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宏伟:阅读是生命底色的沉淀与生成 

来源:未来书单(微信公众号) | 未来文学工作室  2018年09月20日07:18

拿到书正是暑假,

那个夏天,

我看得浑身淌汗,

惊心动魄。

一会儿幻想自己是打虎的英雄,

一会儿又想象和几个人磕下头去,

站起来就成了同生同死的结义兄弟。

——李宏伟

在“理想父亲”面前谈论弑父毫无意义

Q1: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书的情形吗?我指的是心灵接触或者说心灵震撼的那种。

李宏伟:小学四五年级时,我辗转拿到一本前后几十页都没有的书,也找不到书名和作者名。起首是一个叫史进的人去找他师父,结识了一个叫作提辖的官(这是我当时完全理解不了的官名),这个提辖第二天又赶过去打死了一个屠夫。那书就这样一个人接一个地出场,一个故事接一个地上演。拿到书正是暑假,那个夏天,我看得浑身淌汗,惊心动魄。一会儿幻想自己是打虎的英雄,一会儿又想象和几个人磕下头去,站起来就成了同生同死的结义兄弟。我充分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紧张、大笑、洒泪的同时,又很奇怪,怎么正看着的开始熟悉起来的人,说没就没了,另一个人的故事说来就来了。后来,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也完整看了几遍,但至今关于它的记忆,也几乎只停留在那悬空的几百页。

Q2:你花钱买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它给过你怎样的好感或恶感?

李宏伟:说来惭愧,我买的第一本书得来并不那么正当。小学二年级的春节,我和父亲去紧邻的西屏乡赶场(赶集),坐在自行车的前杠上,我眼看着前面一个小女孩儿掏东西时,从裤兜里带出了折叠的纸币,想必是压岁钱。我止住父亲,不等他喊出声,就从前杠上滑下去,捡起了那两块钱。用它们,我从乡上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滑稽故事集》。时至今日,具体的书名和书里的故事已经模糊,但捡钱的情形历历在目。

Q3:迄今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谁曾经充当过你的文学“先父”或“教父”?

李宏伟:可能还是乔伊斯。很长一段时间,特别迷恋他强大与柔弱互相包裹的自我、用文字创造世界的雄心和能力,现在要简单一些,主要是钦佩他毫不退缩地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写下去的精神。我好像没有可以放在“父亲”这样位置的文学偶像,如果有这样的人,按照“理想父亲”的设定,那我应该不会再写作了——毕竟,在“理想父亲”面前谈论弑父毫无意义。不过,加缪至今仍是我的文学兄长,这关乎文学应该有的道德勇气。

Q4:你的童年缺乏书籍吗?如果缺乏,你想过怎样的法子,将它们弄到手?

李宏伟:在乡村长大,周围又缺乏那种称得上读书种子的乡村知识人,因此童年时期我有着严重的书籍缺乏症,基本上读了找得到的所有带字的东西。我是跟大我两岁的姐姐学会识字的,她后来发动了班上的同学,让他们把能从家里或者亲戚那儿找到的书都带给我看。那个阶段,我读了各种有头无尾的奇奇怪怪的连环画和武侠小说,也读了不少《故事会》《家庭》《知音》之类的杂志。

Q5:你反复重读的书是哪几本?最多重读过几次?

李宏伟:《局外人》和《佩德罗·巴拉莫》反复读过五六遍,《尤利西斯》曾经每年都会读一遍,但这种习惯七八年前已经断了。最近对《圣经》感兴趣,但前后也才读了一遍英文、两遍和合本,接下来,想把深文理本读一遍。

