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赌棋

来源;新浪博客 | 陈永胜  2018年11月30日07:59

权卫平,矿务局大院长大的,也属于“高干子弟”。父亲是老干部处退下来的,其父爱好下象棋,据说水平还很高。

权卫平自幼并没有特意跟父亲学棋,只是看父亲和别人下棋,耳濡目染,加上其极有悟性,记性也好,棋力也非一般人能及。

但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权卫平是个象棋高手。

他经常一个人在屋里研究棋谱,什么《橘中秘》、《梅花谱》都烂熟于胸。

可是下棋也不能当饭吃,还得工作。十九岁那年,权卫平到了矿上,当了一名机电维修工。

老权是毛泽东时代的干部,极正真。有人给老权说,你就那么一个儿子,给矿领导打个招呼,别让孩子下井了,挺危险的。

可老权求人的事做不来呀,也没为儿子的工作找关系。

权卫平对他爹的安排,内心是崩溃的。

眼见小时候的伙伴,不是上学就是当兵走了,参加工作的也都比自己的工作好,虽说自己上学不行,但自己的爹总得给自己的孩子谋条好出路吧,可是下个煤矿是什么好出路?

权卫平深深体会到了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不中儿笨蛋。

和许多人的认识一样,他把问题归结到“血统论”上。

维修工就是维修井下电器设备的,是技术活。谁能早点把老师傅的维修技术学到手,那可是香饽饽,到哪都不怕,区队都争着要。

对于学技术,权卫平起初还是很上心的,时不时给师傅买两包烟抽,师傅觉得这小伙有“前途”。

但老师傅的一些绝活是轻易不教的。

权卫平爱琢磨,心眼也挺多,有时给师傅下套。比如,一台设备出问题了,他找不出毛病,虽明知不是这地方的事,却说是这地方出了问题。还跟师傅打赌,谁输谁请客。

师傅果然上当,说小子你还嫩的很呢,还跟我打赌?于是,亲自动手示范,过程一览无遗。

权卫平是输了打赌,却偷学了技术。

这样一对比,其他人年轻人的差距就出来了,他们都是模仿老师,老师怎么教就小徒弟们就怎么做。

有次,井下开关坏了,这帮小徒弟鼓捣了半天,找不到毛病。想起师傅教的“绝活”:对着开关猛烈拍打起来,可是不管用。这时,师傅过来了,对着开关“嗵、嗵”踢了几脚,说也奇怪,开关正常运转了。

徒弟们就问怎么回事,师傅回答:“你,你们踢的轻”……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师傅之所以在队里说话有分量,那是有资格的,队长也让他三分,毕竟矿上的设备运转还是指靠人家的。

但有一回,老师傅与队长闹了点别扭,井下设备坏了,他“拿架”,推脱有病下不了井。

队长犯了愁了。有人说让小权下去试试。队长将信将疑。权卫平便下去了,不消半个时辰,设备修好了。

从此,队长对权卫平刮目相看,十分器重。

老师傅的位置却日益被边缘化了。

以后,每当有人谈起权卫平,老师傅说:“这家伙诡的很,有点不地道”。

队长说:“他要是好好干,这队长也没我什么事了。

那时的工资低,一个月才一百多块钱,权卫平平时花钱也是大手大脚的,这些钱根本不够用,他就时常琢磨:干点啥能挣钱呢?

权卫平有一铁哥们,叫杨军,两人是发小,也是一起参加工作的。

说起赌棋的事,始作俑者应该是杨军。

杨军有次从市里回来,说有一小青年在街上下彩棋(其实就是赌棋),一上午赢了好几百块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权卫平一想,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还得下井,赌棋能挣那么多,是个好路子。

想归想,但还是得找人先验证下自己的棋力。

找谁呢,他想到了老葛。

老葛何许人也?老葛曾是矿务局的象棋冠军。

退休后没事,经常在家门口下棋,也成了矿上象棋爱好者的据点。

老葛下棋很“嚣张”。最讨厌别人给他参谋或者指挥。

有旁观者可能看到一步好棋,就会急得大叫:“这样走,这样走”!

可老葛蒲扇般的大手一挥,说:“甭吭气!不懂棋,别瞎吵吵”!

