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上海翻译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

来源:文学报 | 傅小平  2018年11月08日10:44

日前,上海翻译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译文社引进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为国人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滋养。1978年初,《斯巴达克思》成为中国在历经文革以来的思想禁锢后,首次公开发行的世界文学名著。1980年,《简·爱》的发行又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启蒙了许多女性的现代意识。此后,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读物陆续出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收入希腊作家荷马《奥德修记》等近150种名著。1985年12月,上海译文社推出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代表作《人论》,在学界产生强烈反响,助燃了80年代中国新一轮“文化热”。而收入这部著作的大型丛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前后推出55种,《心灵、自我与社会》《时代的精神状况》等名作成为几代学人的重要学术参考,其影响绵延至今。

1986年3月15日,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上海翻译家协会正式成立,令沪上的翻译界人士有了自己的组织和合作交流平台。自协会成立以来的三十余年中,旗下近七百名会员共译介了近两千部经典名著和畅销文学。这其中,草婴、任溶溶、郝运、陆谷孙、马振骋、郑克鲁、钱春绮、吴均陶、王智量、薛范等一批知名的上海翻译家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获得众多国内外政府及相关机构授予的荣誉奖项。

除孜孜矻矻地坚持翻译实践外,上海的翻译家们还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以多种形式服务社会。“金秋诗会”作为上海翻译家协会历史最悠久、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品牌活动,迄今已经举办了26届。该协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外国文艺》杂志还共同推出了文学翻译竞赛,举办十五届以来,发掘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译者。除了英语外,十多年来,该竞赛还相继开辟了法、德、俄、日和西班牙语等语种的比赛。该协会与该杂志及长宁区图书馆、杨浦区图书馆等单位合作推出“外国文学进校园: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系列讲座等各类公益文化惠民活动。该协会还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穿越时空 激荡心灵——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中外优秀的经典翻译诗歌。

为打造学术平台,在上海市文联的支持和关心下,国内第一份以宣传翻译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为主的双语、彩印专业刊物《东方翻译》问世。自2009年9月创刊以来,每年发行六期,内容涉及对国内、国际的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的学术研究与翻译批评,受到了业界及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东方翻译》还适时推出英文专刊,成为国内首家向国外译学界展示中国翻译研究前沿成果的翻译类期刊。

近年来,该协会还举办了多项独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策划的“东方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主义经典翻译多媒体音乐表演朗诵会”等,积极架起高雅艺术与普通大众之间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