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周大新《曲终人在》:大雁归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文剑  2019年01月17日16:29

一、唢呐曲《百鸟朝凤》寓意吉祥,神鸟凤凰凝结着人们对美好地强烈渴望,它也是周大新长篇小说《曲终人在》的一个重要象征和叙事载体。遗憾的是它并没有给作品带来某种令人欣慰的遐想。这可以理解。生活常常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样子,它会以特有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看法。普通人如此,令人艳羡的高官厚禄者又何尝不是,“高处不胜寒”的体验,后者更是洞彻心扉。这部作品就主要描写了省长欧阳万彤在面对不同利益集团时的诸种焦虑以及围绕权利种种与各色人等展开令人胆寒的矛盾斗争。他无疑是幸运的,农家子弟走到时代前台,主政一方,施展抱负,个人成功、家族荣耀。他又是不幸的,宦海浮沉中,妻离子散,遭遇背叛,至亲反目,寝食难安。甚至,临死前,人事纠葛依然在折磨与困扰着他,死后,对立者也不愿就此轻易放过他。他这一生有成功,有失败;他志存高远,也妥协让步;意在坚守原则,却时感力不从心。总之,因他的出现,我们认识到这个群体“高大背影”的另一面,我们以文学为媒介,透过现实的隔阻,触摸到他们脆弱、无助甚或绝望的心路镌影。

欧阳省长的全部遗物在作品结尾浮出水面。这些东西似乎没有传续的价值和留存的意义,但它却是盖棺定论的点睛之笔。遗物是一张《百鸟朝凤》简谱、一只飞过天空、离群索居的大雁图画和一份信件。它们构成了欧阳省长复杂又执着的情感表达,或者说,他的人生隐喻和潜藏于热闹官场表象下的生命体验,与这三件东西息息相关,它们统摄了他的人生走向。他的几次重要抉择,伴有它们的影子;他大悲大喜的诸种境遇,因它们而转变;他仕途生涯遭受的挫折,也是被它们所牵绊。他去世了,这些东西还是“矢志不渝”地萦绕在作品中不肯离去。它们属于欧阳省长个人,也可以说,它们属于很多人,良知不泯灭,它们就有长久存在下去的道理。

二、《百鸟朝凤》曲调张扬,大开大阖,热情奔放,它在作品中多次出现,渲染的心境却很不相同,成了解读欧阳省长这个人物的一条脉络。他去世前听的音乐会上有这支曲子,平时,司机会在专车里为他播放,他高兴了听、忧愁了也听,他爱它到痴狂,所以,他追悼会上响彻欢快的《百鸟朝凤》旋律,是他看透生死之举,也是他用戏虐方式完成与俗世的最后一次对抗。这曲子有他过去的影子和记忆。他命运的流向原本有另一种可能,这可以预见。一辈子在民间红白喜事上吹唢呐糊口,与教他唢呐技艺的师傅之女结婚生子,走完他既普通又波折的生命繁衍之路。可是,他没能与这样的、看似早已命中注定的生活轨迹“相遇”,他要自己把握命运,这是何等豪壮啊。当然,他聪明的头脑那时还难以构想出人头地是怎样的感觉,他的爷爷却早已把自己的仕途愿望“转嫁”到孙子身上。那些清贫、隐忍的日子里,这家人分明感到权力的威严,这与他们屈辱的遭遇有关,也隐约察觉,欧阳万彤或许就是改变家族羸弱的力量。权力成了家族的向往与兴旺的基石,它以素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面目出现,给欧阳万彤生命原初的启蒙。一旦他这个流淌在血液里的想法与自己的才华、渐趋明朗的人生抱负结合后,唢呐以及与之朝夕相伴的乡村生活、即将到来的爱情收获便自然都在他的目光之外了。

