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韩少功:写作是一种诚实的对话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言孟也  2019年08月13日07:53

韩少功,1953年1月生于湖南省,曾任《主人翁》副主编、《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等,中篇小说《爸爸爸》《报告政府》等,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日夜书》等,长篇散文《山南水北》《暗示》等。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惶然录》等。曾获国内外多项文学奖,作品有30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这一代人注定要卷入一个三千年之历史变局。他们做不了太多,也许只是匆匆而过的流星。但他们的理想曾共振在一个时代的新起点——这已经使他们拥有青春增值的一份幸运。——韩少功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学始终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独特的观照视域,参与到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中,并成为改革开放时代的一部分。从改革之初的反思,到今天网络文学的兴起,文学生态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这段变化的亲历者,作家韩少功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守纯文学阵地。

近日,就40年来的文学经历,以及新时代的文学现状与前景,在湖南大学执教的韩少功接受了湖南大学研究生、《中国青年作家报》读者代表言孟也的访谈。

迭代与地缘

言孟也(以下简称“问”):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您从事文学创作的40年。您1978年发表的首篇小说《七月洪峰》已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和社会关怀。其创作的初衷和过程是怎样的?

韩少功(以下简称“答”):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文学写作也像孩子长大一样,最开始牙牙学语,慢慢地就能表达一些复杂的句子。随着阅历的增长,逐渐会表达一些成年生活的感受;第二,我们最开始接触的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比较多,受到那种写法、风格的影响,所以,我比较关注社会问题。

《七月洪峰》写于1977年,当时我在汨罗县插队落户。7月洪峰是洞庭湖区的一个大事件,所以泄洪抗洪成了生产生活中的重大内容。我很容易接触到这类题材,这方面的感受便也多一些。

问:新中国城市文明发展的70年,带来了城市文学的繁荣,也推动了乡村叙事的发展。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答:文化有两个角度,纵向角度是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但还有一个横向角度,即地缘文化的差别。这个差别很难因工业文明而同质化。

中国文化在纵坐标上进行升级、迭代,但在同一个“代”中,又有很多区别。其中的地域因素仍会顽强地存在下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横纵两个坐标,即迭代与地缘两个视角。

问:国外作品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答:19世纪和20世纪是欧美文学的高峰期,这两个世纪结出了灿烂的文化成果,中国知识界对此并不陌生,而且中国的翻译做得非常好。我们一流的学者、一流的作家都做翻译,基本上都是用当学生的态度,很虚心地学习。

19世纪的思想内核是人道主义,人分善恶。到了20世纪略有不同,大概分为两支,一支是对人道主义有所突破,从俄国的普希金开始,出现了“人民性”。

另外一支是“表现自我”,比如说 “他人即地狱”,同样对人道主义表现出不满。从乔伊斯到卡夫卡,一直到后来的博尔赫斯,是一整条线。这两支都是20世纪给我们的文学遗产,他们也有很多的成就,中国读者对此非常熟悉。

我们新时期的作家,是有点小野心的。当时我们是想把两大传统、两大脉络都兼收并蓄。这样就遇到了新的困难,因为“人民性”和“自我”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人工智能、克隆技术出现以后,“自我”就是些数码,能精确地复制、预测和管理。现代人的体力和智力中很多部分都能被机器所取代,但“自我”有最特别的东西:情感、偏好和价值观。这是人工智能遇到的一个难点。人工智能翻译什么都好办,只有翻译文学最难。因为优秀的、充满着价值观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偏好,对于非逻辑的内容,人工智能目前无能无力。人工智能专家凯文·凯利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智能和人最后的差别是价值观”。这时候,你会发现20世纪的文学到现在遇到了新的问题,“表现自我”要找到“自我”的一个解,但是已经变成一个无解的东西了,这个解要超越“自我”,要变成“自我”之外的某种东西,我们才能给个新解。这时候我们就要重新认识19-20世纪文学中的一些命题。我们需要面对当前社会新的、技术的各种条件重新来思考,新时代的文学要干什么。

问:翻译是中西文学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您也译介了一些西方作家的作品进入中国。翻译经验是否有助于您的创作?接下来您还有其他翻译计划吗?

