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施蛰存译《转变》

来源:文汇报 | 陈子善  2019年01月20日08:39

11月9日 晴。读施蛰存译《转变》。施蛰存曾形象地说他一生开了四扇窗,其中“西窗”指外国文学翻译。他翻译外国文学,国别之多,作者之众,体裁之广,时间之长,在现代作家中都名列前茅。单是1949年之前,他在内地出版的译著就达十九种之多(据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作家大辞典》,1992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这个统计数字,现在应该再加上一种《转变》了。

《转变》是施蛰存1949年之前在香港出版的唯一的译著,封面署“转变施蛰存译”,版权页作“转变 译者施蛰存 出版者约望书局 发行所约望书局 香港邮局八三〇号 中华民国廿九年八月初版”。“约望”当为“约翰”,又译为“若望”,是《圣经》中的人物,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约望书局”应是香港出版天主教相关书籍的机构。

1940年3月,施蛰存离开执教两年的昆明云南大学,原拟取道香港返沪省亲,但抵港后逗留了半年。他晚年在《尺牍新抄·杨刚——施蛰存》中回忆道:

那年四月初,我从昆明取道越南到香港,想转船回上海省亲。香港朋友想把我留下,由吴经熊、叶秋原的介绍,在天主教的真理学会找到一份工作,帮助他们校阅一批天主教文学的中文译稿。……每天上午九时到下午四时,在真理学会工作,一人一间办公室,堆满了从大陆各地天主教会运来的稿和原本,这工作也十分紧张,我每天要审定一、二万字的译文。

吴经熊是著名的法学家、神学家,对唐诗也有深湛研究,当时正在香港潜心钻研神学。因此,才会介绍施蛰存在真理学会整理“天主教文学”作品,而《转变》应该是施蛰存从事这段工作时的副产品。据版权页的英文提示,《转变》选译自法国Charles J.Mullaly著The Priest Who Failed&Other Stories,共收《转变》《好角色》《波尔多的补锅匠》三篇,分别为根据厄谐尼修女、M.A.普禄神父和W.J.夏弥纳神父其人其事为原型创作的短篇。此书无序跋,但每篇篇末均有短小的《附记》,交代该篇主人公的真实生平,可能出自施蛰存手笔。

首篇《转变》写法国“舞台明星”厄娃·辣伐丽哀(即后来的厄谐尼修女)“在巴黎伦敦舞台上声名藉甚之时,忽然屏绝铅华,皈依天主,时为一九一七年也。此篇即纪其一生行事”。这位红得发紫的演剧明星突然在巴黎销声匿迹,改名换姓到北非投身慈善事业的故事很动人,而施蛰存的译笔当然也十分了得,且录故事开头对巴黎夜景的描绘:

巴黎在一团光亮里。城的上空被大街中央及小路两旁的几千百盏电灯烘映着一片通明。塞纳河上那些桥上的高巍巍的电灯照着那河水静静地流过这个大城。无穷尽的汽车喇叭声,无穷尽的车前灯光排着无穷尽的行列穿过塞纳河上的这些桥梁。这正是各个戏院子把它们的观众吐回到街上来的时候。

《转变》只有薄薄58页,在施蛰存众多译著中颇为别致,也可能是施蛰存译著中存世最少的一种。如果出版《施蛰存译文全集》,这本小册是不能遗漏的。

我所藏的这本《转变》是香港新文学藏书家黄俊东兄的旧物,扉页钤有“黄俊东”阴文名印,目录页又钤有“俊东藏书”阳文印,封面上方还有他钢笔所书的一行小字:“一九四〇年在香港出版的一本译著”,诚可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