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型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 真情纯情点亮的“老故事”

来源:文艺报 |   2019年05月17日08:31

自去年9月立于舞台以来,《河西村的故事》火了。全国巡演近40场,场场爆满,《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演出盛况。

大型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湖北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创作,观众赞许、欣赏的目光,为这部剧打上了高光。此剧讲述的是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爱情故事:河西村从一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光棍村,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剩女村”,这可急坏了年轻的村支书王大顺。为解此难题,他张罗着与邻近的华新公司举办一次青年联谊晚会。博士毕业的赵小荷执意来到华新公司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她与自幼青梅竹马的王大顺默默守望多年,终于坦露心中爱意,却遭两家父母荷花婶、王老五的强力阻挠。联谊晚会如期举办,村里剩女能否脱单?王老五与荷花嫂能否化解恩怨?王大顺与赵小荷究竟如何圆满?《河西村的故事》将这段故事娓娓道来。

为什么《河西村的故事》能叫好又叫座、成为一朵艺术奇葩?

剧本来自生活,散发泥土气

“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好戏,我到潜江调研的时候,就曾去过戏中提到的小龙虾繁育中心。”4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北京保利剧院观看演出,并与演职人员亲切握手后,感同身受地说。

优秀的剧目离不开优秀的剧本,优秀的剧本离不开热腾腾的基层。《河西村的故事》以“虾稻共作第一村”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的发展变革为原型,通过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情感纠葛和人生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

该剧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着浓郁的湖北风格、潜江印记,也是一个个乡村振兴故事的缩影。北京观众鲍邦协看完戏后评价:“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将潜江虾稻特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搬上舞台,艺术地再现了潜江因虾而富、因虾而美、因虾而名的故事,用戏剧艺术为龙虾扬名,为潜江扬名,使观众在看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潜江、了解潜江、向往潜江、爱上潜江。”

不少专家对《河西村的故事》的乡村振兴主题给予了肯定。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表示:“这部戏既秉承了曹禺戏剧精神,又融合了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诉说了身边的动人故事。该剧以‘绿色、青翠、鲜活、青春’为基调,有独特朴实的乡土气息。”剧作家赵瑞泰认为:“该剧有新意、有人物、有故事、有生活气息,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农村现实题材戏剧。”

该剧编剧周慧回忆说,河西村的原型赵脑村以前是个水凼子、穷窝子,是出了名的“光棍村”,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成为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其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新风貌令人震撼、令人振奋。正是这种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激发了他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讴歌的创作热情。

作为全国知名的小龙虾之乡,潜江市大力实施全域乡村振兴计划,围绕虾稻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综合产值23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2万人脱贫、3000人回乡创业。“与其说是河西村的故事感人至深,不如说是潜江的乡村振兴故事令人振奋。《河西村的故事》之所以走红,就是因为紧扣了时代主旋律,契合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宏大主题。”潜江市委书记吴祖云深有感触地说。

人物有血有肉,充满正能量

河西村从曾经贫穷、男人娶不上媳妇的“光棍村”,变成了如今姑娘们不愿外嫁的“剩女村”,年轻村支书、主任王大顺开始张罗一次联谊会。赵小荷博士毕业后毅然返乡,进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龙虾种苗。相爱的两个年轻人却因两家长辈的积怨无法走到一起。

原来,多年前赵小荷的母亲荷花嫂和王大顺的父亲也曾情投意合,只因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婚姻遇到父亲病急病重时,青年王老五与荷花的爱情之梦只得破灭,留下让人难以释怀的遗憾。如今,联谊会即将举行,多年前的秘密随之揭开,两家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情分……

遵循不喊口号、不念文件、不贴标签的创作原则,《河西村的故事》将河西村人的幸福指数体现在他们平凡俗常的生活中,将党和政府的富民好政策融入村民们家长里短的日子里,将当代主流价值观不动声色地融入好听、好看、好玩的戏剧故事中。

《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表示,这部作品可谓一首既古老又年轻的田园交响曲,给我们的实际感觉是非常清新流畅的,显得十分活泼、沁入心脾。“它写了人之常情、人之常态,写了最普通的两户人家30年的情感纠葛。”作品中涵盖了丰富的潜江元素,使人们对这座城市充满向往。

舞台呈现到位,富有时代感

一流的剧本更需要一流的舞台呈现。有了一个优秀的剧本,如何把剧本赋予生命,让它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这是作为导演最大的使命。可该找什么样的形式呢?

“为了找到一种最完美的形式,在那段时间,我每晚连做梦都在琢磨。”该剧导演、国家一级导演黄鸣现谈到,就在思想陷入困境的时候,一天他在沙发上小憩,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用立体的舞台形式来呈现这部戏。以往像槐树这种静物,导演通常都会用道具来代替,但是黄鸣现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用12个女孩组成槐树,这12位女子以歌队的形式穿插全剧,在剧中承担着伴唱、伴舞、道具和剧中人的任务,显得别出心裁、富有趣味。

正是因为导演的用心,全剧用“笑到捧腹,哭到泪崩”的风格讲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的人生变迁。

《中国戏曲年鉴》杂志副主编李小青说:“这出戏是超出期待的。现实主义创作从文本到舞台呈现,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准是非常难得的。”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对《河西村的故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演员表演很不错,音乐很不错,精彩片段也很不错。

《河西村的故事》正是以“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双关主题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年给农村带来的沧桑巨变,既有时代的烙印,又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专家点评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这部戏格调清新,花鼓戏味道很浓,是用微笑来看待生活的。剧中12个女孩组成的舞队都是“剩女”,村主任对她们的婚事很焦虑。但正像这些女孩子所说的,“我们皇帝不急你太监急”,她们并不焦虑。这个问题很现实化。村主任把这个问题当做社会问题和焦虑来看待,创作者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要求生活。