答:对外文化交流,我最主张以翻译为主,一定要翻译先行,务实一点,没有做好翻译的话大家都互相不熟悉,没什么好谈的。

我的翻译作品主要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惶然录》这两部书。最近没有翻译计划,毕竟现在做翻译的人才多,机器翻译的水平也上来了。以前我做翻译也不是工作的兴趣,只是阅读的副产品,拾遗补缺。翻译是一种强迫自己进行精读的好方式。这一过程中对创作的影响不好量化。不能说读了外文书、做了翻译就有多少影响,5%?30%?这不好说。比如我吃了这个牛肉,我就长了哪一块骨头还是哪一块肉,说不上。潜移默化的肯定有,只是我说不出在哪。

市场经济下的文学定力

问:这些年文学商业化愈加明显,市场的话语权已影响到文学创作发行的诸多方面。您身处其中,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有多种方式,商业化从某种意义上使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变得紧密。专门的机构有各种渠道来销售作品,读者方便获取,作者也方便发行。如果没有商业的话,作者怎么办呢?要自己掏钱印书,很可能难以维持再生产。因为古代的文学生产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比如我写了一首诗,就给10个朋友看一看,不需要印那么多书就不需要那么多投入。但如果大规模的生产,就必须要建立一种报酬、付费的机制,才能够维持一个作家基本的生产条件。

但商业某种程度上可能异化、扭曲我们创作的心态。文学是真情实感,都是自然的表达,自我的倾诉。商业化后,为了谋利、迎合市场,还有很多强大的压力。你不迎合市场,有人来逼迫你迎合市场,比如出版商、评论家、教学和研究机构,会和各种商业利益串通起来,制造某种氛围,强调了一种商业霸权。比如评奖,鼓励那种和商业市场密切的作品,然后会造成对作者的心理压力——“是不是我写得不够好”。这是双刃剑,有利有弊。所以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要保持一种定力,一种抵抗力。

问:1985年您提出“文学寻根”,现在的文学场中又应该寻找些什么?或者说当下寻根文学的再理解是怎样的?

答: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根”是对传统文化有个基本的认识,不管反对还是喜好,首先需要了解它。从五四之后,激进的知识分子们主张中国文化整体换血,这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今天来看,这个讨论并没有终结。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对话、关系还存在,随着中国的富强,对中西文化优劣的问题讨论更多了。就像为什么喝茶为什么喝咖啡,为什么吃土菜为什么吃洋餐,服装为什么一定要西装革履,为什么不能有点中国风?我们住房子是住洋大楼还是老宅院,大家都有选择了。正是因为有经济实力,这才有展开讨论的余地,比较文化可以心平气和、不带任何偏见地展开讨论。

“寻根”也还在讨论的过程中,但不是文学唯一的问题。除了比较地缘文化,还有很多问题,包括你刚才说的商业化问题,这不光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

问:新世纪的艺术形式十分丰富成熟,您如何看待您的小说以不同的艺术形态与读者见面?

答:这个有好处也有坏处。影视的观众和书籍的读者不一样,受众期待不一样。

此外,影视这一艺术形式本身对作品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的文学大概也有两种,一种是盯住影视的,比如说作家严歌苓,她的小说基本上就是为影视做准备的,她学的就是编剧,小说的长度刚好是一个电影的长度。但是另一种作者想尽量的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尽量保持自己的小说不那么好被改编成影视,像《马桥词典》肯定是很难改成影视的。还有很多作家也有类似的,就是说“我不愿意被人家改编,如果你愿意来了解我,那就来读我的书吧”。各有各的好处,我应该属于第二种。

我的作品中特别好改为影视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和影视主流的兴趣也不大合拍。也有人把我的作品改编为话剧、音乐剧等,不是太多。

问:近年来非虚构写作进入大众视野,和文学、新闻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您会尝试这种创作方式吗?

