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周孟贤《驰思聘怀》:散文何妨以虚绘美

来源:文学报 | 项兆斌  2019年07月23日08:42

周孟贤新著散文集《驰思骋怀》中,我发现多数作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散文风格,姑且可称为 “梦幻散文”。阅读时的浪漫新奇之感在我的眼前频频闪亮!在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似乎从未见过,由此生发了一个思考:何谓散文的艺术性?

网络搜索给出的诠释是:“散文之美在于坦诚,散文之美在于真实。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周孟贤集子中的不少散文作品,不仅区别于传统的现代散文,而且也区别于古代散文,它突破了千百年来传统散文“写真实”的“清规戒律”,其闪光处恰恰是不真实,是虚构、以虚为实创作出的梦幻感。两者之间在艺术性上有明显的区别,前者以实写为主然后辅以合情合理的联想感怀抒情;后者以虚构描写为主,仅以实景中的一词一物为撑杆,一步就跃入幻境,虽不合情合理,却是寻常见不到的艺术景观。如《临风而立观大潮》开篇文字,仅用“遥想”一词,瞬间就把与海宁潮水完全无关的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五个历史人物搬来观潮,就真实性而言显然违反生活真实。周孟贤对五人观潮时不同的风采,从肢体语言乃至心理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个性鲜明,不仅提升了海宁潮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而且大饱了读者海宁观潮的审美好奇心。

周孟贤以梦幻手法无中生有地生人、生景、生情、生意,可谓俯拾皆是,或是古人来到今时世界,或是今人行走于古人之间。在《顾渚山上觅陆羽》中有:“我的满是城市味的目光停泊在茶山上。渐渐地,我的思绪涌动起来,目光模糊起来——模糊的茶山上,出现背茶篓、跨溪涧、登山崖、采标本、品茶味……的陆羽,这时的我,似乎也羽化成千年前的古人——一个熟知陆羽生平的古人。”

此外,两者对景观的描写亦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散文依据人的日常感觉进行描写,呈现的是常人眼里的常见景观。梦幻散文中虚与实、古与今、物与我、天与人等诸多物象,梦幻般飘浮甚至冲撞、互溶后组成的是有异于寻常事物的怪诞景观。如《鄣吴村前唤缶翁》对艺术大师吴昌硕所在的鄣吴村及故居的描写:“鸡叫声中的我,笑自己木然的躯体是缶翁笔下的丑石,那甩动的手臂是‘石’边斜长的细竹,我兴冲冲地走进吴昌硕故居。……”

周孟贤散文的梦幻风格,虽说寻常散文中难见,但古代确有其影子,那就是1600年前的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是按实景的模式绘“虚景”,周是以虚景的模式绘“实景”。对《桃花源记》艺术风格的继承与创新,令人击叹之余也期待文坛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开掘。

(《驰思聘怀》周孟贤/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