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兴区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亦庄联合企业兴办企业图书馆—— 激发潜在需求 应对阅读新挑战 

来源:北京日报 | 路艳霞 梁诗雪  2018年09月26日08:31

“书香大兴”迄今走过7个年头。到今年,大兴区进一步完善阅读服务体系,着力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让民众随时随地享受阅读之趣。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区域特色,联合企业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各具特色的企业图书馆已成为一大亮点。近日,本报记者跟随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的全民阅读“一区一品”调研活动走进了这两个区。

大兴区

小步试错,扎实推动阅读发展

“嘀”,只要站在高米店社区一个不起眼儿的门前,玻璃门在刷脸后会应声而开。顺着楼梯来到二楼,开放式的阅读区坐满了看书和自习的读者,300平方米的空间里却找不到一位工作人员。

这正是大兴区的24小时智能图书馆,15000册图书按照不同分类有序放置,每隔两个月便会更新一次。自2018年1月开馆以来,大兴区图书馆高米店分馆每个月新增办卡读者1000余人。“一般图书馆开馆时间总会和上班时间重合,读者想来图书馆时,工作人员也下班了。我们针对这样的问题,创办了24小时图书馆。”大兴区24小时城市书房总经理王雷说。

事实上,这并非是大兴区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2017年6月,在康顺园社区就创办了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大年三十一大早还有四五个家庭来看书。”大兴区文委党组成员周静说,24小时城市书房进社区正在进一步推进,高米店分馆已经变身为北京市首家24小时智能图书馆。今年6月,区图书馆还与企业合作,建起24小时城市书房——更读书社。目前,到店读者日均超过了500人次,日均图书借阅量达120册。

为提高居民阅读的兴趣,大兴区不断创新各类阅读活动。其中,“小米粒”微校园项目将阅读活动与公益、志愿者服务结合起来,以文化阅读引导居民家庭。此外,试听结合的听书馆、线上线下联动的图书漂流、“你阅读我买单”活动等也在全区推广。大兴区图书馆馆长孙海波坦言,“我们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做起,小步试错,不断改进全民阅读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逐步向前推进。”

亦庄

巩固基础,探索阅读特色模式

走进灰白色的金风科技大厦,在大楼寂静一隅,金风大学企业图书馆就在眼前。1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主打北欧风,敞亮的落地窗,舒适的棉麻座椅,特别养眼,还有10000多册管理、历史、文学类图书,被分门别类整齐摆放。

企业开办阅读空间并非独此一家,亦庄经济开发区入驻2万余家企业,共计23.8万的产业人口对阅读需求极大,开办阅读空间成为不少企业的共同选择。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办起了绘本乐园,这是开发区最大的少年儿童体验中心。5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里,摆放有1万多册的绘本读物,并且按照低幼、少儿、外文不同阅读区域进行划分。绘本乐园还教孩子制作绘本,观看一本书诞生的流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全民阅读活动品质得以提升,亦庄有了可借鉴的经验。亦庄图书馆与当地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办馆,这家图书馆于2015年10月正式开馆,纸质藏书已达11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300余种,已有2.3万名读者办理借阅卡。以亦庄图书馆为依托,亦庄还在企业和社区建立了8家图书馆分馆。不过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联合建馆时间不长,亦庄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居民的职能上有所不足,阅读空间设计有不合理之处,来馆人数较少,占地2.3万平方米的区图书馆,平时的工作日每层仅有七八位读者。

建议

各界联动,助力全民阅读提升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的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推动大兴、亦庄全民阅读体系的建设,专家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专家看来,大兴和亦庄的社会资源都很丰富,亦庄作为北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仅是科技、金融产业的聚集地,还拥有几十家文化创意企业,并且是“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的举办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这些优势都将为亦庄的阅读服务和产业提供强力支撑。如果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再通过区图书馆与企业、社区的联动,解决阅读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就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专家也认为,大兴24小时城市书房颇具特色,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提出,“比如新华书店可以把畅销书或者推荐榜单的图书加入智能图书馆,同时实现你阅读我买单,实现体制上的创新。”王子舟还建议,在技术上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低碳环保,还要利用技术激活潜在需求,“先挖掘读者的显性需求,再通过技术手段,结合线上线下,激活读者更深层次的需求,这将是24小时城市书房未来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