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黎先生和黎太太》创作谈:像生活,还是更像诗? 

来源:《小说月报》 | 程青  2019年10月12日12:12

说到小说,我心中似有万语千言,简直要把饶舌主妇的本性暴露无遗,然而版面有限,我只能略说一二。有读者读了《黎先生和黎太太》问我:“是真事吗?”

当然不是真事,是小说,纯虚构的。

也许是我的小说写得比较真,会让人以为是直接从地里拔出来的那棵葱。其实真实对我来说,一层意思是还原故事与人物的背景,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把这个背景设置为当下,城市,也可以说就是现代世界;另一层,也是更深的一层意思,是塑造和雕刻人物的境遇和内心。

我的主题就是人——人的生活,人的遭遇,人与人的关系,正面的负面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发生过的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自己经历的和别人经历的,自己不可能经历的和别人同样不可能经历的,成长,悲欢,生死,以及超然物外的幻想。我小说中的人物关心什么,我就关心什么,他们是我的分身,我就是他们,是他们每一个人。

《黎先生和黎太太》里的这对夫妇,家庭出身和教育背景都是相当不错的,他们在欧美留过学,受过良好教育,有房有车,适龄结婚,而且生活富裕,婚姻美满,家庭幸福,似乎各阶层追求的理想生活的要素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然而他们的脚下还是出现了裂缝,他们那份看似完美的生活最终坍塌了……这几乎是小说的必然,主人公肯定要遇到事情,而且他们会陷入困境。除了传递生活观感和生存经验,我最重视的还是要表现人在那个情形和时刻的感受和感悟。

也许,这就是你的人生,或者,至少你可以看看别人的人生。

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写小说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同时也是一件很有追求的事,对我肯定是如此。我听不少作家说过,他们在写小说时,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都会面临艰难的时刻,有时甚至很崩溃。也许正是因为困难,所以这门艺术更显瑰丽,我也因此而迷醉。

我一次次试图构造新鲜的人物和情境,运用内心积聚的最好也是最具穿透力的能量,去建筑和打通那个据说是虚构的世界。我力图避免刻意渲染关键性的戏剧时刻,也不会在所谓的精彩场景出现时故意放慢节奏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变成慢镜头。在我的文学观念里,感触、经验、真相、迷惑、谎言、难堪、生死抉择乃至生不如死等等各具魅力,它们构成小说世界的五彩缤纷,甚至现实生活中的罪恶和污秽,疼痛和哀愁,丧失和死去,在小说中也会有被最有力的手拯救和被最温柔的怀抱安慰的可能。

无论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都有可能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通过小说敲开生活的硬壳,让心灵沐浴渴望已久的那一缕光芒。文学的宽大与深刻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