《百鸟朝凤》他吹的炉火纯青,与赵灵灵订婚时,两人唢呐配笙曲,如痴如醉。他不是吹,是用情来报答师傅全家,用爱来迎接幸福的喜悦。这份喜悦最后戛然而止,因他破釜沉舟地抉择。得到县长女儿的爱慕后,本能已告知或引导他不能对未来做出误判。其实,在考上大学那一刻起,他本就不属于这块土地了。和赵灵灵订婚,可看作他对生活赐予的这一切无奈且被动的接受,是年轻心灵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与纯真表白。当时机以爱情的形式降临后,他立即改弦易辙,试图牢牢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他处理上述感情问题是理性的,他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也没有流露丝毫攀附权贵之心,然而,他在整个事件中却掌握着主导权。比如,他读研期间,施计促成同乡魏昌山和高干子弟武姿的恋情,可窥见他借助婚姻改变社会地位的念头。通过魏武婚恋细节展现与心灵款曲“奏鸣”的深度描摹,既能洞悉欧赵恋情的虚幻面目,也能体会欧阳万彤对待县长之女的谨慎态度,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两人离婚。至此,我们发现,作家借助魏昌山来进一步塑造欧阳万彤,这是刻画人物的高妙之处。欧阳万彤没有以“负心汉”形象出现,作品便有了审美期待。这有别于一些类似作品的道德审判倾向,体现了作家人物塑造的尊严感和分寸感。欧赵爱情失败,两人是忧伤和悲情的,但是,她能体察他的苦心,他钦佩她的坚毅。生活继续着。两人各自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此时的欧阳万彤意气风发,待时高飞,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希望。没有谁会质疑这位青年人的进取心,他成了大家衡量个体成功的一个“标尺”。他有功利心,还很强烈,然而,这毫不阻碍他变为社会栋梁之才的愿望。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社会与人生、青春与价值、理想与现实等严肃问题以机遇和动力的曼妙方式,被他纯粹的情感“写意”及臆测后幻化为坚定的信念,谁也无法阻挡。

成功需要运气,更要付出代价。欧阳万彤仕途有艰辛,但不很坎坷。回顾他这一生,可谓官运亨通,从不起眼的县委秘书干起,官至副市长、市长,直至“爬”到省长位置,这是很多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他成功登顶。“登”比“爬”用词显得更为正规和文雅,可很多人还是喜欢用“爬”来概括与解读为官者的幸运,好像运气是决定这个群体升迁的唯一因素。事实并非如此。欧阳万彤尽管很幸运,但官职带给他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的束缚、压力,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这种生存状态与他的初衷可谓大相径庭。“少年不识愁滋味”。那年,他吹奏《百鸟朝凤》时,几多欢喜、几多期盼,一帆风顺的未来在远方等着他,当青春的热望化为现实的迷茫后,他发觉,激情和理想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世事艰辛,世事也难料。后来,他从《百鸟朝凤》中听出的是曲折、是辛酸,时过境迁,他两鬓斑白,可他还依恋这支曲子,曲子里藏有他青春的记忆,是他激情岁月的见证,也是他看清世相人心的慰藉。步入老境,这曲子对他越发显得宿命而神秘了。欢曲抒哀情,实是一种悲凉。不过,他坦然接受所有,他把那种呼唤自由、释放性情的率真给予在曲子里,把维护正义所带来的愤懑屈委化解在曲子里,也把生命最质朴、最高贵的赤子之心“封存”在了曲子里。《百鸟朝凤》是他生命的初音。

三、大雁是灵物,是道义的化身。大雁在作品中先后出现过三次,都与欧阳万彤有关。与赵灵灵订婚时,九长叔把他梦中的那一只大雁画了出来。第二次是在退休前,这只孤零零的大雁多次出现在他的睡梦中。最后一次是圆山寺法师解他这只大雁的梦。遗物图中,独雁是飞着的,有树林和云层相伴。其意境清幽、孤冷寂寞,给人月夜飞奔之感。单从画面入手,并不能解读出更多的东西,但是,结合欧阳省长的过去以及他表现出的理政才能、治世理想入手,大雁于他就不仅仅是梦中之物了,而是作家借以托物言志的审美载体,有“比德”的意义在其中。

官员欧阳万彤的表现如何呢。从这部条块式的作品中可以归纳总结出来。分析前,先来看这部作品的写作特色。它打破叙述的时空关系和人物塑造的完整概念,通过对26位与欧阳省长或相识、或有交集的采访对象,以他人眼中、口中的欧阳省长为着眼点来完成作品,读来既有手稿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味道,故事文本与佐证材料合二为一,又能多点多面多向度地刻画出欧阳省长的不同“面相”,且一直能将欧阳省长“环闭”在普通人中,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反观他的俗常人生,他就不仅是“高大”的,也是“可爱”的。另一方面,这些采访记录环环相扣又暗自背离,这种矛盾使作品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写意性成为可能。作家驾驭能力如呼吸般自然流淌。

一个人关注什么往往能见出这个人的品质与修养。欧阳省长关注的事情很多,大到国际战略,小到孩子上学,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然而,概括起来,不外乎民族和民生问题,这需要大的格局和眼界。“虽理一届政、但唤百年宁”可看作他的施政宣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生活几乎全部被工作挤占,即便有限的空余时间,他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考察,他心里装着政事,生怕有辱使命,他是国家这部大型机器得以正常运转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的形象正面而阳光。

