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卢思浩:用文字竖一道保护墙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王晶晶  谢宛霏  2019年10月17日08:54

卢思浩,1991年出生于江苏张家港。代表作《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离开前请叫醒我》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时间的答案》。

在读者眼中,卢思浩是个像小太阳一样的作家,“温暖”、“治愈”、“励志”都是他作品的标签。卢思浩喜欢这些标签,在他看来,文字就像一束光,能带给人一种温柔的力量。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束光就在一直不断地温暖着他。小时候,卢思浩患有严重的口吃,所以很少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在家读书便成为了他打发孤独时光的最好方式。

写作是对抗生活、挖掘“本我”的一种方式

“我父亲是个好读书的人,偏爱欧洲文学。”卢思浩说,小学时他就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氓》、《童年》、《在人间》等。其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一步步走到战场,然后被战场夺去身体,最后双目失明,却仍在坚持用盲文进行创作”的故事,对卢思浩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卢思浩回忆,那时候,小朋友们不懂口吃究竟是什么,只会感觉他不正常,无心之下可能会说一些不友好的言论。“这本书在那时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人生,给予我力量。”卢思浩还将书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句话摘抄在了日记本的扉页上,希望激励自己。

卢思浩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因为口吃来不及还嘴,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就会用文字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想表达的内容,写作的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在他看来,写作是对抗生活、挖掘“本我”的一种方式。而“本我”是柔软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容易因为自己天真烂漫和温柔的本性受到一些伤害,“我们需要文字在每个人的面前竖一道墙,让你保持烂漫、温柔和天真的本性,同时又不至于被这个时代所伤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他保持柔软的“本我”的那一堵墙。卢思浩希望他的作品也可以为读者筑起这堵墙,在他们无助、迷茫、需要帮助时,带给他们一束光,照亮、温暖他们的人生。从《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到《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再到新书《时间的答案》,卢思浩一直延续着自己“温情写作”的风格。他坚信,只有被温柔对待的人才能够不扭曲,“既然我能写,我就应该把这种温柔的力量传下去。”

让笔下的人物自己去描述、自己去诉说

2008年,17岁的卢思浩独自赴澳大利亚留学。也正是从这时起,他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日常记录方式也由过去的写日记变成了在网络上公开分享日志。在国外,他自己的时间很多,又没有什么朋友,写作是他排遣寂寞、对抗孤独最好的方式。“写作是一种能让我彻底不管外面声音、彻底不管自己是谁的方式。”卢思浩如是说。

那时候卢思浩在网上结识了一群热爱写作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探讨。他像农夫一样,坚持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写上几个小时。卢思浩坦言,他最初很难找准自己的定位,写作风格也在不断改变。“我一开始写东西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小王子》,写作风格也有刻意往那方面靠。”在他看来,一个作者最开始的文风一定会带有其他作者的影子,而在经过长时间的写作和系统反复的训练后,个人的写作习惯与风格才会逐渐培养起来。

他分享了一个他初期的写作经验,就是阅读后做笔记。“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再描述一遍。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的是一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我就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重写这个人物的坚韧,然后再套情景、分段落、完善起承转合,最后再进行文字删改。”

以《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为例,他前前后后进行了8次写作与修改,从80万字的作品中删改出20万字。卢思浩说,删改的过程对他而言格外重要,他每写完一篇文章就会把它朗读出来,朗读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现文章的问题所在,然后对其进行修正。

卢思浩坦言,自己是个“笨”作者,都是通过反复训练去写作的。他举例,小时候老师都让学生摘抄句子就是写作的训练,那些经典句子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有一个内在逻辑,一个是修辞手法的美感,另一个是它的通感。

“文字需要精准地去表达某一个情绪。”卢思浩为此一直在进行自我训练,比如提到一首歌里某个关键词,他会专门就这一个词想N段话去比喻,直到感觉比喻得完整。在他看来,重复地去表达一个概念,从中选优就是写作者的技巧。

此外,作者还需要给自己造一个情景、场合或造一段对话,要学会让人物自己去对话。作者要完全变成人物,去感受人物当下会说的一句话,那句话才可能是一个经典的句子。“让笔下的人物自己去描述、自己去诉说,这个是我至今一直在练习的。”

