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说说弥勒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王必胜  2018年10月13日08:07

云南省弥勒市“东风韵”建筑群 资料图片

这个滇东高原的县市,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弥勒。

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那个有着标准的富态笑脸,有“大肚能容天下之事”的赞评,博得信众顶礼,流传民间的欢喜神仙,不知何时起,成为一个县市的名字。

有说当年这个笑面大仙盘桓于此,留有圣迹,清乾隆年间,有了地名和县名;也有说,这是源于彝族方言的音译。传说只是旁证,二百多年,这个名字连同这个形象,让滇东的一个小城扬名立万。

有幸来这里,欲一睹大仙芳容。然而,盛夏的弥勒正值雨季,时阴时晴,没来得及见佛献花,就走进了一方水域。也好,这炎炎夏日,水气淋漓,万物存生机,亲水得乐,是行旅者洗尘静心的好去处。

这是一个叫湖泉的地方,水面偌大,盘踞于城市一隅。水面初平,清流澄碧,周边有高大楼宇和葱茏的植被相衬。湖泉之名多义,是湖也可见泉,有湖之浩荡,泉之灵动。天清气朗,倒影绰约,水光滟潋,风烟俱静。远看一湖碧水,汤汤泱泱。近看,汩汩泉涌汇为小小流瀑,水声哗哗。湖畔设有迤逦步道,水草夹岸,莲花粲然,更是有董棕这南方特有的高大树种,扇形大叶,如大鹏展翅,须仰视得见。另有苏铁树,粗圆的身躯上鱼鳞似的皮与凤尾竹般的叶,繁茂又妖娆。一夜小雨,烟波迷蒙,水中可见游鱼嬉戏,野凫悠闲,一派江南水乡景致。

这方水域涵养了城市生态,装点了高原物象。紧邻城区,得地理之便,近年地方主政者注重生态,打造城市的休闲功能,将原来卷烟厂旧址加坡地塘凹改造为生态景区,拓宽水面,修建步道,以利休闲者们亲近自然,逐水而乐。行走在湖畔,水汽氤氲,数公里景观各异。岸芷生荷塘,天鹅戏小池,近水赏绿,眼中的一切变得格外温情和生动。小城雨量充沛,由湖泉辐射开去,绿树掩映的沟渠中,有人站在水中垂钓。高原上有太阳雨之说,沿湖散步时,一阵雨说下就下,湖泉的一角只有大树可资遮挡,于是索性迎着雨水,逗弄水中花草。这是一个亲水的城市,油然生此一念。

弥勒是彝族之乡,彝族同胞多在山岗劳作,喜爱歌舞,创作了闻名的民间歌舞《阿细跳月》。彝族分有多支,阿细为弥勒彝族重要一支,崇拜自然,爱好舞蹈,“大三弦一响,心动脚底痒”。秋收后,月光下,阿细们载歌载舞,丰收之喜,跳月之乐,邀八方来客共享。古老的跳月歌舞,是仪式也是精神寄托,一舞跳古今,《阿细跳月》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1945年春,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到这一带采风,闻一多看到乡民们在月光下跳舞,随口说出了这一流传四方的民间舞蹈名字。

离市区二十多公里,密枝山中的可邑村是闻教授当年命名“阿细跳月”的发祥地。正值“跳月节”,村中广场有一大堆木头,准备月亮升起火,举行篝火晚会,岂料因一场大雨作罢。从邻县建水远来的一批客人不免扫兴。这时,村中食堂大厅,热情的祝酒歌又弥补了客人的遗憾。老旧的长条凳,油亮亮的方桌,满地跑的猫狗,鲜嫩的时令山珍——松茸菌,以及苞谷酒、土猪肉、山野菜,好客的彝族兄弟,没有“跳月”,却把温馨的时光留给了远方的客人。陶醉在阿细们的月光情结中,没有月亮的夜晚也情怀幽幽。

夜宿可邑村,只听鸟与松风之声。早起见湿漉漉的枫叶上张有蜘蛛网,就在手机朋友圈里晒起了久违的兴奋。可邑四面环山,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旧式砖瓦房、水塘、廊桥、古树,保存着完好的彝乡特色。百十多户人家,依山坡而排列。雨后的小村,天蓝得通透,绿色植被和黄红明亮的墙壁在阳光下如童话般的梦幻。偶见村民家门口卖瓜果、蜂蜜的杂货摊。也有彝家服饰——在现场缝制传统手工的背心,材料是从山上采摘的一种禾草,经多次揉搓加工,半年时间才缝制一件。因为纯手工,颇受游客青睐,曾远赴捷克等东欧国家参展。村中设有非物质文化传习馆,特色民俗实物图片再现了民族活的历史。

从村中高处往下看,房屋、通道、菜地、池塘,错落有致。村中分道上,横卧着几棵大香椿,枝桠旁逸,树蔭如盖,有一株标注为树龄两百岁。风雨几百年,如今在现代文明的旅游大潮中,保有原生态、民族风的可邑,既要旅游开发,又要守住原貌、不失本真,无疑面临新的考验。村中一些墙上,画有单幅或组合壁画,有乡风民俗、村规民约,有儒家礼仪、励志故事,也有科技知识、便民服务……林林总总,增添了历史老村鲜活的人文气息。曾经,老村古宅的旧与新、传统与现代如何协调发展,引起网民的热议。而今,彝乡可邑小村的老屋旧貌接纳了现代文化的元素,新颖壁画、民俗客栈使老传统有了新形象,意义自不待言。

一个名为“东风韵”的建筑群在远离市区的小山凹上建成,这是弥勒另一个艺术村落。当地人打造山水艺术,开拓新思路,有些心得。远远看去,在绿草的坡地上,几个赭褐色、似蹲似卧、有如兽状的东西格外引人。这一组建筑是本土艺术家罗旭的创意。有可以容百人的音乐宫、高大的展览厅和休闲餐厅、书吧。因为设计理念以自然与生命为主題,中心的音乐厅外形为几个酒瓶组合,清一色用砖头垒砌。砖是本地红土制作,没有一颗钢板和钉子。色彩为赭红,因弥勒是红河洲所辖,一个红字,彰显了当地“红酒文化、彝族火文化与红土地文化的联结”。进入这个不太宽大的“酒瓶”中,一排仿真人摸拟百人合唱表演,音乐声起,听者肃然,感受着只有植根于乡土文化的创造才能激活出的艺术生命力。

弥勒山上威仪严正的弥勒佛,以一百九十九米的身高,笑对苍穹,俯视万物。从山顶拾级而下,听年轻的住持讲寺院历史,讲民间奉为欢喜大仙、布袋和尚弥勒的日常故事,并没有说清这个特别县市名称的由来。或许,一个县市名称,寻常也不寻常,在喧闹繁纷的现实中,保持清静和自在,才是难得。弥勒,我们记住了她的尊名,还有那宏大威严的大佛,那小村小镇、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