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八堂文学课,一颗孩子心

来源:文学报 | 郑从彦  2019年03月04日09:21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一书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带给孩子们的八堂文学启蒙课。在莫言的童年记忆中,有孤独和饥饿,有沉浸大自然的满足与愉悦,也有直面苦难生活的自足与达观。在莫言的超凡想象中,鬼神传说的奇幻扣人心弦,而那一份童真和良善更是弥足珍贵。在莫言的故乡烙印中,高密东北乡的独特民俗和饮食,是难以忘怀的物质世界,是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在莫言的阅读往事中,童年的读书时光,是生命哲理和真实人生的启蒙,是今后成长岁月和功成名就的起点。

莫言所描绘的文学世界,很多时候的感知方式是孩子式的。在八堂课的32篇文章里,莫言写了这么多,他把对生活的记忆,集中到以童心为核心的文学场域中来。他书写的文字,既源于他自己少年时代的感觉和想象,又释放着职业作家别于常人的语言天赋。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言不仅接受美好童年的馈赠,而且调动几十年艺术生活和人生阅历的储备。《文心雕龙》所谓“目既往返,心亦吐纳”,调动得越积极,调动得越深刻,释放得越充分,释放得越彻底。

为什么莫言的童年有这么多生动、有趣、可爱的故事,就是因为他对日常的、平淡的生活激发出了无限趣味。这是他广泛阅读、日积月累的结果,也是他细心观察、勇于探索的成果。莫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童年的生活绝不只是千篇一律的,而是一种心灵的熏陶。它可以拓宽我们情感的领域,可以提升我们心智的水平。细细品味莫言写给孩子们的这些作品,感受语言与人的精神境界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是贴近童心的自我。一般人对童年没有这么丰富的感受,而莫言的关注点在自己的情感。这是一种有意诗化的感情,主要表现就是对自己童心的再认识。尽管莫言年逾花甲,但是只要一提笔,“却感到自己依然年轻,甚至在某些时刻感到自己还是那个在田野里放牛割草的孩子”。不是说为文的成功之道在于贴近自我吗?读书里的32篇文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永保童心的莫言是多么叫人欢欣,令人惊喜。贴近自我,并不全是贴近现时的自我,也可以是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不一定是已形成的自我,也可以是想象中的自我。莫言文字中的自我,是丰富、复杂、深邃的自我,也是保有童心、童真、童趣的自我。

为了配合孩子们的阅读趣味,该书的编者采取了整体化与碎片化相结合的方式。整体阅读有助于孩子树立阅读全局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阅读品位和审美能力;碎片阅读则化繁为简,在“只言片语”中帮助孩子汲取文学大师的精神养料。读本在每一个单元和每一篇选文中都设计了“导读提示”和助读性的“旁注”。这本书构成的阅读体系,就表层而言,是一望而知的;而究其深层,是一望无知的。换句话说,编这套书是致力于从莫言已经写出来的文字中,读出其没有写出来的、隐含的情志脉络。编者罗才军认为,“拿在孩子们手里的不仅是一个读本,同时也是一个读写训练本,一个语言鉴赏本,一个习作运用的宝典”。

(《莫言给孩子的八堂文学课》莫言/著,罗才军、王铁青、贾洪华、臧学华/编选,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