答:Non-fiction在中国其实也不是很新奇的东西,中国以前有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纪实文学,都是非虚构的,只是新来了一个词,叫做“非虚构”了。

非虚构在文学里面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品种,中国在这方面确实还需要有更多的人才。我印象中写史传文学写得好的,有,但是不多,徐迟有几篇报告文学,当时我特别喜欢,还有姚雪垠写的《李自成》第一卷很棒。中国的非虚构文学,前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创作和研究中。中国光是改革开放这四十年,发生的事儿多了,需要我们的眼睛去看,用我们的笔去写。

现在有些人写得粗糙,有些不讲究。作为艺术品还是要有思想深度、美学创新,要在历史上立得住脚。光图快,怎么能够写出精品?对我来说,创作这种类型年龄不大合适,这是年轻人的活儿,需要大量的跑动、大量的接触。

对话与亲历

问:您在2011年注册了微博,并在微博上回答了不少读者对《日夜书》的提问,您很重视读者的反馈吗?

答:读者肯定是要重视的,写书就是写给别人看的,要注意别人怎么反应。甚至我的作品在出版之前会给几个朋友看看,测试一下他们的反应。完全不顾及读者,常常是在一种极端的情绪中,比如极度亢奋或悲愤的忘我状态中,一般的写作不会那样。当然,这种“注意”并不是迎合,不是听从。有些读者的意见是对的但可能对我不合适,比如我是个木匠,他提出一个对泥瓦匠的要求,他肯定没错,但我做不了。所以对读者的看法、意见和期待,都要做个分门别类,哪些东西是我可以吸收的,哪些东西是我可以避免的,哪些东西是我要一意孤行的,都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地处理。

我的定位不是一个大众群体,我的市场是一些关注或者和我兴奋点比较接近的人。对我的东西完全不关心的,我也不希望和他搅到一块。作者对读者群还是可以有选择的。

问:您也是微博早期用户了,但2015年您就没更博了,现在还有更新的计划吗?

答:当时是这个新事物出现,好多朋友都劝我,我也是试一试,发了几十条。后来发现它把我的时间分割得很零碎,还是要占用我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至少心思还牵挂着这个事儿,后来我就把它停了。

我很少看微博了,我会每天上网浏览最近有什么大的事情和我关心的一些信息。微信我也没有用,这主要是个人安排的一个问题,我希望自己的时间是成块的,不是零碎的,否则会对自己的状态有影响。有一段时间我也几乎“闭关”,尽量少接触外界的信息,过一段时间又能放开一点。微信微博是好的工具,要好好运用,是你来掌握它,而不是它来干扰你。

问:近10年您的创作是否有共性?

答:我今年出版了一本小说《修改过程》。这些年的作品虽然体裁不一样,有散文、随笔、小说,但都是对现实的一个精神回应。有的作品触碰了一些较大的问题,比如《山南水北》,述说的是中国整个乡村在城市化竞争中的生存现状和将来的可能性。《革命后记》,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回答20世纪的中国是怎么回事,解释了20世纪的中国苦难与奇迹并存这一概念。因为知识界在这一点上特别分裂,有的人只说苦难,有的人只说奇迹,如何找到一个共同的逻辑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今年的《修改过程》,主要是写改革开放这40年中社会和人性的变化。

问:接下来您在文体实验与创新上有什么计划吗?

答:谈不上太多的计划,可能还是会写一些与自己亲历性感受有关的题材。哪怕是很多人选择的历史题材,我也是希望那些作者能把自己亲历性感受放进去。写作应是一种诚实的对话,而不是技术性的编造,不能是那种不动心不动肺的职业化经营。与此相反,一种交心的状态,把心底的话说出来,把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能够聊得来并且能聊到深夜的那种朋友——这种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是最理想的关系,也是文学中最高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