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者+编者:关于王松的中篇《红骆驼》

来源:《小说选刊》 | 王松 杨易唯  2019年09月11日12:12

关于《红骆驼》

创作谈

王松

一个人的抉择,一生中真的只有一次吗?这似乎是个伪命题。生活中美好与浮华并存的东西太多了,真的,假的,质感的,虚幻的,真实的,错觉的,发自内心喜爱的,一时冲动以为的。无论哪一种,总要让我们一次次地做出抉择。人都会趋利,也会避害,这是本能。也正因如此,抉择的意义不是让你认准哪一个,而是决定放弃哪一个。

所以,抉择,是意味着放弃。

但这里说的是“一生中只有一次”。倘只有一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真正的抉择,一生中确实只有一次,也只能是一次,无论对,还是错,有意,还是无意,主动,还是被迫,他,或者她,一旦决定放弃了,也就注定一生无法再回头。

回头当然也可以,但这样的回头已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好了,既然回头已没有意义,也就只能一直走下去。这时就会有两种结果,倘选择对了,这个走下去的过程,也就成为一生义无反顾的追求。而如果选择错了,同样也是一生,他,或她只能拿出一辈子的时间,来弥补自己这个选择的错误。我一直想,这样的弥补是不是一种心灵上的救赎?再想,应该不是,至少不全是。但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呢?

那是一个黄昏,我坐在塞外的一条河边,倚着一块色彩斑斓的石头,看着西边天际的落日。这种落日的颜色只有戈壁滩上才有。它清澈,又有些昏黄,似乎干净得没一点杂色。我看着这纯净而又昏黄的夕阳,忽然意识到,这唯一的颜色,也意味着一个人一生中真正的抉择。就因为如此纯净,单一,所以才别无选择。我直到此时,也就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在想,小说中的顾芳当年选择离开戈壁滩,离开深爱她的潘大兴,其实,我是没任何理由谴责她的,这是她的权利。所以,我在这篇小说里只有对她的理解。

但这理解本身,也是一种谴责。

我想,她当年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一定是矛盾的,痛苦的。也正因如此,她这一生的情感才一直飘在风中,就如同一架没有线的风筝。而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刻,她又这样挣扎着回到戈壁,也并不是为了救赎。我相信不是。她为了当初的这个选择,已经用一生来弥补。这时回来,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安放的地方。

至于灵魂,我想,她认为已是第二位的。

情感,它的神圣和神奇之处,就在于不同于这世界上的任何一样东西。它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可以一起带走。当我们说起这世间的财富时,有一句话,叫“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感情不是。它是生可带来,死可带去的。

所以,我很同情顾芳。

2019年8月21日

写于天津木华榭

 

 

《红骆驼》编后记

责编说

杨易唯

作家王松在处理历史题材的时候又对笔下的人物充满了人文关怀,使其在具有思想内涵的同时又充满了艺术魅力。

《红骆驼》所写的时代,青年都有很高的思想境界,洋溢着青春的热情,饱含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建设祖国的热望,然而这种灼热的情思,这种年轻人特有的天真幻想与内心躁动,在现实的困难中却遭遇了巨大的落差,导致了两颗心灵的激烈碰撞,最后形成两条再无交集的轨道,一方义无反顾,一方知难而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各种复杂矛盾利益的缠绕下,我们很难去判断到底哪种更好,这只是一个人想要怎样活着,到底为什么而活着的问题,《红骆驼》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心中对此都有不同的答案,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实际上人生之路并没有最好的选择,每一条道路都各有各的崎岖,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并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没有出场,却处处展现为善良、宽厚的灵魂,字里行间也因此弥漫着淡淡的英雄主义悲剧意味,使整篇小说都笼罩着浪漫主义的光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高尚的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价值观,显得格外纯净美好。

如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时常出现因精神沉沦而发生的种种骇人听闻的事件,反映在文学上,也使得我们现在的作品失去了影响社会人心的正面力量,尤善于挖掘人物卑劣的心理与阴暗的灵魂,描写人物庸俗的习气以及周遭恶浊的生活氛围,表现人物在现实面前的屈服与毁灭,从而导致文学内在精神品质的缺失。而文学作为人类精神营养的一种,不应再对此等现象推波助澜,我们急需能够站在污浊现实对立面的文学,急需带有精神力量,带有希望和温暖的写作。这需要作家们主动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与使命。当然,文学的道路也不止这一种,我们只是需要更多的作者能走上这样的道路,来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文明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红骆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响应,读完会被这种神圣的理想主义情怀所打动,没有歌功颂德,没有口号式的呐喊,只是按照艺术的规律进行人物喜怒哀乐的描写,把宏大叙事以及历史的痕迹转变成鲜活的现在,由感情这个切入口,打开不同人物的内心。最后墓碑前的相聚,让一切都化作了蒙眬泪眼中的云淡风轻,使结尾就像天空中一片幽蓝的静,轻轻地就压住了历史的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