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拜年酒”

来源:文艺报 | 胡遵远  2019年02月18日07:42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习惯。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今年正月初一上午10点钟左右,我爱人突然“严肃而又认真”地问我:“今年,你家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怎么都没给你拜年哪?”我说:“拜了,一大早就收到他们的拜年微信了!”说着,我把手机打开让她看了看。她说:“哎,现在真是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拜年了!”是的,特别是我姐姐、姐夫他们长期在部队工作,几十年来,几乎每年正月初一一大早,我们都会接到他们的问候和祝福!很早的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我们总会在年前或年后收到他们的一封拜年信和一张汇款单;后来有了程控电话,每年正月初一一大早,电话机就会“丁零零、丁零零”地响起来。那时母亲还健在,我们就会叫母亲:“快来接电话!”后来有了手机,每到这时,我们都会把手机接通,再递给母亲。前些年,短信拜年成了时尚,于是,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我们都会收到他们的拜年短信,手机也会不时地响起“提示音”。现在,通讯更发达了,可以用微信发视频了,平时还可以在家庭群里说话、叙事,真的是“天涯若比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喜欢清静了,所以常常把手机调成静音,于是乎,我虽然收到了很多拜年微信,爱人却没听到任何声响。

由于我在县城工作,所以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乡下的那些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和一些同事们、朋友们还是会专程来到我家拜年。来时,他们总要拎着大包小包的,有的带上两瓶酒,有的拎一点腊肉、香肠,或者糍粑、花生,送些土特产来略表心意。由于老家离县城较远,因而大家来到我家的时间都比较晚,每年初二这一天便要等到中午12点以后,亲朋好友们才能聚齐开始吃午餐。今年我仍然是按“老规矩”来计算时间,打算12点左右开始午餐。谁知却出乎意料,还不到10点钟,家里就来了一大帮亲戚、朋友。我好奇地一个个问他们是怎么来的,回答令人意外、更令人高兴,有的是在外打工发财了,自己买车了;有的是生活富裕了,自己包辆车直接来的;大多数人则说:“我们现在也可以坐公交车进城了,班次多,秩序好,既快捷,又便宜。”对了!我把这事给忘了。2018年,我们县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村村通公交”的预期目标!人们出行特别是乡村群众的出行更方便了,“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

说着,好几个外甥都要加我的微信。加过之后,他们说:“舅舅,现在吃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也不知道您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发个红包给您,您自己去买点吃的,爱吃什么买什么,别不舍得花钱哈!”于是,手机里收到了几个红包,同时,还收到两位亲戚的现金转账,附言都是“给您拜年!略表心意!”

午餐的时间提前了近一个小时,11点30分正式喝起延续传统习俗、体现浓浓亲情的“拜年酒”。起初,大家都还有些客套、谦让,渐渐地,酒过三旬,喝到“二八杯上”,大家就不拘谨了,话也多了起来。从外出打工说到乡村振兴,从民生工程聊到产业发展,特别是讲到县里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时,大家兴趣倍增、话题更多。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站起身举起酒杯,大声说:“各位,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干杯!为金寨的明天更加美好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