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人艺新排话剧《古玩》 把留白交给了观众

来源:文艺报 | 寇云暮  2019年06月17日08:33

摄影:李春光

北京人艺的经典保留剧目历来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然其每一次的重新演绎,也总会因为老艺术家们的珠玉在前,而给新的创作者们提出不小的挑战。如何在原汁原味一展经典样貌的同时给作品注入当下的时代认知,是老戏新排时的永恒话题。时下,阔别舞台22年的话剧《古玩》以全新面貌重新立于首都剧场的舞台,新的主创阵容,新的演出样式,带给作品以崭新的生命,让这部承载着不少期许的剧作得以与新一代观众见面。

话剧《古玩》公演于1997年,由林兆华、任鸣导演,首轮演出即创造了连续上演75场、票房逾百万的佳绩。这对当时处于行业集体式微的戏剧界显得尤为可贵。该剧编剧郑天玮并非写作科班出身,她是北京人艺“81班”演员学员班的一员,因《雷雨》中的四凤、《北京人》中的瑞贞、《家》中的鸣凤等人物形象为观众所熟悉。话剧《古玩》作为她创作的首个剧本,一出手便不同凡响。应该说,以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业余”编剧的阅历和笔力驾驭这样古老、厚重的题材,并能写出其中的世事变迁、人生沉浮的岁月沧桑感和隐含在古玩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其难度可想而知。

该剧以老北京一条商业街上隆、金两家因一对古鼎而产生的明争暗斗贯穿始终,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世事沉浮动荡的画面。剧本创作历时两年,参看了《古玩史话与鉴赏》《琉璃厂小志》等著作。四幕戏可谓一幕一个时代、一幕一片气象,既是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的量身打造,也是对过往“京味儿”经典的一次虔诚致敬。不加避讳地说,剧中确是有着一些借鉴的痕迹,但并非是东施效颦,而是在充分理解吸收后的进一步诠释,譬如第二幕开场的挂(国)旗,在话剧《天下第一楼》的第一幕也有类似的运用,侧面交代着剧中“改朝换代”的历史背景,可谓匠心独运。

《古玩》第一幕着重展现了清末一条老北京古玩商业街的大貌,既有隆、韩、金三家毗邻买卖的外景戏,又随时穿插有某一家买卖的内景戏,最为考验导演对舞台设计和演员调度的功力。这一幕的时间设定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儿”,隆家办寿日、韩家娶媳妇、金家买卖开张,戏剧事件与情境从一开始便高度缠绕集中,信息量十足。编剧借新来此地开店的金鹤鑫与日本人黑山的视角,为观众介绍了古玩界的知识典故和剧中的人物关系、历史背景。这一符合人物身份、利于角色性格塑造的巧妙编剧手法曾在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中得到运用。话剧《北京大爷》中的第一幕,就以三儿子德文满带新女朋友来家里吃饭这种方式,交代了剧中的人物关系和主要矛盾。这种现在看来有些“老范儿”的写作手法在当下戏剧舞台上几不可见,取而代之以说书人、画外音,甚至字幕投影、节目单上的一段话,未免太过直白生硬。

《古玩》第二幕、第四幕均发生在隆家后院这一个场景。前者以一段段有关隆桂臣身逢乱世不得不造假的处事哲学相串联,以小场景的探讨映射大时代背景中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这种以小见大正是北京人艺话剧创作屡试不爽的成功诀窍。后者集中安排的几位垂垂老矣的角色重聚则有着话剧《茶馆》第三幕三位老人话沧桑的影子。

《古玩》第三幕的地点设置是全剧惟一跳脱出商业街的,单独描写了发生在北京八大胡同一家二等妓院里的一场有关总统选举的政治斡旋,将前一幕以小见大的描写更深入一层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致敬了曹禺先生《日出》的场景设置,但绝非让男女主人公一闪而过,把舞台交给苦命的妓女和无耻的各色人等。《古玩》的第三幕将官与商、商与商之间以性命为赌注的诡谲心机和智慧博弈发挥到了极致。就在主人公隆桂臣戏剧般地逃出升天,观众刚刚长吁一口气放松一下的时候,已然流落烟花巷的落魄格格倪香突然出现。隆桂臣亲手为她插上了当年由她卖给隆家的那只王府金钗。此时台上台下惟有全场观众与隆桂臣了解倪香与这只金钗的过往渊源,这一编剧巧妙的共情设计将饱含岁月洗礼、似被命运裹挟的悲辛遭际传达出难以吐露的人生况味,可谓五味杂陈。

全剧情节最大的争议在于结尾,有部分观众对其中的某些细节提出了质疑。比如秀王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宋钧瓷碗摔碎的行为没有情理上的充分性;日本人黑山的跪地谢罪设计,民族主义情绪太过强烈,破坏了全剧古朴隽永的艺术格调……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演员的精彩表演所掩盖。

此番唐烨导演新排《古玩》,最大的变化在于演员——清一色青春袭人的阵容,除饰演隆老太爷的张万昆外,均为剧院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许多人是首次在这样厚重的历史剧目中担纲主要角色,甚至刚刚从学校毕业步入剧院不久的新面孔也有不轻的角色担子。剧院促使新一代北京人艺人摆脱青涩、尽快成长,乃至完成蜕变、接过舞台接力棒的殷切之心不难察见。王雷与荆浩饰演的隆桂臣与金鹤鑫,仿佛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明暗相继,纠缠争锋,酣畅淋漓。李小萌饰演的倪香,在三幕戏的三次出场虽然都很短暂,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颇见功力。闫巍的叶秋山、雷佳的秀王爷、苗驰的黑山、李麟的褚万朴、闻博的丁花等也对人物有了新的理解和开拓,给这部“旧作”带来了一抹新的亮色。此外,新版《古玩》在写实还原了第一幕开场古玩商业一条街繁华景象的同时,对全剧结尾的舞台处理也做了调整。隆桂臣在一大段祭奠父亲、总结一生的内心独白后,留给观众一个走向茫茫火海的孤独背影,与开场的热闹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头一尾的改变,不再刻意强调剧中涉及的民族性,而把更多的笔墨集中在关于中国人的处事原则和哲学的探讨,把更多的空间留白交给观众去思考、回味,定会生发出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