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山先生故乡觅诗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 | 叶延滨  2019年05月30日07:51

处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中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锋。在中山,我感到是中山人跑在前面,而时间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

每次到中山,我都会有全新的感受。走进中山的古镇,出现在面前的是豪华的灯饰大厦,讲解员说,全世界40%的灯具都出自这个古镇,这句话有多让人震惊?我眼前的超级大厦和灿烂灯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漂浮在宇宙中的地球。这个地球上星星点点的灯光,昭示着人类文明的存在。这遍布于七大洲的灯火,有近一半都是古镇上点燃的,这是多么神奇和伟大的事情。古镇之灯升起我心中的自豪。

更让我感受到浓浓中国情怀的是中山的红木镇大涌。这个常住居民不足10万人的小镇,因盛产红木家具闻名。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优质中式家具,都出自中山大涌的名家大师工匠之手。

如果说灯火是世界语言,那么家具更有中国气派,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家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有感于红木之乡,我执笔写下一首关于中国家具的诗,以诗言情:“这些红木家具/像外来新移民/他们来自遥远山林/成为这座小镇的光荣——/“中国红木家具之乡”/北京发来的光荣匾挂出来/多谢了,多谢红木家具/个个是小镇的荣誉市民!//这是客厅里的红木团队/这些家具就是中国的礼仪先生/茶几很方,茶水香/座椅很稳,请放心/走近它们就走进中国/一副礼仪之邦的气度/客客气气/大大方方//这是餐厅里的红木家族/中国人讲究团圆也讲同甘共苦/桌子无论是方是圆/椅子们都围在一起/有酒是宴,无酒也是席/面对着面,心也贴着心/欢欢喜喜/亲亲热热//这是书房里的红木组合/有中国文化更有中国精气神/书柜高,胸怀五千年经典/书桌宽,铺展八万里豪情/在此有李太白为你诵诗/在此有王羲之为你挥毫/干干净净/堂堂正正//越看这红木家具/越像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客客气气中国人/大大方方中国人/欢欢喜喜中国人/亲亲热热中国人/干干净净中国人/堂堂正正中国人//也像天南海北中国人/闭上眼睛就会梦故乡/红木家具虽然不说话/红木家具也一定同样会做梦/梦那山高高/梦那水长长/梦中长出三枝新绿叶/梦中深扎两寸山泉根……”改革开放让中山富裕了,富起来的中山人也将更多财富送到五湖四海。古镇的灯照亮这个世界,大涌的家具让中国精神走进千家万户。

中山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也是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这个海滨小村庄,走出了一位改天换地的大人物——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的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7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这座建筑体现了上世纪初广东地区西风东渐的影响,引领我们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故居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说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五桂是指翠亨村背靠的五桂山,山麓连绵,绿树成荫。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他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后走出翠亨,四海为家,求索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之道。

孙中山故居我来过多次,每次驻足,内心都会对这位历史伟人生发深深的敬意。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寻求光明与真理的一生,像坚韧的种子一样,激励着无数后人百折不挠地前行。这是我所仰慕的,也是我所敬畏的。而翠亨村,也正如它的名字,是四季花香的地方,一年到头皆满目红花绿树生机盎然。

记忆回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世界华文诗人笔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聚集于此,向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致敬。他们同往翠亨村,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安然。20余年过去,纪念馆建起来了,旧居依然保留着原有风貌,朴素、大方、简洁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小楼赫然入眼。

故人不在,精神长存。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是阳光下最美的风景。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故居外墙上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是对孙中山精神的总结,也是我们不可丢弃和遗忘的财富。

蓝天丽日下望着这四个字,诗兴油然而生:“一只驮着阳光的蝴蝶为我引路/绿叶缀满了泪水般的露珠/一条游子回家的路/草丛中哪一只蟋蟀/在梦中叫过?//回家,回家/翠亨村头有全世界最让我们动心的路标/‘天下为公’/请记住这四个大字/能走遍天涯/忘掉这四个大字/什么样的招牌都会透出假//回家,回家/翠亨村有我们少年梦想的那扇窗/世界在窗的那头/希望在窗的那头/明天也在窗的那头/我们的思想像鱼儿游了过去/我们的心灵像鹰展开了翅膀//一百只驮着阳光的蝴蝶为我引路/绿叶缀满了泪水般的露珠/一条游子回家的路/路的那头是家/家门口站着的就是天下/就是‘为公’之老家。”

又来中山,就像一个游子又回到亲爱的老家。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星星诗刊》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