金钱能考验一个人的底线和操守。欧阳省长被“贿赂”的事情经常发生,在直面利益诉求者时,他适当地给予对方关照就能换来丰厚的“回报”。这屡见不鲜。多少官员败给了金钱而身陷囹圄、令人悲叹。欧阳省长的前妻就因受贿致使家庭破碎,他个人也由此受到牵连。这对他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也促使他对金钱有了警惕。当然,他后来对金钱的克制不全因血泪教训,而是对邪恶势力的抵制,对权力意志的坚守,这关乎社会风气,也关乎民生百业。他明白自己的位置,他被拉下水,是个人的耻辱,也是家族的耻辱。

美色能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和定力。欧阳省长是有过艳遇的,比如和青年豫剧演员殷菁菁就有短暂的激情过往,不过,是“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她对他是感恩、仰慕和攀缘等情感混同交织后的依偎,他对她只是一个单身男人荷尔蒙的简单释放,当理智战胜冲动后,他即刻加以阻止,没有让“故事”朝着两性关系的边缘滑落,他本着对她的善意,保全了她作为一个女孩的完整。他也喜欢漂亮女人,这点他并不避讳,然而,他也切知两性的背面往往和私生活、迷醉、沦落等道德话题相互关联,其中不乏暗藏某种不正当的“交易”,故此,他慎之又慎,尤其在他单身后,他成功拒绝了一些爱慕者抛来的“橄榄枝”,对自我持有清晰的认知,这难能可贵。

对婚姻的态度能反映一个人的责任与忠贞。如前所述,欧阳万彤与妻子林蔷薇的结合有个人利益的考虑,可是,他做了林家的女婿后,非但没有受到林家的帮助,反而在“文革”中因林家遭受了不公待遇。考取研究生是他为前途寻求的一个出路,他找对了方向,从此,仕途道路“芝麻开花节节高”。官职的提升促使他由内而外的不断变化着,妻子却没有因他的变化而有任何改变,依旧是乖戾的性情,富家小姐的执拗脾气。他没有就此嫌弃她和她的家人,对她父母尽心照顾,对她也是百般爱护。他算是一个称职的男人。不足的是,他错把忙事业而疏于对家庭的付出置换为对妻子的无限溺爱与无原则补偿。比如在妻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要官风波里,他为了家庭和谐选择默许与支持。不管是对妻子还是对儿子,他说服教育少,放任自由多,这也是造成家庭悲剧的根源。与第二任妻子常小韫关系很融洽,他给她展现出更多的是成熟男人的魅力与“味道”,没有表现自己丝毫的优越感。把继女视为己出,关爱备至,使爱妻感到暖意,他有大男人的胸襟。

交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视野与情怀。纵观欧阳省长的朋友圈,知己诤友多,官员朋友少。这是一种讯号的传递。他要破除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陋习,呼唤风清气正、百善恒流的官场生态环境。这又谈何容易。魏昌山就是一个例子。通过婚姻他步入军界,没有走弯路,也没有遍尝普通人打拼与奋斗的艰辛,没几年便位居将军之列了。按理说,这个农民的儿子应惜福、知敬畏,然而,与职务“飙升”相伴的是欲望的极端膨胀,金钱、美女、美酒成为他的日常,职位成了他谋利的手段。他理所当然的、充满世俗气的富贵论调,也全是欲望的衍生之物。他这些,欧阳省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苦苦劝说未果并引起对方怀恨后,他决定与之决裂。作家没有把欧阳省长塑造成魏昌山的反面,以显示正义、崇高、刚直、伟大等精神气质,而是深度挖掘人在特殊环境下的主观性及与之相适应的动机,这是认清人从而理解人的关键。要注意的是,欧阳省长劝说时,不是上纲上线的党性衡量,也不是借题发挥的自说自话,他是感同身受的规劝,意在保户对方。二人绝交,是欧阳省长自保的结果。以此观之,欧阳省长的正义来自个人修养,出于官员身份,也有个人职业安危的考虑在里面,是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当然,这更符合一个人真实的心理,作家写的是“活着”的人,不是符号化或概念化的人,这是作品塑造人物的又一特点。

