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夜色三则

来源:文艺报 | 林森  2019年08月23日07:47

睡在屋顶的少年

浪漫往往是被技术杀死的。比如说,到处都是空调之后,那些夏夜不那么难熬了,人造的凉意哄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避免在大汗淋漓中翻来覆去,可空调普及之前的一些浪漫,却再也没有了。至少当年我们躺在平顶房的楼顶,看着夜空发呆,等待暑气渐消凉风四起的夜晚,再也没有了。身处海南岛,夏日太漫长了,尤其想起少年的岁月,一年之中好像只有夏天一个季节。十几岁的少年,在镇上读书,浑身血气汹涌,在夏日里燃烧得双眼通红。那时的我们,在屋子里基本上是没法睡的,得抱着被子,走出房门,爬到楼顶,露天睡在夜空下。有时暴晒了一天,楼顶热气未消,还得拎着一桶水上去洒,给楼顶降温。若是没风,楼顶也是热的,但少了房间内的闷;但更多时候,凉风还是从各个角落汇聚。我们躺在席子上发呆,希望星群里忽然有UFO出现,把我们带往另一个星际。有时也把电线拉到楼顶,点起台灯,灯光好像被夜色吸走,并没房间内那么亮,我们就在这昏暗的灯光里温习功课;或者沉入一本武侠小说,在另一个时空里快马加鞭,赶赴一场江湖大会。

屋顶睡习惯了,再回到屋内,怎么翻都没法睡,这就让雨夜特别难受。我们只有等雨停了,在楼顶铺几块木板,睡在木板之上。渐渐入秋,海南的天仍然是热的,但露水开始浓重,往往睡一晚,早上被太阳催醒之时,被子全湿了。这样的露水或浓雾若打在头上,容易生病,我们便撑开一把伞,勉强遮住头部,第二天醒来,伞面湿了、被子湿了,也不收被子枕头草席,先让它们在楼顶晒干。有时夜风大,起来发现伞已经被吹到楼顶的角落,甚至被刮到楼下,不见踪影。有一年冬季,有个什么星座的流星雨半夜抵达,一群人抱着被子在楼顶等,冷得发抖,可看到星光闪耀——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亮——一群人都开始欢呼。我这个心事多的人,有时会等楼顶上一群人都入睡后,悄悄起身,走到角落,呆呆地望着无边夜色,内心空荡,啥都没想,或许当时想了很多,只是当下全忘了。

而现在,家家安装了空调,很少再有少年,愿意把夜色当作被单,盖在自己的身上。

在黑暗里瞪大眼睛

睡眠成了当代人最大的问题,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人手拿一个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驱赶着向我们扑来的睡意。有些人的失眠是客观的,他很想很想入睡,却没法让内心平静眼睛闭合,在一些人鼾声如雷的时候,他们在寂静里,浑身的所有感官全被调动,敏锐地察觉着一切,在此时,所有的声响、气味都让他们忽然惊悚,呆坐而起。他们的视力也前所未有地清晰,可以看到暗黑里的万物,逼迫到眼前,愈加清晰。这种敏锐让他们无比痛苦,他们最希望的,是身上真的有一个“睡穴”,一点,犹如精准的开关,让自己卸下一切,沉沉入梦。有些人的“失眠”,则是主动的,他们早被困倦袭击,眼圈在一层一层加黑,可掌心的那个手机、那个现代化的“风月宝鉴”,有着无穷的诱惑力,把他们纳入其中,他们宁愿跟睡意交战,也不愿丢下手机。

注意力全都在一块几寸的屏幕上,拇指在永不停歇的滑动——这竟然是当代人每天重复率最高的一个姿势。看电影、看直播、逛网店、看电子书、逛朋友圈……人的所有事情,都在这一个姿势内完成。眼睛是第一个被伤害的,即使有多少“智慧调光”等新技术的加持,手机屏幕仍在一点点侵蚀着当代人那越来越可怜的视力。等到真的耗光了手机电量,不睡不行了,人却又睡不着了。人类都在喊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等等口号,现在倒变成了,人类手握着科技产品在自虐。

除了智能手机,现在又有各种智能手环,24小时无死角监控我们的心跳和睡眠,可睡眠仍旧没法改善,反让人变得越来越焦虑。现在有一种更新的手环,当检测到我们进入深度睡眠之后,自动散发出某种波,让人类的睡眠变得更加深、更不容易醒来。可关键是,怎么才可以让人进入深睡眠呢?一直在说科技在发展,可最基本的“睡眠”,仍让当代人痛苦不堪。多少人在黑暗里瞪大眼睛,浑身血气汹涌,他们多想回到一个安逸的夜晚,屋外雨声不停,他们在夜雨之中,抛弃所有的人间琐碎,一头扎进无边无际的宽阔梦乡。

短长夜

夜的时间是固定的,可夜晚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同一个夜晚,我们在城里过或者乡村过,其长度有天壤之别。城市灯光闪耀,亮色极大地麻木或者说欺骗了人的感知,不知不觉之间,时间跳过了9点、10点、11点……2点、3点……而在乡下,黑色的笼罩无边无际,夜晚被无限拉长,当我们面对着门口外的黑潮,感觉被睡意驱逐,不得不回房的时候,往往还没到晚上9点。在这里,时间变慢了,这并非文学的修辞,而确实是感知的变化。再举一个例子,乘坐飞机的时候,你在那个狭小的椅子上的三个小时,跟你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的三个小时,其感知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夜色的漫长,是乡村跟城市的巨大差别之一。

在城市里,有时也会有返回乡村的感觉,那就是夜雨来袭之时。夜雨声几乎就是消音器,把很多嘈杂都过滤掉了,就剩下水滴弥漫,在此时,至少对于我,可以暂时抛弃大多事情了。若是停电了,更好,把光抽离、把现代性抽离,返回黑色、返回古典的雨声。我们站在阳台上,真是一个安全的听雨距离——至少,我们没有在路上骑马奔波;至少,我们不是那些防风抗灾的人,需要在雨水中跋涉……在此时,甚至是连蜡烛与煤油灯都不需要的,若我们盯着屋外的雨水,便能见到,黑暗的夜在一点一点白起来。在此时,当然也不需要去想什么“巴山夜雨涨秋池”之类的古诗,甚至不需要眼睛,只留下听觉和嗅觉,去感知雨声淅沥和水汽弥漫。

不知不觉当中,夜色,已经被一场雨沁润、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