把自己抽离在故事之外,让人物做出符合情感的选择

卢思浩的新书《时间的答案》是一个关于选择和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失去和接受的故事。六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面临各自的人生分岔路口,有人挣扎有人痛苦,有人放弃有人前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主人公陈奕洋孤独又不擅长交际,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这种孤独沉默的表达也与卢思浩儿时的经历密切相关。卢思浩觉得,作者写文章一定要有情感的投射,但为了让作品更具客观性,又不能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在一个人物身上。

“我只是30%的主人公。”卢思浩说,为了让主人公做出的选择与决定更加合理,自己只会把一小部分投入到他身上。对卢思浩而言,陈奕洋像是他的弟弟,比他小,迷茫而又痛苦。他便化身为一个哥哥,去和主人公进行对话,帮助他一起成长。“我在写作时,经常会自己跟自己对话,以使文章内容更符合逻辑。”

卢思浩介绍,《时间的答案》这本书的灵感源于他旅行中的一次经历,他独自走在雪地里想要找人聊天,打开手机却发现只有外卖和快递的电话,每个人长大后都有这样一种孤独的状态。“小时候,我觉得长大是变好的过程,朋友会越来越多,但后来我发现,长大后一个人的朋友圈会变小,兴趣爱好也会变窄。”

“人生是一条河流,你最初以为自己是一艘游轮,想载着所有东西前行,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只能是一条小船,能承载的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卢思浩看来,这是生命的常态,而每个人也总会遇到人生中的另外一艘小船。

在长篇小说写作中,卢思浩更加看重人物内在情感的立体。如果人物之间的情感逻辑足够清晰,情节设置能够自我推动。卢思浩认为,作者只能设置人物所处的大环境,而不应该为了情节而制造情节,让人物做出符合情感的选择更为重要。流畅的小说应该像水一样,能自己朝一个方向流动。

为了保持作品的独立性,他在写作时尽量把自己从故事中抽出来。否则,写出的东西会永远像自己,那作家的生命可能就是循环。他不在身边取材,而是选择走出去,他看过西藏的山,踏过漠河的雪,去到那些偏远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寻找素材。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将所见所闻以关键词的方式记到备忘录里,他希望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与生活,生活里有什么,他就在备忘录里记什么。然后将这些关键词组成一个个句子,把句子串联成一篇篇文章,再从几十篇文章中重新选取素材,反复删改使之成为文章的一部分。

卢思浩认为,写作最痛苦的就是词不达意,而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容易把情绪夹杂在事件里。既要让细节构成人物,又不能过度强调细节使故事变得支离破碎,于是寻找细节与人物之间的平衡点成了他最有挑战性的事情。对于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他建议青年写作者首先是在投入一定情感的基础上,把自己抽在故事外面,不要把自己当成人物去写;其次则是反复的阅读与学习,研究不同作家的写作技巧。

圆桌谈

@易啊什么秀:主人公设计既特别又普通,他不像常规主人公一样天赋异禀总是有奇遇,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正是因为这一份普通我才觉得更加熟悉,没有距离感,一路吸引我阅读下去,走进他的世界,明白成长的意义。时间带不走的两样东西, 一个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一个是跟我步调一致的人。

@Chilton冷梓曦: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陈奕洋吧,我们每个人都是往事的幸存者,最后与自己握手言和。假如过去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遇见现在所遇见的人。总有人会离开,但是总有人会在。祝我们早日奔向自己的春暖花开。

@好想要快乐:时间真的会给我们答案吗?看完书以后,我终于懂得老卢为什么会回答说“不会”,时间不会给我们答案,时间只会带着我们向前飞奔,去遥远的未来,也许属于你的答案就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静静地等着你。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要知道哪怕是寂静也会有声音,属于自己的那份答案一定在未来等你去发现。

@奶茶味的二货瑶:这世界上,孤独的人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会和孤独相处;我们一路走下去,总有些人会默默地陪伴着你,像小满陪着陈奕洋那样,自然是完美的;但或许有的人像梦真陪伴着陈奕洋那样,梦真陪着他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刻,然后又悄无声息的离开;火车到站了,总有些人要离开,但你别忘了你要继续前行,希望你我可以找到自身的力量,好好和自己、和步调一致的人相处。

@BOND720:从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对身边那离去的人和事无力反抗束手无策的心情或许都能反映到正在阅读的你身上吧,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对吗?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离别和逐渐远去的朋友姐妹都在告诉我们最后你是什么样的人,可能你经历了很多留下的很少,也可能经历的很少留下了很多,所以珍惜身边的一切吧,心存感激才是最好的感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