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安宁:记录下乡村过去和现在

来源:慢书房(微信公众号) | 安宁  2018年10月23日08:03

在出版《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和《遗忘在乡下的植物》之后,我又完成了《乡野闲人》。这是我所创作的“乡村三部曲”的第三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告别,向我千里之外的故乡。我二十岁之前的时光,全部深植在这里。

这个小小的位于泰山脚下的村庄,它叫什么名字,它有怎样的历史,有多少人迁徙至此,或远嫁他乡,或许,都不重要。不管来往的人们是否记得,村庄依然深深地扎根于泥土里,即便一场大火将所有的一切焚烧,只要有人居住其上,那么,村庄就会天长地久地存在下去。

人与村庄的关系,大约就是如此吧。人会远离或忘记一个村庄,可是,村庄却保留着所有人曾经行经过的足迹。那些印记如此细微,犹如暗夜中的萤火。小到你挨过的一次责骂,被一只凶猛的鹅追赶过街巷,一只公鸡越过你的头顶飞上平房,除夕夜雪地里浓郁的鞭炮的气味,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消失在漆黑的地平线上;大到家族里的亲人,历经生老病死,一个个离你而去;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村庄悄无声息地记住。

它无须笔墨,它只将这些故事,挂在庭院里的一株核桃树上,或者十几年都没有任何变化的小巷里,或那些被一年年的风给吹旧了的屋檐下。每个人经过昔日的村庄,不用向任何人打听,熟悉的村人——不管是逝去的还是健在的,或者行将衰颓的——都会拢着手,笑嘻嘻地,从村庄的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好像,一切还是旧时热闹世俗的模样。

我所写下的这些人,有些已从这个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他们没有墓碑,甚至连坟墓也被夷为平地,没有人记得他们,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有些早已离开了村庄,再也不曾回来。而更多的人,则依然活在小小的村庄里,依靠产出越来越少的土地为生,他们已经老得没有力气外出打工,而在遥远的城市里打工的孩子们,即便是过年,也不再想回到老旧的村庄。

我在地图上搜索这个叫“孟家庙村”的地方,它卑微到只有一个名字,此外,就是大片的空白。那些活生生的人呢?他们入不了县志,即便是村志,也无印记。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连一粒微尘也不是。他们只是他们自己,像庭院里随处可见的蚂蚁、飞虫、鸡鸭、牛羊,世界的动荡起伏,都装在浮躁的电视里,他们的生与死,对于时代的记录者来说,完全可以忽略。

我用二十年的光阴,与他们一日日为伍。当我将他们一一记下,我便觉得自己像一只虫子,寻到了湿润的泥土,我蜷缩在万千植物的根茎之间,觉得这个喧嚣浮华的世界是安稳的,亦是可以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