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海派电视剧《大浦东》展现金融改革风貌

来源:文艺报 |   2019年01月09日07:22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该剧讲述了上海浦东洋泾老街的三代人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故事,再现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时代变迁。与会专家认为,电视剧《大浦东》在举国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节点,由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标志着现实题材海派电视剧的强势回归。

作为浦东开发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浦东新区第一任书记赵启正表示,电视剧《大浦东》使他倍感亲切,该剧对记录浦东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他谈到,浦东开发是艺术家创作的富矿。人的升华是浦东开发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成果。《大浦东》聚焦浦东开发进程中人才的培育涌现、农民的转型成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自信,视角独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电视剧艺术作为时代的号角,最能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尚,绝不能放弃站在时代潮流前端,敏锐地捕捉具有标志性意义和代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成果的题材。该剧开掘了浦东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第一桶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表示,浦东开发、开放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全局、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该剧选取的题材不是地域性题材,而是一个重大历史题材。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浦东开发是改革开放40年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其巨变背后承载的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电视剧《大浦东》的题材选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对浦东大开发的影视呈现,能够让观众从浦东这个典型样本中重温和回味改革开放40年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行业设定到性格设定,都充分体现出个人奋斗与时代、国家发展的休戚与共。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认为,只有深入生活,走进改革开放第一线、经济建设最前沿、社会生活的最基层,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群众生活,与群众的需求接轨,才能不断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大浦东》赢得广泛好评,充分说明该剧从金融改革的角度聚焦变迁,讲述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人物成长与时代休戚与共的故事是成功的。《大浦东》总出品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谈到,很多主创人员都跟上海的城市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就是在这座城市成长起来的,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这部剧既表现了这座城市3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又回归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浓浓的烟火气息。与会专家谈到,《大浦东》的重要意义在于掀开了金融改革的面纱,从艺术角度反映了金融业在国家改革开放中所扮演的角色,填补了金融领域影视作品的空白。该剧对历史脉络的精准记录和历史变迁、人物命运的鲜明刻画,已然具备了史诗品格。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该剧在呈现海派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更具有难得一见的国际视野。剧中塑造的三位金融才子在大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以及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起伏历练,都展现出了浦东初创过程的艰辛。 (小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