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电视“跳槽”到舞台?晨报记者对话易中天 易中天:我是中国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

来源:新闻晨报 | 邱俪华  2018年10月17日08:04

经过半年多的软硬件升级,上海城市剧院将于11月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由易中天担纲编剧的话剧《模范监狱》将作为剧院重装开幕的首演大戏,于11月2日、3日亮相上海城市剧院。昨天下午,为剧院新演出季热身的易中天特地赶到上海,接受了记者的视频专访。他说:“我是中国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

十岁时看剧的场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新闻晨报:从没写过舞台剧,觉得难么?

易中天:话剧介于电影和戏曲之间,电影要求情节最复杂,密集切换。戏曲要唱,要有武打,情节相对简单,像《借东风》,诸葛亮故事不多,但唱的要求很高。话剧对于情节性的要求虽然介于两者之间,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所以采用了三一律的结构,就是同一时间、地点、事件,不换场不中场休息,就在两个小时里完成,这是有难度的。

新闻晨报:据说你十岁就想写话剧了,为什么过了六十年才 “突然实现”这个心愿?

易中天:我从小就很喜欢舞台剧。我生在武汉武昌区大东门,那里有条路直通一个剧场,叫湖北剧场,是当年张之洞阅兵的地方。湖北剧场经常上演话剧。武汉当时有两个话剧演出单位,武汉话剧院和湖北话剧团,当时也没有双休日,就是每星期六晚上有演出。我从小就在那里看戏,看了很多很多,中国外国的名剧我都看过。我自己觉得最可以拿出来嘚瑟一把的是,1957年,我在湖北剧场看的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这个太牛了。当时我十岁,买了一张站票,爸爸把我抱在怀里看的。(那个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得。

新闻晨报:隔了六十年才写,就写一部话剧?

易中天:也不排除我将来会写一部京剧,我将来是肯定会写一部京剧的。其实,音乐剧、戏曲、舞台剧,我都喜欢。

希望上海观众喜欢然后再发发朋友圈

新闻晨报:写话剧,您觉得现在的观众会买账吗?

易中天:对于演员来说,演一部话剧的收入,要远远低于影视;对于观众来讲,话剧的票价则比看一场电影贵得多。这个事情算起来是不合算的买卖啊,为什么还有人演,还有人看呢?我在北京问北京人艺的朋友,他们的回答是只有演舞台剧演话剧,才有可能成为表演艺术家!我在上海问了很多观众,上海有很多话剧迷,一有演出就看,我知道很多话剧票是买不到的。我就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看呢?他们的回答就是,高级呀。看舞台剧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欣赏行为,(就是)上海人讲的“腔调”。

新闻晨报:很多观众是被您在电视上的魅力征服的,有想过什么时候也在舞台上展示一下这种魅力吗?

易中天:这个没想过,我的事情说不清楚的,实际上我做什么决定是没有计划的。我的决定全部来自灵感,灵机一动,热血沸腾,可能这个事情就成了。就包括我写这部话剧,我其实没有想过要去写话剧,虽然我十岁开始看话剧,花了六十年的时间终于圆了这个梦,成了中国话剧界年纪最大的新人,但是写这个戏完全是灵机一动。我就是在高铁上坐着看手机,发现有一个评论说“陈光标演砸了”,我就说“演砸了”这个事情挺好玩的,如果说一台戏,写的就是关于“戏演砸了”,多好!这才灵机一动写了这个戏。所以将来再做什么事情我是不知道的,可能灵机一动就再做成个什么事儿。

新闻晨报:那您最近“灵机一动”做的事情是什么?

易中天:我在继续完成我的《中华史》,我还是以写作为主。

新闻晨报:有什么要特别对上海观众说的吗?

易中天:希望他们喜欢这部戏,而且希望他们喜欢以后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