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最快的是刷屏 最慢的是读书

来源:《大河报》 | 乔叶  2019年01月16日08:33

说到读书,我谈一点浅显的看法。读书要先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读书”。我们通常意义上说,一个孩子读书不错,指的是一种学习状态,其实是和文凭有关系、和学历有关系、和分数有关系的。从小学、初中、高中,我们在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上提到的读书,大概是这个意思。还有一个读书概念是摄取知识。工具书跟我想谈的读书也不太一样。工具书延伸到当下,比如股票书、炒基金书、公务员考试指南,这些都属于实用性非常强的读书。我把这些读书都看作是功利性阅读。这个功利性阅读是不含贬义的,是中性的。现实生活中谁也离不开,是很有必要的。

但有的功利性阅读,我觉得是要警惕的。比如鸡汤类的和成功学的书,这些书往往销量非常大,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讲着许多貌似智慧的道理,尤其是青年很容易被这些书蛊惑。我觉得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些书里的话,看着很有道理,这道理却只在一个表面,是非常单薄的、狭隘的道理,表达的是非常简陋的“三观”,这些道理往往是某人在某时某刻因为某件事情所产生的,是不可复制的,很难成为你的人生营养。

我想跟大家建议的,是对于现在青年朋友、大学生朋友更有意义的读书,大概是无用的读书,就是非功利性读书。用几个词来概括,大概就是慢阅读、深阅读、经典阅读。这个针对的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如今经常听到批评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的声音,其实我觉得科技如此发达,手机如此普遍,这种阅读方式的盛行也是必然的。它有自己便利的地方,比如之前需要各种工具书查的内容,现在手机上都可以查得到,它可以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来共享知识和传播信息。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建立读书会、读书群,等等,这些虚拟的社群空间,可以让大众很便捷地探讨各种问题,这对当下社会也有着积极的建设意义。

但网络阅读这种便利的另一面,就是伤害了人们深阅读的能力。不再让你对于阅读有耐心,也不再有严谨性,让你的阅读容易浮光掠影,你的思考力在无形之中就受到了损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很多人很害怕沉默,沉默意味着什么?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要面对自我,很多人很难和自己相处,没有面对自我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很爱发言,但他们的发言不是自己想说的,是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这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慢阅读、深阅读、经典阅读就显得特别重要,其实这三者是一回事,经典阅读本身就必然意味着慢阅读和深阅读。而经典阅读,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其实就是文学阅读。

经典为什么被称之为经典?所谓经典,不是一帮人命名出来的,其是千百年来的读者、一代代的读者检验出来的。经典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所有人的人生,比如《红楼梦》,你20岁读,等到40岁、80岁再读,它能一直包容你,一直跟随你成长,你读着读着就会发现,经典永远比你大,你永远活得比经典小。在经典中,你每一个年龄段都能汲取到营养,它可能不会立马变现,让你很快升职加薪,让你买车买房,但它是慢工出细活的一个过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让你精神世界的宽度、高度和厚度得到有效扩大。也就是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所谓的无用的书,往往有大用,有着最大的大用。

最快的是刷屏,最慢的是读书。最有意义的,可能也是读书。读书不仅是读书,读书意味着思考,读书意味着内心,读书也意味着你未来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物质生活相比,精神生活的质量也许具备更本质的重要性。所以,在此,我诚恳地建议大家,请多多地去慢阅读,深阅读,经典阅读。请你在每一天或者每一周,有那么一段时间,一小时也好,两小时也好,关掉手机,认真读一部经典,通过对经典的逐步深入和细致理解,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你会知道,这种努力是值得的。

(此文是乔叶在河南思客举办的第四届年会上的即兴演讲,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