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年创作者谈:如何开始纪录片创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高瑞晗  2019年09月27日14:28

“不同年龄都有用纪实影像表达自己的自由。”9月20-22日,雷建军、金行征、郭恒奇、萧伟婷在大连理工大学参加“中国纪录片创作论坛”,与热爱纪录片、热爱中国电影的高校学生,分享他们的纪录片创作经验。

“三十岁前,别拍纪录片”?

对于青年人何时适合开始纪录片创作,四位导演并不赞同“三十岁”这一被预设的年龄节点。雷建军认为可能导演大多成名比较晚,期望年轻人沉淀一下再开始创作,但他很希望年轻人可以尽快成长起来,因为不同年龄都有用纪实影像表达自己的自由。金行征坦承自己确实是从三十岁之后开始拍纪录片,但他有感于妹妹的儿子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拍自己的校园生活了,他认为由孩子自己记录校园生活更好,更容易记录属于相对应年龄段独有的感受。“70后”郭恒奇说自己从27岁开始创作,而“90后”萧伟婷坚持如果有热情和想法就尽管去做,她认为年轻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如果规定三十岁之前不能拍纪录片的话,那么她此刻就不能参加交流了。她提供了一个方案,即第一次创作,可以去拍身边的人,比如家人,这种及时捕捉“现时的感觉”非常重要。

什么是拍摄纪录片的第一步?

雷建军强调,拍摄纪录片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理论上,需要打牢影像和人类学知识基础。同时,创作还要磨炼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是创作者的重要素质之一,是拍摄的起步环节。金行征和郭恒奇提供了不同的创作经验,他们的起步都是“一个人”制作,郭恒奇建议创作纪录片要从思考自己和与自己相关的生活开始,比如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拍摄。金行征认为如果把纪录电影比作餐桌,那么他一定会吃胖,因为从冷菜到饭后甜点,全都要吃。他进而很生动地把纪录电影理论和纪录电影制作比作“主菜”;把编剧、声音、配乐、剪辑、管理、法务、摄像、灯光、美术等环节比作“冷盘”。

怎样让“他”相信我?

与拍摄者沟通,是纪录片创作者很重要的工作环节,可以说,拍摄闯入了别人的世界,主客体之间首先需要彼此适应。如何打破沟通的障碍?四位导演就此话题交换了各自的“独家方案”。金行征以《消失在黎明前》为例说明,拍摄者开始非常不配合,自己就寻找与“他”同龄的当地人先行沟通,这一招非常有效,拍摄者想明白了,即使自己隔绝世外,但身上的故事可以与世界交流。郭恒奇的方法是无规则的随机应变。被引荐后,就带着就机器去拍摄点“进入拍摄状态”。比如在学校拍摄,环境是拍摄者熟悉的,但学生们都不认识,一定程度上的陌生反而为拍摄带来更宽松的氛围。但如果过于熟络,常常也会导致采访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适度的距离感很重要。雷建军的经验是进行长时间的前期调研,待一切都熟悉了再拍。比如拍摄学生就先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通过辅导功课等方式自然而然地接触被拍摄对象。萧伟婷则利用自身的学生身份优势,实在遇到不可控情况就求助老师。但她同时认为一定要敢于与人沟通,否则打开第一步很困难。

纪录片有没有虚构?

真实和虚构,是纪录片创作必然面临的问题。金行征从纪录电影视角,认为不存在绝对真实:因为电影存在编导,虽然故事真实,但每个镜头都在预设。他认为只要状态是真实的,一些处理在符合整体情境的基础上应该允许虚构。郭恒奇倾向于在拍摄过程中降低拍摄者的存在感,在《庙》的拍摄过程中,他“直接进宿舍开始拍,过程中也不与学生过多交流。”而雷建军采用的方法是长期跟拍,起初被拍摄者可能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比如一面对摄影机,对象就立刻“演”起来,但随着双方接触时间变长,同吃同住越久,“他”容易松弛,从而让拍摄捕捉真实成为可能。

与会者简介

雷建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纪录片导演,制片人。2006年创建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主要制片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喜马拉雅天梯》,主要监制作品《大河唱》。

金行征:中国纪录片导演,旅居德国九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代表作《罗长姐》《消失在黎明前》《离开》。

郭恒奇:纪录片导演、剪辑。导演作品《新堡》《庙》。

萧伟婷:《大河唱》执行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本文图片由刘静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