Q6:你阅读最多的阶段是在哪个时期?有人说失意、失恋或工作上的受挫会使人想到求助于书。

李宏伟:本科尤其是大二大三比较疯狂地阅读过,自己对照着几本外国文学史,列出了一个书单,基本上囫囵吞枣地过了一遍。那时候特别求新求奇,在哪儿看到提了一笔的新书,同学、朋友交谈中提及的特别艰涩的书,都想找来一睹为快。对我而言,阅读是生命底色的沉淀与生成,并没有立竿见影的疗愈效果——我也不需要这样的疗愈——因此,失意、失恋或工作上受挫时,虽然可能会唤起在书上读到过的类似情境、情绪,但我第一时间不会求助于书,而总是会约上最信赖的朋友喝一杯。

Q7: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它就是图书馆的模样。你熟悉你所在地区图书馆的位置吗?它们与你的距离分别有多远?你还常去图书馆吗?

李宏伟:就我的居住地点而言,便于求助的,我知道的是国家图书馆、首都读书馆两家。都不算太远,坐地铁半小时左右,首图还在上下班途中。但我已经不太习惯和很多人坐在一起,翻看不知道留有什么人的汗渍、指纹乃至口水的图书了。最近明白绝大多数自己看过的书都没有必要买,因而想以后买书节制点,把图书馆利用起来,可是还没有行动。

Q8:请描述一下你的书房。有些人的卧室里也堆满了书,如果你愿意同时描述一下你的卧室,那么我们也很欢迎……

李宏伟:我的书房比较功能性,三面墙从上到下都是最简单的复合板书架,每一层都放着两三排书,余下一面是窗户,窗户下也是倾斜的书架,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放下多年来积攒的书。余下的,就是一张书桌、一方小茶几、一架接待朋友或者自己午休小憩的罗汉床。为了便于使用,我力图让各书架的分类清晰,但每次整理书架,都无法坚持到最后,也导致了书架上总有归类不明的图书混沌地挤在一起。

Q9:在接受访谈的这一周里,你的枕边书是什么?假如你正在出差的路上,你带上旅程的是哪一本?

李宏伟: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次经》,也称得上是枕边书,每天早上起来读半小时左右,今天(7月15日)刚读完《耶利米书信》。另一本是张文江先生的《古典学术讲要》,前几日在上海得赠,接连几天都沉浸其中,7月12日读完。《古典学术讲要》近期会反复读,也会作为阅读索引、精神路标。

Q10:据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坦的阅读姿势,你是窝在沙发里还是躺在床上?是边喝茶还是边抽烟?

李宏伟:偶尔会窝在沙发上、趴在床上,不过最常用的还是老老实实坐在桌前,正襟危坐捧读,这也是不会给我带来身体不适的姿势。有时会泡上一壶茶,放在厨房或者客厅,不时跑出去喝上一口。有时,也会拿着书出去,偷点女儿的小零食。

阅读使我们有可能与卓越者连通

Q11:假如地球就要灭亡了,有十本书可以“幸存”,你希望是哪十本?

李宏伟:《庄子》、《诗经》、《笑傲江湖》、《西游记》、《战争与和平》、《圣经》、《荷马史诗》(只能选一则《奥德赛》)、《卡拉马佐夫兄弟》、《神曲》、《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很遗憾,完全是一份文学书单,这仅仅是由于我对其他方面的判断没那么自信。

Q12:假如未来有一种记忆芯片,能够将书籍植入你的脑袋,你愿意接受吗?如果愿意,你打算接受什么样的书?

李宏伟:如果能够试用,我愿意尝试。按目前的理解,伴随阅读而来的丰富感性、增长知识的过程对人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必不可少,将所有的书本植入大脑,这个过程的乐趣必然丧失,但如果由此开启全新的生命体验、人生旅程,当然欢呼以待。要是植入,我接受代表数学、物理等方面完整全新知识的书籍,这方面的匮乏,让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残缺不全。

Q13:你觉得未来的文学创作会不会被微软小冰那样的机器人取代或部分取代?你会看这些机器人的作品吗?

