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他们影响了世界

来源:中国科学报  | 喜平  2018年10月13日10:35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暂停颁发,热闹的竞猜也因此偃旗息鼓。事实上,每年的文学奖猜对的没有几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像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尽管他在音乐界的地位很高,“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他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但文学界的人完全不熟悉他,在他获奖后,读了那些可以脱离音乐旋律、作为诗歌完全独立出来的歌词后,才知道它们的确具有诗歌的文学价值。

鲍勃·迪伦的音乐有影响力,还更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职业,因为他是唯一一位歌手、词曲家。

近两年来,国内出版了多部有关鲍勃·迪伦的传记以及诗歌集。

音乐家的传记作者多是专业人士,如《他是谁?探究真实的鲍勃·迪伦》的作者大卫·道尔顿是著名文化历史学家、记者、编剧和小说家,同时也是《滚石》杂志的创刊人,他的著作曾获年度最佳摇滚类书籍奖。

刚刚出版的《地下鲍勃·迪伦与老美国》一书作者格雷尔·马库斯也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这本书以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这本书1997年初版发行时,名叫《看不见的共和国》,鲍勃·迪伦在他2004年的回忆录《编年史:第一卷》中提到这本书时,用的也是这个名字。但作者原本给它起的名字就是《奇异的老美国》,中译者显然更合作者心意。

这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鲍勃·迪伦及其乐队于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上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编年史:第一卷》早在2006年在国内翻译出版,译名为《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这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发明创造和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

《曾几何时:鲍勃·迪伦传》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作者伊恩·贝尔绘制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将音乐、历史、文学、政治,以及鲍勃·迪伦的个人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复杂矛盾、绚丽耀眼的画面。

伟大的音乐和音乐人是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和力量的。

10月9日是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诞辰日,他所组建的“披头士”乐队风靡世界,并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人。

1957年3月,高中生约翰·列侬买了把吉他,拉起一支名叫“采石工人”的乐队,1960年,乐队正式更名“披头士”(亦作“甲壳虫”)。两年后,“披头士”在电视台进行了首次现场秀。4个月后,披头士乐队的新歌《请取悦我》便一举登上了英国热门歌曲排行榜榜首。列侬和他的兄弟们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披头士狂热”。

而在苏联,摇滚乐的处境要艰难得多。1957年,官方媒体称摇滚乐是“西方腐化堕落”的标记,接着,摇滚乐唱片大批被没收,类似摇滚乐的演出遭取缔……

“当夕阳在克里姆林宫后面缓缓落下时,十万人涌入了俄罗斯的中心——红场。圣巴西尔大教堂那童话般的重重尖顶和克里姆林宫古老的红墙被夕阳涂抹上了火焰般的光彩。一个熟悉的和弦在广场奏响,人们应声呼喊——很多人已经热泪盈眶,《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保罗·麦卡特尼终于在此唱出了这首歌。”

莱斯利·伍德海德在《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这本书里,以这样的开头描写披头士在红场的演唱会引领全书,此时是1991年9月28日,距苏联解体只有3个月。

“‘披头士狂热’掏空了苏联的社会基础。”俄罗斯历史学院研究员米哈伊尔·萨尔诺夫直言。

俄罗斯摇滚歌手萨沙·利普尼茨基曾如此评价披头士的政治效应:“是披头士乐队给我们带来了民主的理念……对很多人来说,这是‘铁幕’上出现的第一个孔洞。”

作者莱斯利·伍德海德是著名纪录片导演,1962年拍摄了披头士的第一部影片。他在这本书里探寻了披头士风靡全球却独独在苏联被下禁令的真实原因。

回首往昔,促使苏联崩溃的因素非常复杂,但以披头士为代表的西方流行文化无疑是推手之一。可以说,这本书不仅能够更深了解上世纪60年代的音乐,还是研究苏联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参考。(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