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清理整治任性地名符合公共利益诉求

来源:光明日报 | 默城  2019年06月24日09:03

近日,广东、宁夏、山西、浙江、山东、四川等全国多地全面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地名,不是一个普通符号、一个简单信息,其有着公共属性,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一个地名如果合理规范、生动形象、有内涵韵味,不仅能及时准确提供相应信息,给民众提供方便,而且还能更好地连接历史与现实,连接社会与民众,承载着社会性、时代性或地域性的文化力量。

反之,一个地名如果怪诞离奇、晦涩难懂、故弄玄虚或具有浓烈的封建迷信色彩,那便会引起民众厌恶。一方面,其不利于生活中的便利使用,不利于社会管理的规范有序,另一方面,则是脱离了地域文化特色。比方说,维兰德小镇、圣地亚哥小区、龙记国会山小区、水晶卡芭拉小区、新福兴纽约城小区这样的不规范地名,不仅名字难记,而且很难联想到具体方位,并不利于民众定位使用,更别说带有任何文化内涵了。

一些房产开发商,为了搞噱头博眼球,在小区取名上故意选择看似“高大上”的洋名怪字,以博取消费者好奇心,诱导消费者前来购房,这完全就是一个套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清理、整治和规范,便是唯一路径。现在全国各地开启了一波整治任性地名的行动,更出台了相应的规定,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不否认,这样的整治操作起来确实比较复杂,可能导致居民需要修改户口本、房产证,以及在出行定位等多方面带来不便,而且从排查到整改更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但要明确,判断一件事有无进行的必要和意义,视野不能过于狭隘,而是要看到更长远和重要的利益。就整治任性地名来说,整治所诉求的现实与文化等层面的公共利益,其重要性显然远远高于短期内所承受的麻烦与消耗的资源。既然如此,那“长痛不如短痛”,便是此事应有的价值判断与追求。

不过,在整治任性地名的过程中也得从中反思。既然知道后期整治不规范的任性地名复杂麻烦且劳民伤财,那就更得绷紧前期“地名命名”这根弦,将规范命名前置于规划阶段。不仅要有更严苛规范的审核,还得对“地名命名”进行回归现实、便利以及文化属性的引导。此外,不规范地名整治以后,还应该进一步规范标准地名的使用,让民众对标准地名也形成相应的认知习惯。

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强化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最大限度规避奇葩任性地名对社会的影响,让公共利益得以“安放”,这是社会追求。说到底,这样的整治,能便利民众生活,让社会现代化治理更科学有序,是社会之福。

(作者:默城,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