这部戏是用真情、纯情“点亮”了一个老故事,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面貌和精神。所谓老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确实太常见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题材的戏,一双青年男女的婚姻受到父母的反对,遇到了阻拦,最后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矛盾都解决了,老一辈结合了,年轻一辈也结合了。但是这个故事不落套、不陈旧,因为它表现了人物的真情和纯情。

古人曾说过,讲故事论传奇,能打动人很难。一般而言,悲剧易感人,喜剧怡情乐人。但是这部轻喜剧却有好几个地方很动人。比如,这对青年男女王大顺与赵小荷多年后见面了,都问对方:你脱单没有?小荷讲:你不娶我怎么敢嫁?大顺后来又反问:你不嫁我怎么敢娶?这是很戏剧性的,演员的艺术呈现让人十分感动。此外,这个戏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是纯情的。两个人分开了很久,经历过许多波折,但初心不改,重新见面还是同桌的你,现实生活中也许不会是这样。但这部戏把感情“提”得很纯,是一种真情、纯情,因此颇为动人。又如青年荷花跟老五分手的那段戏,青年荷花说了违心的绝情话,青年王老五离她而去时,荷花说:“我欠你一双鞋,我欠你一辈子。”这是很打动人的。这部戏之所以能给人留下这么多美好的印象,就在于表现了真情和纯情。

黄在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导演):这部戏感觉很清新,也很温馨。它没有唱思想,没有念思想,也没有演思想,而是讲了“河西村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看起来似乎很熟悉,但是通过编剧、导演的再阐释之后它又很新鲜,因为它融入了当今社会的人情和内涵。故事虽然简单,但它的思想内容反映出来并不是简单的概念化。

这部戏反复吟唱“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从农村的巨大变化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以前村子里的女孩子非要嫁出,父亲生病需要钱没有办法,十分无奈;现在女孩不愿意离村,使这个村成为“剩女村”。仅这一点对我们的冲击还不大,冲击更大的是让人觉得无论40年河西还是30年河东,人们美好的心灵是永远不变的。这点启示给人以温馨之感。比如,年轻的小荷和大顺经过了那么多周折,两人一见面,到最后结尾的时候坐在水边,两人的情感和心理始终没有变化。又如,王老五和荷花婶,虽然表面上打得不可开交,但是通过“一双鞋”却想念着对方,王老五把一万元钱通过花鼓戏剧团演员的名字寄给她,尽量不让她知道,直到最后两个人向着彼此挪一步椅子,由此走到一起,让我们感觉到无论社会怎样变迁、时代怎样变化,他们的心灵始终是美的。我们在这里得到了温馨的启示,品味到人类心灵美好的宁静。由此可见,这部戏表现出超越一般的故事层面,更富于思想层面的艺术内涵。

这部戏有情趣,活泼、新鲜。没有一点趣味就不叫戏,这种情趣在戏中几个人物身上都表现出来了,特别是王老五和荷花婶,很有情趣。这种情趣一直引领着观众看戏。人们常常是板着面孔看生活,而这部戏却是微笑着看生活,甚至连生活里的苦难也是带着微笑去回顾的。

戏中人物的把握虽然夸张但不失真,这一点很难得,因为喜剧有时候过于夸张或者过于追求趣味了,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动作的逻辑就可能失真了。戏中演员的唱和念、表演方面都把握住了分寸,所以人物就不失真。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十二女子舞队的运用,这是为该剧加分的。因为这部剧情节较为单薄,如果没有这12个女子,仅这些内容估计一个小时就演完了。她们不仅为戏加了“水”,还让这个戏显得“水淋淋”的。人物内心许多难以用自己的行为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东西,都通过这12个女子表现出来,进而加强了戏的趣味性和可看性。舞美、灯光的设计也很漂亮,水乡图景很有特点,而且用得颇具分寸感。

冉常建(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这个戏确实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赏心悦目。其实它本身不轻松,尤其是上一代人的故事其实是悲剧故事,从过去时到现代时都不轻松。创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用一种特别轻松的心态和幽默的舞台呈现给讲述出来。纵观整个剧场里的观众反应,无论老少都是在笑声中来欣赏这样一个具有悲情色彩的故事。

在这部戏里,导演在剧本基础上根据人物性格,从动作、语言和表演等方面进行挖掘,形成一种充满轻松幽默喜剧的戏剧风格。这就是传统戏曲的优点,即情趣化:它没什么大的矛盾冲突,但看起来却情趣盎然。这是对传统戏曲美学精神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这种农村戏,一般来说容易走向“实”,由于故事实、舞台实,整个戏也就感觉到非常实。但是这部戏不是这样,它有着写意而唯美的风格。这其实跟剧本有一定的关系。它抽掉了这个故事内在支撑的很多现实的土壤,把现实的故事情节加以虚化、诗化,而且走了一条写意、唯美的路子。整个舞台的景致设置呈现了江汉平原水乡水村的生动景象,舞台很干净,两个斜坡平台通过灯光变幻,随着环境的转变,成为表演支点的支撑。

同时,这部戏在编导上对时空环境的自由灵动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其中既有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的交织,又有过去时空和现代时空的交织,还有舞队营造的意向化时空和人物时空的交织。导演力图在这样一个诗意的剧本基础上让舞台呈现更好看、更丰满、更多样,更赏心悦目。灯光与舞美、歌队和导演的时空处理融为一体,能够看出时空的切割非常有序,很有品位,这一点把握得非常好。

这部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歌队的运用。歌队的功能比较多,用歌队充当多样化的平台,衬托出这部戏浪漫、清新、诗化的风格走向。这种手法与这部戏的风格比较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