个对敦煌学有广泛研究并一生践行文物保护学者的心灵史。”

在写作过程中,顾春芳最关注的不是樊锦诗先生所获得的荣誉,而是她作为人的内心真实冲突以及她如何自我超越的经验。同时,顾春芳也认识到樊锦诗与敦煌是不可分的,如果脱离了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就写不出真实完整的樊锦诗。所以,《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不仅是樊锦诗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几代莫高窟人献身大漠的一份历史见证。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2019年9月译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