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把自己的婚姻写成自传体小说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张杰  2019年01月20日09:16

“诗写得好的人,小说也可能写得很好。但小说写得好,诗歌往往写不好。写诗歌的人,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当余秀华摇摇晃晃走到台上,说出这么一番话,台下就有跟她一起参加出版社举办新书发布会的小说家。虽然出言直率,但余秀华并不傲慢,她马上声明自己作为诗人写小说,“才华不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2018年,诗人余秀华写出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并被纯文学重镇《收获》发表。这部小说是以余秀华自身生活为原型来写作的,是余秀华婚姻和情感生活的缩影。2019年新年伊始,《且在人间》与她其他几部中篇小说,被湖南文艺出版社汇集成同名小说集公开出版。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余秀华出现在她的小说集新书发布会上,并发言阐述了自己的小说理念,以及她认为的诗歌与小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且在人间》与其人生轨迹高度符合

近两年,余秀华持续活跃在公众视野中,但她并没有成为人们起初担心的昙花一现式的“网红”。她陆续出诗集,频频出席各种活动和节目,其个人经历还被排成了纪录片,并摘下了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长片竞赛评委会特别奖。现在,她又以小说给读者惊喜。在《且在人间》中,女主角叫周玉。她生活在农村且患有“脑瘫”,身体的禁闭,不妨碍她精神的自我完善,她希望别人把她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而不是带着怜悯或不屑。某电视台的男主持阿卡是她崇拜和渴望的对象,但阿卡对她的怜悯,给周玉带来强烈的不平等感。她的“倒插门”丈夫吴兴东,则对这个“残疾人”竟然还要求平等、尊严感到“震惊”。他觉得,对方应该感激自己才对。这种种的不平等,都造成了周玉内心的强烈伤害。她几乎被所有人漠视,甚至被整个社会抛弃,她渴望被当成一个普通的健康人,她要求尊重和平等。爱情的缺失,家庭的不幸,生活的种种际遇让周玉用诗歌的方式把情感抒发出来,最终她用诗歌创作出了一个文学的世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她为自己挣得了一定的平等和尊严。

患脑瘫的农村女性,入赘的丈夫,有名无实的婚姻,通过诗歌发现自我……这些情节与余秀华的人生轨迹高度符合。余秀华高三辍学后,在父母的安排下,招了一个上门女婿。介绍人说他比余秀华大8岁,后来才知道,实际上大了13岁。在余秀华的口中,这段婚姻从没带给她快乐,甚至被她形容成“青春给了一段罪恶”。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男孩,但这并没有给他们的婚姻带来转折,余秀华依旧厌恶丈夫。他们吵架,闹离婚,离不成就分居,直到2015年12月——余秀华拿出15万给丈夫才算离了婚。“2015年的时候,我有钱了,也不是很有钱,我的钱可以给他买个房子,我就给他买了个房子,这婚就离了,就是这么简单。”在央视《朗读者》节目上,余秀华这样说。

写小说辛苦但比写诗歌和随笔更过瘾

小说中的地名甚至连余秀华家乡的地名都没改。称这部小说是自传体,可谓恰如其名。余秀华自己承认带有自传体色彩,“但这个小说可以延伸的东西还非常多,至少可以再延伸三个小说出来。但是我现在还没有把它完整地想清楚,这里面包含很多,还值得继续写。”文学评论家王春林评价,余秀华能够在一部“自传体小说”中,从自己的残疾问题而推己及人地对生命存在的本体问题做一种深入的梳理与根本性究诘,本身就说明她的这部《且在人间》的思想触角已经由充满痛感的形而下日常生活书写进一步延伸到了对于生命存在的某种形而上的诘问与思考,其意义和价值显然不容轻易忽视。

虽然是自传体小说,但余秀华在小说中还是显示出不俗的才华来。尤其是细节刻画和情绪渲染上,显示出诗人对语言的良好操控能力。很多句子写得非常有诗意。而且,比起诗歌的隐忍克制,余秀华在小说中,比较充分直接地表达了她对残疾给一个女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因为敏感,尊严受到伤害带来的深度思考。而且她能超出自己的立场,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剖析整个状况,具有很深的悲悯气息。

写起小说的余秀华,坦言自己还是写诗歌比较得心应手,“因为有一种惯性在里面。有人问,我是一个诗人,为什么转型为一个小说家?我觉得,作为一个写作者不应该被限定在哪一个身份里面。文体是为题材服务的。当诗歌的形式不足以表达,我会想着随笔。当随笔和诗歌都不属于表达,就可以借助于小说。对我来说,写小说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但是比写诗歌和随笔,来得更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