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感谢父亲

来源:南方日报 | 王继怀  2018年11月07日16:20

父亲快70岁了,村子里像他这年龄的人大多不干活了,要干也只是种点供自己吃的菜地而已。但父亲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不但种了自家的地,还把邻居家不种的地也要了过来种。

父亲是种庄稼的能手,曾被乡亲们选为村小组组长。那几年,他带领的小组每年粮食产量都在乡里遥遥领先,还被评为乡农业生产先进代表,现在说起这些他都很自豪。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父亲认为种好庄稼的同时,有门手艺会比较好,于是拜了邻县一位很有名气的木匠为师。尽管那时他已经30多岁了,但凭着勤奋好学和认真勤快,他的手艺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都喜欢请他去做木活,方圆几十里很少有人不知道“王木匠”的,我们村里有很多房屋都见证了他的劳动。

读书不多的父亲深知自己在事业上不可能有太大的成就,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和心血都寄托在我们兄妹身上。父亲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启发我们,其中有一个他改编的“三个女婿拜寿”的故事,令我记忆犹新。话说从前一户人家有三个闺女,相继出嫁,大姑爷、二姑爷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三姑爷是个木匠。三个女婿去拜寿,岳父岳母和大姑爷、二姑爷都看不起三女婿。后来,三女婿在夫人的鼓励下,发奋读书,考中了文状元,后来再到岳父家拜寿,就没人敢看不起他了。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了知识,才能受到别人尊重。他常跟我们兄妹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我们多学点知识,将来能有出息,这样他干活也就不觉得累了。小时候,听父亲的话似懂非懂,但在他的督促下,我始终发奋读书,奖状贴满了墙。

父亲为人老实本分,从不耍滑头。记得上初中时,有一次,我跟父亲到集市卖菜。别人家的菜都是水灵灵的,新鲜诱人。相比之下,我们家的菜显得土头土脑。但我们家的菜一天下来还是好好的,而别人家的菜经过太阳一晒,下午有的菜叶就变色了,有的甚至还烂了。买我们菜的多是一些老顾客,从不议价,而且从早到晚都有人光顾。相反,别人家的菜到了下午就少有人问津了。我问父亲这是为什么?父亲说:“只有老顾客经过长久的打交道,才知道我们的菜好,货真价实。”我说:“这就是我们家卖菜的技巧吗?”父亲说:“这不单纯是卖菜的技巧,也是做人的原则。不论做人做事,都不要耍花架子,只有展示真实自我才能长久。”人生如卖菜,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都牢记父亲的卖菜哲学。

父亲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我参加工作第一年回家过年,回家前父亲打电话要我带些糖果回去。当初我以为是要准备年货,但当我把糖果带回家后,父亲却把它分成一袋一袋,并带着我一家一家地去拜访院子里的邻居。在彭大伯家,父亲说:“当年,你们要读书,彭大伯家竹山里的竹子都给我们用来造纸了,你要记住大伯的恩情。”在张大爷家,父亲说:“你们读书时,大爷没少借钱给我们,这个恩情不能忘。”在王叔叔家,父亲说:“你们要读书,家里农活忙不过来,王叔叔帮了不少忙,这恩情要记得”……受父亲的影响,直到现在,我每次回家,都要到邻居家一一拜访,并捎点小礼物,表达谢意。我能知恩图报,常怀感恩之心,对人包容友善,工作从不算计,这些都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

现在,我们兄妹都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曾多次商量要把父母亲接来城里住,但父亲每次都说:“在农村生活很好,也习惯了,来城里反而不适应。”我心疼地说:“爸,您不要太累了,干这么多活有什么用呢?”父亲说;“现在干得动,就多干点吧。”母亲说:“你爸是闲不下来的,你看今年玉米都收获2000多斤,谷子也是几十担,还养这么多牛、猪、鸡,每天晚上十一二点才睡,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了。”听父母讲这些时,我眼里不争气地噙满了泪水。

从老家回到城里,脑子里总是浮现出父亲的身影,夜深人静,望着繁华都市的霓虹灯,我毫无睡意,特写下这些文字。感谢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