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举行 专家聚焦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

来源:人民网 | 曹玲娟  2019年07月22日16:03

张江与贾平凹、王安忆、南帆、程光炜对谈现场

新时代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聚焦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这一话题,7月20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2019”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曹文泽分别致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主持开幕式。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话语体系日显雏形。但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深受西方影响,“失语”的状况仍然存在。如何直面现实问题,回应各方关切,归纳和总结中国经验,加快构建中国文论话语权,是亟待中国学者回答的一份时代问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张江主持作家-批评家对谈会。张江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复旦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安忆,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南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程光炜就“新时代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对谈互动交流。

张江表示,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个问题上,当代中国作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下我们谈论如何构建文艺理论话语体系,需要将文学创作、文学经验、文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从理论高度对现实作品展开具体研究。

贾平凹认为,要写好中国故事,需要文学工作者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对各种社会现象有充分的了解和独特的思考。此外,我们还应有大的视野,将想要表达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融入文学创作中,使文学作品能够最大程度、多元化的还原时代的面貌。

王安忆回顾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从修饰的角度和文学批评的角度分别解释了“新时代”“中国故事”两个名词的具体涵义。她认为,文学实践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我们作为文学工作者,应以书写中国的历史,书写中国政治史、社会史为己任,真实准确地记录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

南帆表示,从文学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必须将个人的特殊经验、感觉和整个民族的历史联系起来,将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历史串联起来,以生动、具体的中国化生活细节填补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更加具有世界性。

程光炜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重视研究好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学作品。“中国故事”是很宏观、抽象的概念,只有落实在某一个具体地方的舞台上,才能真正成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真正展现出某一个时代中国命运的缩影,为今后重新解读中国故事的内涵提供新的角度和素材。

在浦东论坛两个单元的主旨发言与六个分会场现场,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构建论要”“资源分层、内外循环、理论何为——中国文论 70 年三题”“文学批评: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等诸多议题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旭、上海研究院朱承教授主持。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主持闭幕式。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清华大学教授生安锋,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陶水平,复旦大学教授杨乃乔,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程相占,南京大学教授周计武先后作分论坛小组总结。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作大会总结。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2019”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