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就是想做“好看”的学术书

来源:北京晚报 |   2018年09月27日16:13

在人文社科类书籍的分类下,提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译丛,读者想到的或许会是封面上“M”的含义——Mirror(镜子),通过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看清自己;提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读者想到的会是介绍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书系;那么,提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恐怕读者首先反应的会是“世界史”,甚至还出现了“读历史怎能不知甲骨文”的说法。

从2013年1月推出第一本《罗马帝国的崛起》至今,不到六年的时间,甲骨文工作室已经持续出版了124本人文社科类书籍。“预计今年年底会超过150本。”团队负责人董风云说。能持续稳定地策划翻译出版如此大体量的学术丛书,最好的销量达到每本销售十几万册,甲骨文丛书可以说是学术作品领域的畅销书了。

在甲骨文工作室成立之前,社科文献出版社一直以学术出版著称,风格偏传统。其时,比较具有普及性的、视角新颖的人文社科类著作也少见于市场。2010年左右,董风云、段其刚和冯立君三位年轻人想要做一些突破,改变读者对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固有印象,同时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一开始,甲骨文工作室并没有想一定要做学术类或是世界史类的书籍,凡是“文本上有突破的”人文社科类作品,他们都想做。推出几十本之后,风格和定位随着读者的反馈和对自身的认知产生了变化。以“世界史”为主题的作品凸显了出来,成为甲骨文丛书中最受欢迎的代表。这样一来,甲骨文丛书的内部就分化出了“典型式的甲骨文著作”,既有严肃的学术性,又有通俗的可读性的叙述史。

但是,甲骨文丛书显然不等同于世界史。在甲骨文团队未来的出版计划中,还会有更多国内的佳作,甚至是虚构类的作品出现。

走进书店,甲骨文丛书的封面也总能迅速地抓住人们的视线——从《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天国之秋》《金雀花王朝》,再到近日出版的《空王冠》《左道》……或色彩艳丽,或图案繁复,装帧风格貌似不统一,却呈现出整体的视觉冲击,作为学术类书籍,甚至有些“过于漂亮”。当我们忍不住捧起一本翻开阅读,又能感受到其中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叙述方式的有趣。

甲骨文丛书缘何能成为“学术畅销书”?董风云的回答很简单,“其实我们就是想做‘好看’的学术书,让专业文章通俗易懂”。面对广大普通读者,他希望学术作品可以卸下深沉,露出既严肃又活泼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