自律的人通常具有克制、包容、谦逊等品质。欧阳省长面对不同意见时能做到俯身聆听,面对批评指责时能及时反省,面对危及群体安全的事件时能迅速介入。他视原则为法度,勇于坚持己见,不逾矩。他有党纪和国法意识,这不仅是他的“护身符”,也是他决策与施政的“基石”,尽管这块“基石”常常被无处不在的私欲所撼动。可以说,他既要在鱼目混杂的市场经济潮流中保全自己,又希望能实现自我政治主张,后者是其终生的追求。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对于“一方诸侯”的省长欧阳万彤来说也是必须直面的事情。这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刻。自律习惯与个人抱负融合为对本心的坚守,即使为此开罪了同僚、驳回了上级情面,这些能决定或左右自己命运和前途的人他也在所不辞。不流俗,势必被孤立。他如何能不知这点,他“明知故犯”地走到了它的对立面,当然,他付出的代价也是沉痛的。此刻,让大雁图在脑海缓缓铺展,它是一段任人评说的故事,一种艰苦卓绝的精神抵达,一个人给予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情感告慰。他成了作家理想人格的寄托与遥望。

四、第三件遗物最不普通,它是一份恐吓信,读着很惊心。这份信倒没有使用太多威胁词语,但它是“深刻”的,充斥在字里行间的强势地痞气以及对政局、时局自信、老道的掌控能力告白,我们不难猜出,它来自被上层权力笼罩的强大黑恶势力,一个官商勾结的庞大利益集体。这股势力在暗处盯着他,伺机而动。

这份信很短,信息量却很大。首先它揭示了欧阳万彤任省长后处身的工作与人际环境,即同僚的挤压裹挟黑势力的胁迫。其中原委错综复杂,简言之,是他触动了对方的核心利益,这点要客观分析。作为行政一把手,他对同僚总体是宽容和鼓励的,这是职位赋予他的角色担当,也是团结班子、奋力工作的迫切需要。当然,作为有思想的、实权在握的执政者,他有个人好恶并或多或少表现在对同僚的态度中也属正常,他的好恶大体上能以正义为标准,尽管如此,也容易树敌并导致权力间的“博弈”,由此,他工作被掣肘,个人被算计也就是意料中的事情了。信件对整部作品具有“纲领”意义,欧阳省长因工作不快的种种过往,在这份信中得到了概括和印证,这又成了作品一大写作特色。区别于一些反腐作品名目繁多的权力游戏和花样翻新的厚黑技巧,这部作品忽略了对权谋的刻画和反面形象的讨伐,它从人心出发,从人对权力的认知入手,探求人心和权欲的思辨关系。进入作品,你会发现,无论是贪欲纵横、不知反省的魏昌山,还是后台很硬、飞扬跋扈的省委副书记秦成康,抑或投机官场、小人嘴脸的商人简谦延,这些人都可圈可点,值得批评。可是,这些人从始至终都认识不到自己是在干坏事,利和欲蒙蔽了他们,抱着有人撑腰的心理,即便违反了法纪,他们也心安自在,存有侥幸,把不当利益视为权力合情合理的派生物,是自己应得的部分。所以,他们在欧阳省长面前就多了一份“底气”,在面临质疑时,也就觉得被无端刁难,看不到也不愿看到问题的实质,对于阻碍自己的人和事,会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打击报复。塑造负面形象,作家也同样给予人性的色彩和温度,这些人就泛着生活化的气息。基于此,我们发觉,官员其实处身庙堂之上,却也在江湖之中,他们是凡人,但他们会受到更多的诱惑,故此,不断提高觉悟水平是其终身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可叹的是,有多少人主观上自我放弃,沦为权力的“囚徒”。作品反观权力,开出药方,重点强调了官员修心的重要性。

其次,这份信破解了欧阳省长辞职的谜团。欧阳省长辞职一事曾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波及到全省很多地方。可以说,他的真实生活状态及作风做派是围绕辞职事件来展开的,作家将这个疑问凸显出来,带领读者本着“问题意识”开始了探秘之旅。外界对此是众说纷纭的,但可以肯定,他是被动的,他心有不快甚至是感到压力巨大。压力来自哪里,他妻子说出实情。一是亲戚、朋友、同学索取的压力;二是要满足一些上级的索取;三是同级别官员想交换利益的压力;四是要留意一些老板的亲密接触;五是要小心那些跑官的下属;六是要小心班子里意见不合者的挤对。这些蛛丝马迹在作品中俯拾皆是,欧阳省长生前的司机、秘书、挚友及同僚等也都结合自己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并依据常识经验猜测他辞职原因,原因各不相同却各有侧重。有的惊心动魄,比如司机回忆他的两次凶险经历,险些要了他的性命,这显然是有幕后“导演”的。有的险象环生。比如秘书回忆他是如何顶住上级压力坚持己见,如何为了省里交通事业发展戏弄并拒绝了京城贵公子承包工程的要求。有的威逼利诱。比如同僚回忆,在处理一起涉及省内领导直系亲属贪腐案中,他不为对方厚礼所动,结果收到一颗金灿灿的子弹。这真是“高处不胜寒”。如果把很多人放到欧阳省长的位置上,是否也能承受这种心理压力呢。

