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韩进《杜鹃花开》:童年的杜鹃花

来源:光明日报 | 徐慧莉  2018年11月04日09:06

《杜鹃花开》是一部用散文笔法创作的、带有作者自传性质的童年小说。作者韩进以桐城老家山水空间以及亲近人物为线索,描写了他童年时代的山、水、老屋、父母亲人、老师乡邻、儿时伙伴,简朴的文字,饱含深情,娓娓道来,充满诗情画意,飘溢淡雅花香,有着浓郁的抒情风味。

历史感和文化味

作者的童年是在故乡桐城度过的,“桐城派”的血脉代代相传,自幼浸润于桐城文化的熏陶,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的深情热爱。家乡的山水——蛇山、投子山、龙眠山、境主庙、紫来桥、龙眠河,伴随着作者成长,成为作者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作品中很多关于桐城的民间传说故事,以父子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已经化为桐城人的文化血液。一部《杜鹃花开》写的是作者个人的童年过往,却浓缩了千年桐城的历史文化。父母讲述的投子寺、境主庙、紫来桥、龙眠河的传说故事,那种浓浓的家国情怀便深深浸润到作者幼小的心灵里,在今后的人生岁月里,发芽开花。

作者写紫来桥,将历史与现实、人物与命运结合起来,千年“紫来桥”成为作者心中的“父亲桥”。紫来桥横跨龙眠河东西两岸,相传是桐城派始祖方苞的祖先方德益捐建的一座石桥,初名“桐溪桥”。明朝嘉靖末年被洪水所毁,改成木桥。明朝天启年间,知县陈赞化修复石桥,命名“紫来桥”,意为“紫气东来”。此后因洪水泛滥,多次反复,清朝乾隆初年,宰相张英次子、大学士张廷玉捐银六千修桥,人称“良弼桥”,取自雍正皇帝赠给张廷玉的铜印“调梅良弼”。一座紫来桥的毁建史,就是一部桐城的变迁史,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史。作者之所以用较多的文字对紫来桥进行叙述,其实是为后文写父亲抢修被洪水冲毁的紫来桥作铺垫。父亲为了抢修紫来桥多日未归,这让年少的作者与母亲担心不已,在紫来桥修复竣工大会上,一家三口在工地上意外相逢,其景其情,让读者为之动容,从此紫来桥成为作者心中的“父亲桥”,父亲走了已经十多年了,作者每次回到老家,都要去紫来桥,站在桥头遥望远方的龙眠山,那里是他父亲安息的地方。

亲情友情是爱的源泉

作者因为早产,体质孱弱,时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的坚定和牺牲起到巨大的作用。当所有人都认为“7个月出生的他”养不大时,就在后山的松树下挖了个深坑准备埋掉,是母亲“发疯似的护卫着,谁也不给抱,谁来骂谁”,硬是抢下了一条命。在随后的生活中,作者又经历了不少磨难,但都在母亲的呵护下一一化解了。1973年,母亲偷偷卖血贴补家用,直到有一天晕倒在从医院卖血回家的路上。看到了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同是母亲的我,能理解母亲那种愿意为孩子们奉献一切的心情,只要是为孩子好,母亲是什么都愿意付出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母亲的付出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和弟弟分别成为朱家老屋第一、第二名大学生,这在村里是空前绝后的,也是对母爱最好的报答。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在作者的生活中,除了有一位好母亲外,还有一位品质高尚的好父亲。父亲聪慧、善良、热情,骨子里有一股傲气,这深深地影响着作者。父亲对子女的爱是负责任的大爱,这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小学四年级时,作者拿了家里一元钱交了学费,把剩下的钱又还了回去。父亲发现后,问他有没有拿,说那是孩子们的学费钱。作者听说是学费钱,便觉得自己做的就是父母想的,没有错,就没有承认是自己拿的。父亲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教训道:“不承认拿,就是偷。”做人要诚实,这是父亲给作者上的一堂品德课。

杜鹃花因爱而开放

作者对杜鹃花的描写贯穿全书,她是父母爱情的见证、师生恩情的象征、两小无猜的表白,是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情感,是作者童年的情感符号。作者在《后记》里写道:“我的童年故事,是那个时代的童年记忆,和今天的孩子世界完全不同。但今天的孩子也应该了解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生活。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是不相同的,但童心是相通的。把我的童年说给你听,说的是一种情感、一段过往,也许会丰富你的童年,也许会有些启示,让童年的空间更广阔,让童年的意义有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味。”当我读完《杜鹃花开》时,对这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杜鹃花”。童年的杜鹃花,因爱而开放,父母的爱、老师的爱、童年伙伴的爱,是我们儿时共同的爱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