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美了清江

来源:人民日报  | 凌春杰  2019年08月19日07:31

清江,因水色清澄而得名。它从湖北利川的齐岳山麓汩汩流出,经七个县市汇入长江,从一条小小溪流汇聚成汤汤大河,滋养着沿岸儿女。

大多时间,清江是恬静自足的,清波自泛日月光华,涛声隐含大山脾性。

时光如水。蓦然之间,清江在人们眼中不再单是一条河流,而被视为整体的流域。这一视野的转换,渐渐改变了它清瘦的身形。

清江首次开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隔河岩水电站的兴建。从隔河岩到渔峡口,滩涂隐没无形,激流趋于平静,近岸的山民移居。清江渐渐丰腴,木船卸下了桅帆,轮船来来往往,清江以其全新面貌,激荡起人们新的梦想。

后来,八百里流程又相继以水库水电为主导,在高坝洲和水布垭筑起两座电站,将清江中下游连接为一座巨大的水库。隐没于高山之下的清江,滩涂变为河床,变成又深又宽的库区。它的水又回归清澈。即便遇上暴雨山洪,也容得下冲刷而来的泥水。

丰腴的清江赋予大山新的转机,山民们依靠产业化渐渐致富,他们不再仅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雍容而秀丽的清江,依旧从容向东流淌,沉静中带着欢愉。

清江水产丰饶,却也一度受到污染。泡沫、塑胶和瓶子在波涛里沉浮,一圈圈污油给江面镀上一层褐膜。曾经的清江,不再清澈。

终于有一天,治理清江的大幕拉开了。从清江两侧到第一层山脊,划出清江生态保护区,将生态保护与人的发展并置,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一路沧桑的清江,迎来了重焕光彩的历史时刻。清江第一次得到休渔,渔民们领到了前所未闻的“船补”,他们的木船静静地泊在港湾,成为一道风景。渔民们主动撤除转移曾密布江面的网箱养殖。山里公路有了环保守护者,专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山石树木,飞鸟虫鱼,仿佛长长松了口气,觉得呼吸顺畅了,生活安然了,青青的山,清清的水,又变为它们的乐园。

保山护水,回报的是好山好水。得到休养的清江流域,露出迷人的神采。清江人立足于观光旅游,塑造出融合自然与人文的新景观。

位于中游渔峡口的香炉石文化遗址,山水间潜藏着古代巴人的遗踪。武落钟离山、巴王洞、天柱山等自然景观变身为天然瑰丽的画廊,方山、仙人寨、麻池古寨、丹水漂流则是清江保护性开发带来的新人文景观。清江泛着青翠灵动,以其纯美曼妙,呼应游人对青山绿水的向往。

龙舟坪镇是清江下游一座颇具意蕴的小城。它依山傍水,临水而卧,下游高坝洲库区的蓄水,赋予它波光粼粼的清秀。走在城际江边,宽阔的亲水平台赏心悦目,清爽的山风沁人心脾。每到傍晚,斑斓的光影在水中摇曳,居民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流连于江畔的闲适恬静,直到日头渐渐消融于西山的夜色。

靠山保山,靠水护水。今天,这是大山里的人们和清江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