其实,欧阳省长辞职与上述原因都有关,也都无关。他虽有顾虑,但不至于被吓住,他对自己是充满信心的,对正义必胜的理念也从未动摇过。他辞职的动机可能源于这份信,他所说的、因种种压力产生的“无力感”被这份信爆破般地强力“唤醒”并集中印证了,这使他心生凉意。问道圆山寺智贤法师可见出他思想变化的端倪。一方面,仕途忧患令他由叵测人心进而感知人生虚无,另一方面,个体苦难令他从观照自身进而明了生命无常。辞职未果,他继续履职,继续卷在毫不停歇的人事纷争中,依然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是,他现在处理的是工作,也仿佛是悟对着千古皆然的人心。顿悟是智慧获取的喜悦,而他的顿悟过程则伴随着巨大悲痛,令人不忍。

最后,这份信为人们认知权力提供了有力参考。权力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它以人民利益为目的并受人民监督。信中,“这个省不是你的!它很有可能是我们的,当然,名义上还是属于全省人的!”这句叫嚣几近猖狂,震惊视听,这不是作家为故事而无中生有的臆测,它有现实的影射。关于权力,欧阳省长生前是有过论述的,大致概括如下。中国官员的权力很大,尤其各地一把手,即便他是一个混蛋,除了上级谁对他也没有制约的办法;官员自我约束很重要,官路上有很多陷阱,没有太多人给提醒;官员在百姓眼里是道德指南,为此,很少有人去监督他们;升官就要发财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对大众尤其是官员的价值判断不容小觑,会让他们因此放松警惕;官民原本就有隔阂与矛盾,官员一旦落马,再也不会获得信任与声誉,他们可能会生不如死。这些论述是中肯的,可有的人偏偏要铤而走险,踩踏红线,如何防止呢。欧阳省长同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限制权力。他从政以来,对此是有过改革的决心的,想从权力外围着眼,发挥行政手段的震慑作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给权力四周砌上围墙。他从自身做起,让违反原则的人事动辄得咎,然而,他越是铁腕治理,越是深感疲惫。工作成了埋藏个人恩怨的“战场”。

由个人恩怨他想到世间苦难,这是他最后一次圆山寺之行的目的。这次,他由社会治理的大问题转向了对生存苦难的留意,由礼佛的芸芸众生窥视到私欲的无处不在。有私欲就会有痛苦,它是苦难的根源。至此他看到了腐败滋生的土壤,私欲。人都会有不合理的欲望诉求,包括欧阳省长个人,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困厄皆由私欲助推,所以,对私欲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官员阶层更要引以为鉴。权力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私欲是权力的宿敌,它会捆绑人心,也能驾驭权力,任由其发展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其实,破除私欲的过程也是靠近真理的过程,需要坚忍不拔的求索及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这个布满荆棘的旅途,欧阳省长是没能走完的,但是,这位跋涉者的“背影”却被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学史的长廊里,被人们长久的缅怀。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跋涉者接过欧阳省长的“接力棒”,书写自己与时代的故事。

当前,人们对权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权力监督的渠道也多种多样,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但不可否认,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会更多元而复杂。权力需要规范和监督,权力健康运行也需要人心的光明与善意,这是《曲终人在》这部官场题材小说告诉我们的精神主旨,唯有如此,腐败从本质上才能得到遏制。值得注意的是,作家认识到社会生态如空气一样,对每个人都有影响。阮若的故事就说明这点。他是老实软弱的人,妻子被时任县长的欧阳万彤下属玷污后,欧阳万彤在听取下属一面之词、固执的信任下属清白后批评了他,造成这对夫妻的自杀身亡。欧阳万彤至死都不知道,妻子常小韫便是阮若的亲侄女。她凄惨离奇的身世是欧阳万彤一次不当权力使用的结果,他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家人。这个典型事件令人反思。

欧阳省长离去了,他的生命却没有终结,任后人评说,或任后继者仿效,这是作品的力量,或者说,是人格的力量。大雁归来,是为了寻找春天。春天在哪里,它在人的心里,它给人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