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万山新模样

来源:人民日报 | 张文祥  2018年11月03日07:32

“咱们工人有力量……”小镇在歌声中醒来。几位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正在为路两边小矿车造型的花坛浇水,我随着他们的水罐车来到一片红枫林边,几位园艺工人正在整理树形,听说我要采访,大家指着身边的一位伙伴说:“你采访他吧,他父亲是全国劳模,还到北京开过会呢。”

他叫王理光,高大魁梧,今年五十二岁。他告诉我,父亲叫王贵雄,是新中国成立后万山矿的第一批凿岩工,也是出了名的采矿能手。他1984年技校风动专业毕业后,也当上了凿岩工,每天随着父亲下到黑洞子采区作业,很快掌握了凿岩技术。说起为什么干起了绿化,他有些不好意思,“矿山停产后,许多地方请我去,可我要按父亲‘要把矿山看作家,才能把根扎住’的话去做。政府在万山开发旅游,我就加入了绿化队。”

“过去下井凿岩,现在美化矿山,一样有意义。”听我这样说,他憨憨地笑着拎起大树剪干活去了。

在通往汞矿博物馆的小路边,一溜撑开着的太阳伞如同盛开的花蘑菇,架在几个小干冰灶上的土锅热气蒸腾。只见几位大姐在各自的小摊前忙碌着招呼客人,我们在一个摊位的小桌边坐下,小吃的样数真不少:魔芋豆腐、凉粉、虾子米豆腐、绿豆粉、山药煎……老板娘一边忙着煎山药,一边和我们聊天。她叫周莲英,住在附近的土平村,祖祖辈辈都是以为矿山供菜为生,可是矿山停产,人们纷纷外出,她家也一时没了生计。

“但是政府想办法为我们这些菜农找出路,我就和丈夫到悬崖小吃街上班啦。”说起收入,她十分满意:“现在比过去不知要强多少倍呢。”

太阳驱散了薄雾,为远山近岭镶上了金边,也为小镇增添了生机,巨大的红色铁钳、铁锤模型横竖躺在半个足球场大的草地上,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

在曾经的苏联专家楼边,一位推着婴儿车的老人走来。我们和他攀谈中得知,他叫杨先发,原来是矿医院的传染科大夫,退休后和老伴一块带孙子。

“过去汞矿有近七千职工,外面的人都说我们这里是‘小香港’,我们医院就有六百张床位,不仅为职工服务,还为周边的群众服务。”老人望着不远处的矿山隧道遗址说:“矿山停产后,政府为我们找出路,开发旅游,万山又有了生机。”

2011年10月16日,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贵州汞矿申请关闭破产,并通过正式法律程序,向社会公告。从此贵州汞矿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虽然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是汞矿每一位职工预料中的事情,但是,五十年来从五湖四海走到万山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舍不得离开在一锤一镐下建成的美丽家园,他们抛不下比家门还熟悉的矿硐、车间,他们忘不了劳动竞赛中战严寒斗酷暑中的火热场面,他们实难舍朝夕相伴工友们的手足亲情……但是大自然的给予终究不会是永远,在转折关头更需要的是胸怀与理智,一代、二代、三代汞矿人,甘当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铜仁市、万山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发挥汞矿以国家利益为重,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光荣传统,一场前无古人的改革攻坚战打响。矿硐封固,保护矿区安全;财产清算,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妥善安置,维护职工利益;修缮房舍,为后人留下历史的纪念……在很短的时间内,职工的分流对接顺利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积极上马,社区服务局、管理中心、矿山维护改造中心纷纷成立……

矿山改变了古镇的功能,但没有改变古镇的模样。过去的办公大楼成了“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错落有致的工人宿舍楼群成了悬崖宾馆,苏联专家楼成了风味别致的俄罗斯餐厅……保持原貌的古镇,路,崎岖蜿蜒如鹿角伸展;屋,古朴简洁均青砖青瓦;巷,幽深宁静似故事珍藏。近百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分布在每条道路两旁,仔细阅读镌刻在铜牌子上的介绍,令我肃然起敬。他们中有经过战争洗礼的老革命,有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海外归来的科技人员,有长年在百米深处采矿一线的劳动模范……

我们来到一片小店前,主人是位大姐,她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歇歇脚,我们这儿的街上上下下的,走起来累人呢。”在和这位快人快语的大姐聊天中,得知她叫詹玉英。她说,自从开发矿山旅游后,她爱人开汽车接送客人,两个孩子在城里读书,自己的小店也有一些收入,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她说:“国家政策好,让我们万山人用劳动换来幸福。”

听说我们想见几位还住在矿区的老职工,她说:“我家旁边就住着100多岁的老职工夫妻呢。”

我们来到老式但很坚固的职工宿舍,还没进门,大姐高声喊,“张伯!来客人了!”

在小客厅晒太阳的两位老人麻利地起身迎接,“请坐、请坐。”“稀客难得。”

老人们高兴得像孩子,我们被干瘦有力的两双手拉在沙发上坐下。

“二老的身体真棒,高寿啊?”

“我叫张中坚,今年一百零三岁。”

“我叫杨梅荀,今年5月刚刚过完一百岁生日。”

张中坚老人自豪地说:“我带的采矿队有一千多人呢,排起队来好长好长。”

“他领回来多少红本本,那个箱子放满了,我拿给你们看哦。”老奶奶说着就要往凳子上站,去搬柜顶上的木箱子。

玉英大姐赶紧拦住,解释道:“老奶奶是说,老伴是矿上的劳模,得过许多奖励。”

走在红旗路上,矿区喇叭播放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声在天空回响。两位老人的音容笑貌一直闪耀在眼前,他们是几代汞矿人的缩影,他们的心如水银般纯净,他们的胸怀容得下十万座大山,他们用勤劳和智慧铺就着矿山的辉煌。

在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有一尊人物雕像,他的名字:樊隆晖,被人称为我国汞矿业泰斗。1951年1月,受贵州省军管会委派,从贵州大学举家来到万山,从此,这位我国首批矿业高级工程师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汞矿建设事业。他设计出原矿可直接入炉日处理十吨的竖式高炉,回收率稳定在90%左右,开创了高炉炼汞先河;他设计的马釜炉冶汞实验又获成功,使金属汞的直收率达97.46%;用于汞炱处理后,使金属汞的回收率又达96.9%,这递进式的科研成果为后来蒸馏炉的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正是由于有了这一连串的科技成果,在国家最困难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万山汞矿连续四年突破千吨大关,为祖国闯过难关助力,在世界上为中华民族争得荣誉。樊隆晖等科技人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正巧,我们在博物馆见到了在上海从事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的樊静帆女士。她说,父亲带着全家来万山时她才一岁,她和三岁的哥哥是老乡们挑着走了七天七夜来到矿山的,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万山人的呵护关爱,受到汞矿人的爱国情怀的感染。

樊静帆说:“父亲九十多岁时还挂念着万山,嘱咐我们要多回来看看。我这次就是回来探亲的。”

万山的物是人非,令多少人为之感慨,万山展现出的时代风貌,又让多少人为之欣慰。如今这里已经建设成具有传奇特色的怀旧旅游小镇,每天迎接络绎不绝的游人。已经改变了职能的矿区,为人们提供着丰富的知识,更向社会传递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这万山红遍了的时候,矿山广场中央那高高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在色彩斑斓的群山映衬下格外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