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虚拟爱情》创作谈:孤独的样子

来源:《小说月报》 | 刘荣书  2019年09月14日09:35

九十年代初,歌手张楚在他的一首歌里,曾提及过孤独的样子,却并未唱出孤独的本质。他只是借用一个有着歧义的歌名,劝诫年轻人投入爱情的怀抱: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中都是情侣的味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大家应该相互微笑,搂搂抱抱这样就好。

生而为人,将会面对人生阶段中各种各样的孤独。在一篇题为《现代人的12种孤独中》,“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排在首位。文章中如是说: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今天的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孤独,只想随手去捡拾那些容易得到的乐趣。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不使自己孤独,他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他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生活观念。

小说《虚拟爱情》的灵感,源自电视上看过的一则趣闻:大学时代,同宿舍的几个女生,为抓弄一位舍友,申请了一个QQ号,虚拟出一个并不存在的男生,人人皆可登陆,对那女生展开爱情攻势……小说由此进入虚构。胖姑娘“我”,因生活中缺乏自信和关爱,大学毕业后,再次使用这个尘封的QQ号,与孤僻女生龚敏洁联系,展开一段虚拟爱情,并因贪念步入迷途。

写这篇小说的原因,是想写出现代人的那种孤独感和疏离感。抛除人类生存状态中最接近“孤独”本质的两个年龄阶段:幼年和老年,青年和中年阶段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孤独。爱情与亲情的缺乏,是导致人们深陷孤独的最主要原因。网络虽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却也使边缘人丧失了更多与现实相处的能力;虚拟世界容易滋生欺骗与伤害的同时,却也更容易使人迷醉。我并不认同小说中龚敏洁精心编制的报复行为,却非常认同她因为“爱”,做出的和解与让步。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心理分析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孤独是人类永远面临的一个生存问题,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最大的需求,便是克服自身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在“爱”中实现人与人的统一,是对这一问题做出的真正而全面的解答。

基于这种观念上的认知,所以在小说结尾,我会让龚敏洁以宽容的姿态,原谅了欺骗者——这也似乎是我为人为文中的点滴改变和进步。汗颜的是,因缺乏对“胖姑娘”的认知,小说未能写出丰厚的细节,而只是编织了一个看似热闹的故事而已。想起美剧《我们这一天》中的开头,热衷减肥的胖姑娘凯特在称体重。去掉附着在身上的所有赘物之后,等站上体重秤,她又想起戴在耳朵上的耳坠,随即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称完体重,转身又会面对塞满冰箱的高热量美食……细节,永远是衡量一篇小说是否成熟的关键。种种遗憾,还是留待下一篇小说继续努力。

感谢《福建文学》。感谢《小说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