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武功礼馍

来源:文艺报 | 杜晓辉  2018年11月21日07:01

陕西省武功县盛行礼馍。礼馍,俗称花馍,以造型饱满、花型多样、工序考究、口味酥软而成为当地人在节日庆典中用以相互赠送、表达祝愿的传统礼品。

武功礼馍始于哪个朝代没有记载,但从苏坊出土的陶制的蒸煮器来判断,我们的先民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用陶制器皿蒸食的智慧。这个习惯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才形成了今天民间厚重扎实的蒸做礼馍的工序。蒸做礼馍,在武功县同样历史久远,民间有这么一句顺口溜,“一天三顿饭,不离馍和面”,这恐怕与武功土肥地美、适宜稼穑有关。

武功礼馍大致分为祭祀和祝福两类,五六十种花型。祭祀类礼馍以花鸟鱼虫、水果、蔬菜为主,表达对神灵和先祖的敬仰与期盼。祝福类礼馍以十二属相及人物为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巧妇们用一双双灵慧的手做出了细腻精美的各式礼馍,传递了武功源远流长的乡风民俗。

武功礼馍的制作工艺严谨而复杂,选料、和面、发面、揉面、造型、装饰、蒸馍、火候等工序都很讲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巧妇们在制作时,先将早已发旺的酵子倒进选好的优质面粉里,与面搅和,把搅好的面团放到热处,等到面发起来后,才开始在案板上继续揉。揉面是个功夫活,要把面团揉到三次以上,直到面团光且硬,没有蜂眼窝,面才算揉好了。然后将揉好的面团,按照要做的花型的大小,切成相对应的小块。蒸祭天、祭地、敬神和祭奠亡人用的礼馍,一般面团在一斤左右,蒸出来的礼馍大气、体面、好看。蒸贺寿、添丁、上梁、娶媳妇的礼馍则少些小些。因为在人们心中,亡人为大,天地为大。其实,也无需计较礼馍的大小,只要出锅的礼馍饱满、光亮、耐看、无瑕疵就行。

巧妇们将面团分切均匀,称足分量,揉光圆好,然后拿出木梳、剪刀、镊子、锥子、筷子等工具,根据需要做出不同花型的礼馍。只见面团在她们的手中或捏、或剪、或搓、或揉、或掐、或盘、或挑、或钩,然后再配上红枣、核桃、豆子、橘皮、葡萄干等作料,各式礼馍的雏形顿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入锅之前,巧妇们还要为这些“动物”们插花上油,涂色打扮,这是入锅前的最后一套工序。

待将礼馍放入锅内,早已经烧热的锅底又是一阵急催的火焰,等到热气从锅的周围转圈冒出时,定时看表,半个小时之后,再用文火催熟。这样,蒸出来的礼馍表皮干净亮堂,也没有因停烧而导致蒸馏水浸坏了馍皮,形成斑痕窝点。烧够时间,揭盖提笼,此时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鱼馍、虎馍、鸡馍、佛手馍、寿桃馍、石榴馍、枣馍、柿子馍、龙凤馍、鸳鸯馍、麒麟送子馍等,便洒洒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不尽口舌生津,食欲大开。

在武功民间,大凡女儿结婚头一年,娘家都要为女儿追节。去时,带上12个红枣礼馍,每个礼馍上面压着一个泡得发胀的红枣,寓意女儿早生贵子,生活红火。小孩子满月,姥家会送来龙凤礼馍或虎头礼馍,意为“龙凤呈祥”、“兽王驱邪”。女儿坐月子回娘家住,10天后婆家人去看孙子,为孙子蒸个缰绳馍,见到孙子后用五色线将馍拴到孙子脖子上,又叫红线拴骆驼,寓意是希望孙子在神灵的保佑下能够像骆驼一样勇敢顽强、健康成长。端午节时,姥家为外孙送馍,上面饰有鱼和莲花等。馍有烙的也有蒸的,烙的寓意吉庆有余、幸福花开,蒸的寓意外孙白白胖胖、健健康康。

而遇到白事,礼馍同样少不了。亲戚都要提上礼馍在亡人下葬的前一天下午去吊唁,参加第二天的安埋葬礼。一般来说,礼馍大且上面盘有龙或饰有凤的,为丧男舅家或亡女娘家的献品。子女们则为亡父或亡母做佛手或玉枝样的特大礼馍,以示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其他亲戚则做五兽、蔬菜之类的礼馍,表达缅怀之意。

武功礼馍,凝聚着古老的礼仪习俗,它是武功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表达方式,是他们传递人生态度、凝聚亲情友谊的文化大餐。礼馍、礼馍,因馍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