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85后郑小驴:创作就像一场马拉松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谢宛霏  2019年07月09日08:02

郑小驴。郑小驴供图

郑朋,笔名郑小驴,1986年出生湖南隆回人。著有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少儿不宜》《蚁王》《消失的女儿》等,长篇《西洲曲》《去洞庭》,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日语,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造性写作硕士。

“小说家是全身长满触角的人,他感知世界的方式并不需要自身去经历,只需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当然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给写作带来源源不断的补充。”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郑小驴新书《去洞庭》分享会上,郑小驴对《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说,一个作家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生活,体验和想象是不可分割的。

《去洞庭》是郑小驴写得最复杂的一部作品。小说将东野圭吾式的离奇故事与非线性文学叙事相结合,剧情惊心动魄,读者会被它叙事上迷人的速度一直拖拽,同时也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

在《去洞庭》的后记中,郑小驴提到“要感谢这片繁芜之地,涌现出来如此多精彩的素材。正是这些接连不断的素材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我们的写作。”这本小说涉及来自五个不同阶层的人,为了深入了解不同人的行为思想,郑小驴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如实记录。

郑小驴说,《去洞庭》是2017年开始构思动笔的,灵感来源于气功大师王林把他的徒弟在鄱阳湖沉尸灭迹的网络新闻。他在宿舍里面摆了一块黑板,把围绕着“藏尸”的主线和支线画出,再把想到的人物、线索都写在了上面,勾勒出故事的框架。

只要敏锐的观察和思考,灵感其实无处不在。郑小驴告诉《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小说里面还有很多灵感来源于他2012年到2014年之间旅行路上的感受。他把在西藏见到的海市蜃楼,也放在了小说里面。“西藏那年特别热,开车途中遇到一团水雾,怎么开感觉都靠不近它,我看向窗外,惊奇地发现沙漠远处有一个湖,还有水鸟和树。”

小说的开头他写到了绑架。其实是2013年寒假,他在BBS上约了一个老乡想一起从海南开车回湖南,但女孩却爽约了。他加了她的微信,发现她在朋友圈里每天都有很多分享,是个活跃的姑娘,但从那一天开始,朋友圈就再也没有更新过。“我在路上想,朋友圈再也不更新了,接下来发生的什么?这件事便成了我的灵感。其实写作是一种虚构,这也是写小说给我最大的乐趣和动力所在。”

在他一度写不下去时,一个许久没联系的同事的电话又让他找到了新的写作方向。某天夜里,那位女同事在电话里述说着她的遭遇和不幸。后来郑小驴才知道这个女人感情上受到过刺激,那些故事都是她编的。郑小驴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她产生怜悯之情,并以这个人为原型创作出《去洞庭》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描绘了这个独立自主女人的坎坷命运,使她的形象可怜可叹,让人心生悲悯。

郑小驴回忆说,《去洞庭》的前半部分是在北京完成的,北京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人,不同的活动,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刺激。但这些声音有段时间对他造成了干扰,他决定回到海南继续完成下半部分。

“一个作家如果要写出作品来,必须要静下来。整个八月,我家里断网,也无电视、汽车、朋友,在一种隔绝的氛围中写作。”郑小驴说,那段时间,脑海终日浮现出小说中各色人等,像在耐心描绘一组人物工笔画。随着写作的深入,人物逐渐血肉丰满,面目清晰,神情各异,最后竟有了自己的声音和腔调。“现实的灵感、经验是小说家的指纹,但聪明的小说家不会将指纹按在纸上,最后变成读者的‘呈堂证供’,这是写小说给我最大的乐趣和动力所在。”郑小驴说。

其实郑小驴的写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出现过厌倦写作的状态:每天坐在书房,面对发光的电脑屏幕,陷入呆滞和虚空。“写不下去,每个作家都会遇到,就像跑步一样,跑马拉松前面10多公里很舒服,是世界上最愉快的事情,但是到了27到35公里的时候,怎么跑都感觉前面是一堵墙,每迈出一步你的身体都极其沉重,但是那个时候你必须要坚持,如果你把这个门坎迈过去,后面会很开阔。”他坦言,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一场艰苦的马拉松。

“定稿的时候,已是冬天,我参加了海口马拉松。在极度的亢奋与疲惫中,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小说写作者,我跑完了最后一步。无所谓欢欣或喜悦,也无所谓收获或成功,总之是完成了,作为小说写作者,我体验到了某种沉甸甸的踏实感。”郑小驴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