噎得众人好没面子。

既使是再好的一步棋,他是坚决不走,众人只好转而帮助对手,共同对付老葛。

所以,老葛不是跟一个人在下棋,而是一直在跟一群人下棋。

既使是跟一群人在下棋,也鲜有败绩。

有时也会输棋,只要大老远的听到众人的哄笑,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老葛输棋了。大家伙才算是发泄了对老葛“拒听”的怨气,揶揄老葛:就这水平还矿务局冠军呢?

气得老葛直瞪眼。

这天,杨军找到了老葛,说有个朋友想和你切磋一下。

老葛说行啊。杨军便把权卫平领了过来,老葛见过权卫平,但真不知道他会下棋。

俩人便在屋里开始了对奕,杨军旁观。

下了大概七八盘棋。

老葛是一盘不赢,一和难求。

最后,气得老头掀了桌子:“不下了,不下了”!

失态后的老葛,以后见了权卫平就躲。

权卫平、杨军俩人开始策划、操作赌棋的事。

杨军嘴皮子能说,而且也有派头,便充当权卫平的“经纪人”。负责物色棋手,联系业务。权卫平负责下棋。

杨军物色的第一个棋手,是外矿的一个中年人,棋艺了得,远近很有名气。

也爱赌棋,逢与别人下棋必挂彩。

附近下棋的高手,都认得此人。

权卫平藉藉无名,通过杨军一介绍,对方很爽快的答应了,一盘五十元计输赢。

毕竟第一次赌棋,权卫平比较谨慎,求稳,兑子较多,头两盘下成了和棋。

后逐渐放开,攻势凌厉,对手几乎无招架之功,大深秋天的,黄豆般大的汗珠挂满额头。

不过,棋风很好,输了就默默掏钱,一句话也不多说。

几近天亮,结束战斗,对方输了一千多元。

一千多元,这可是当时一个工人半年多的工资。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连权卫平自己都有点蒙圈:他妈的,挣钱原来这么容易!

他开“窃”了,大有“悟今是而昨非”的感觉。

于是俩人天天骑个摩托车,满世界的找人下棋。

他也无心工作了。在队里弄个开水泵的工作。有“业务”了,他让其他人替他上班。

再忙了,索性请假。

一来二去,队长也急眼了,说:“这家伙太没正形了”。

那时管理也松,上面也没人问,队长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挑战的人员越来越多,权卫平也渐渐积累了名气。

那个阶段,他为了挣钱,什么人都找。

只要听说哪个企业、单位举办象棋比赛,前三名的,他是不会放过的。

有的人不愿意下彩棋呀,杨军就上场了,先恭维对手,然后提出挑战,最后是激将法。

言辞温婉、柔中带刺;操作手法之娴熟,渐至炉火纯青之地步。

几乎无人不中招。

有时,也很无耻。实在找不到对手了,就去找象棋辅导班的老师,相当于“踢馆”。“踢馆”相当于“掘人坟墓”。

得意自有失意时,一山更比一山高。

人才的发挥,在于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突破了这二者,必败无疑。

有次,市里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象棋比赛,云集了各个省份的专业棋手。

机会难得,权卫平决心“会会”专业棋手。

象棋赛结束的那天晚上,权卫平通过举办单位的熟人找到一位棋手,说明来意,态度很诚恳,因为他也知道专业棋手肯定是有顾虑的,轻易不会与业余选手下棋。

由于是举办单位的介绍,棋手欣然同意,说:“我也很想和古城的棋迷切磋下”。

于是,两人开始对垒。权卫平是铆足了劲啊,发挥自己的进攻特长,猛攻对手。

但对手应对自如,似闲庭信步,而且行棋飞快,自己的一招一式仿佛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种“别扭”的局面,致使他处处受制,有力使不上。

用他自己的话讲那叫一个“憋屈”。

三盘棋过后,结果不言自明:对方兵不血刃、波澜不惊的取得胜利。

最后,专业棋手提出忠告,说:“业余棋手也挺不容易的,但爱好就是爱好,是不能当饭吃的”。

棋手的话意味深长。

权卫平呆立了半天。

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赌棋。

后来,听别人说他辞了职,去市里做起了生意。

再后来,我也没了权卫平的消息。和大伙一样,我也想知道权卫平最后的命运走向。但是,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有人说:世间的人和事,幂幂之中自有定数,又何必探个究竟。

我觉得很有道理。留下个念想,也是一种挺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