李宏伟:作个类比: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本领,它们最自豪的本领、最大的优势,都已经或将来一定会被人类的模拟超过。如果微软小冰这样的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又决心在写作上和人类一较短长,迟早有一天,它们将不可逆转地超越人类。出于维系尊严的需要,人类或许不会让自己的写作完全被它们取代,但这根本不重要——人类什么时候操心过豹子对机械速度的感想呢?有这样的作品,我当然要看,惟愿我还能领略其中的美。

Q14:如果有一台机器可以“翻译”或记录你昨晚的梦境,你愿意尝试吗?因为你很可能在梦里正遇见一个奇妙的故事,或一长串漂亮的文字。

李宏伟:要尝试。我做过一些很奇妙的梦,甜蜜的、恐怖的,有关生死的,很想知道当它们被记录下来时,是什么样貌,对我的触动是否仍如梦中那般。另外,我也很好奇这种“翻译”或记录的语法是怎样的,是画面捕捉并描绘,还是如旁白一样紧紧跟随……

Q15:你每年花多少钱买书,多少时间看书,譬如一天平均两小时……

李宏伟:平均下来,每年购书差不多七八千元,不过峰值已过,现在每年买的书、花的钱都少了很多。有时候,会怀疑是自己阅读的胃口弱化了、兴趣降低了,有时候,又觉得是阅读更集中更指向原典了。我差不多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总会有一个小时左右拿来读书,再算上早晚的时间,估计平均一天也就两三个小时。

Q16:你希望从阅读中获得哪些东西,社会生存术?待人处事的智慧?知识上的满足?情感的感知?抑或生死终极问题的解答?

李宏伟:我目前受到的大部分教育/自我教育都是来自于阅读,实用层面的技能与智慧虽没有专门去看相关书籍,但读到的大量小说里,不乏这方面的摹想、浸润,它们对个人性情的潜移默化,塑造了我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阅读使我们有可能与卓越者连通。那些古往今来的智者、哲人、作家,他们敏感、明睿、刚毅的心灵,都在文字中留下了印迹,我未必能全然体会,但总能有所感触,心有所动。不管是情感困扰,还是生死缠绕,阅读总能让我获得缓慢深入的参照。

Q17:阅读会为你带来快乐吗?如果有,这种快乐是浅层的还是深层的?

李宏伟:我从阅读中获得可回味的经得住咂摸的快乐。有时候,这种快乐是对这世上自己未知那部分的会心,有时候,则是静默地不断得到涤荡的提纯。在最高层次上,也许可以借鉴柏拉图的说法,极少部分的书,在阅读它们的极少数时刻,我获得了某种回忆的光照,瞥见了澄澈的境地。这样的时刻如此之少,每一次出现都是至福,这样的时刻又是如此强烈,可以提示一个人,让他堕落的速度不至于太快。

Q18:你会在与友人聊天时互相推荐书目吗?你信赖友人这方面的推荐吗?

李宏伟:当然会互相推荐,也信赖朋友的推荐。朋友间的交往主要是精神来往,互相的激励非常重要。推荐书包含着对对方一段时间关注重点的辨认,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对方精神成长的确认。

Q19:听说,你为乡村孩子买了一些书寄去,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书?

李宏伟:只能给孩子们数量极其有限的书,还是那么多的我毫无了解的孩子。大致上回想了下自己的小学阶段,那个时候对书充满渴望且没有限制,因此,我选择的种类尽可能丰富一点,每本书的层次也多一些,可以从里面获得最简单的乐趣,也可以从里面窥见殿堂的模样。如果其中有一本书能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留下烙印,萌发他/她未来的志趣,或者让他/她领悟一点能够回味的东西,那这次行为就是超值的。

Q20:如果你想让你的某个友人也来回答上述问题,你想@谁?你最想他来回答哪一个问题?

李宏伟:我想@小说家西元。我们是十来年的老朋友,甚至可以说是互相鼓励着写到现在,但两个沉默的人,交流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想知道他对第九个问题的回答,或者说,我想知道他最近在关注什么样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可以向我推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