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娘道》:向天下母亲献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杨雯  2018年09月19日14:55

郭靖宇(左三)在现场指导拍摄。北京卫视 供图

提到“传奇大剧”,必然绕不开导演郭靖宇的名字。从2010年的《铁梨花》,到后来的《打狗棍》《勇敢的心》,郭靖宇与他打造的“传奇大剧”,拒绝循规蹈矩的套路性思维,力求以剧情吸引人、以情感打动人、用传奇精神感染人。剧中恢宏动荡的时代背景、让人热血沸腾的传奇故事、复杂曲折的人物命运,一直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然而,此次郭靖宇却带来一部“不怎么传奇”的传奇剧——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娘道》,这部剧也被郭靖宇自己称为“最接地气”“最不留遗憾”的作品。《娘道》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女主角柳瑛娘(岳丽娜饰)和5个孩子聚散离合的颠沛一生,从一位原本柔弱的普通女性,成长为一位执着坚定、不断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母亲。

郭靖宇表示,希望自己此次的创作能够关注到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赋予角色更多人性关怀。因此,一向擅长拍摄荡气回肠英雄史诗的他,此番交出了一份“从黄河水中流出来,在高粱地里长出来”的答卷。

再次聚焦女性题材

《娘道》并非是郭靖宇首次聚焦女性题材,先前《铁梨花》《红娘子》等多部作品的成功,已让观众见识到郭靖宇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的过人之处。对郭靖宇来说,《娘道》的诞生其实还有着另一层特殊意义。在发布会现场郭靖宇曾真情流露,“我的母亲已去世多年,她走的前十年我每年都会写信给她。一直以来,我就想写一个关于母亲的戏献给她。”怀着这样的创作初心,郭靖宇着笔写下了这部向天下母亲献礼的母爱传奇。他将剧名“娘道”这样定义:生而无求,哺而无求,舍命而无求,即母爱无边,不求回报。

“我母亲是个‘诗人’,虽然她一句诗都没写过,但灵魂深处母亲很浪漫,在很困难的环境下她能带着我们过诗意的生活。”每当谈起自己的母亲,郭靖宇都格外动情,他告诉记者,幼年时的他家境并不宽裕,家中兄弟四人,瘦弱的母亲一人扛起家庭重担,同时也没有耽误教师的工作,桃李满天下。在创作上,母亲也是郭靖宇的第一位老师。郭靖宇介绍道,在那个没有电影、电视,更没有游戏的年代,母亲曾经给自己讲过很多故事。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她,亲历了山河破碎、家国罹难,而那些故事也成为郭靖宇日后创作的最好源泉,是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早在《打狗棍》时,郭靖宇便将从小听到的故事融入了剧本创作,而《娘道》这部戏更是母亲所讲述的诸多故事的集合,被他放置于某个特定年代去书写。《娘道》编剧伊始,郭靖宇本想以自己的母亲为蓝本,塑造一个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女性角色,但综合考量创作的自由度和故事的戏剧性后,郭靖宇选择将时代背景设置成自己更为熟悉的民国,回到了在山西曾拍摄过的老宅院、庄重的祠堂及高耸的建筑群落。自此才有了女主人公的设定,一个出身地位卑微的母亲在那样威严的大家族里,如何面对苦难、坚韧生存。

面向传统电视观众

《娘道》自开播以来,随着瑛娘祠堂下跪自揭苦命身世、瑛娘生女被疑灾星等情节的相继播出,这位民国“大女主”能否“逆袭翻盘”,成为观众关注的热点。诚然,在“苦情”女主不再吃香的今天,《娘道》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瑛娘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少网友纷纷在主演岳丽娜的微博下留言,表示对瑛娘的命运揪心、对其遭遇表示心疼,甚至恨铁不成钢地“责骂”道:“能不能长点心?”同时,也有观众提出这样的疑问:“写出铁梨花、红娘子这样传奇女性的郭靖宇,这次怎么就写了这么一个苦情母亲?”

对于以上疑问,郭靖宇却不惧被冠以“苦情”名号,他承认瑛娘就是个悲剧人物。“我没有写喜剧的天赋,我就是比较擅长写悲剧,我觉得能把悲剧做好,能让观众有所感动,那就是很大的成绩。”同时,他也回应道,之所以不让瑛娘“开挂”,是想让《娘道》这部戏更加贴近观众,让大家感同身受。“瑛娘这个角色比我以前写过的所有女主角都更真实,更像旧中国封建压迫下的女性代表,而不是某个特别典型的女强人或女神。”也有网友指出瑛娘“河姑”的身份封建观念太重,女儿取名“招娣”“念娣”则透露着些许“重男轻女”的思想。对于这一评价,郭靖宇显得有些无辜:“这个作品就是批评封建糟粕的!说我重男轻女就更不能忍,如果那样的话我根本就不会写《娘道》这部剧。”他解释道,这部作品只不过是还原那个历史阶段实际存在的弊病,在此基础上写故事而已。

面对这些来自年轻观众的热烈讨论,郭靖宇表示很欢迎也很荣幸。近年来,他也一直在关注当下年轻人的偏爱喜好,无论是监制的《灵魂摆渡》系列,还是《新射雕英雄传》,都彰显了这位“老导演”对年轻人市场的把控。更让郭靖宇自豪的是,自己参与制作的《最美的青春》原本目标受众只是传统电视观众,但播出效果显示很多年轻观众也爱上了这部主旋律作品,“我觉得这也是我在2018年取得的最大成绩之一。”但同时他指出,像《娘道》这样面向传统观众的电视剧,自己也绝不会放弃,“我是个年轻的‘老导演’,从事艺术工作28年了,从第一天起讲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人民就包括很多坐在电视机前的中老年观众,他们不会上网、不会付费买会员,如果都去为年轻观众拍戏,他们在电视上看什么呢?我不反对为票房服务,但我觉得为人民服务更高级。”

制作上不吝投入

70集的《打狗棍》、76集的《勇敢的心》、79集的《大秧歌》,再到如今76集的《娘道》,大体量已成为郭氏传奇剧的标志之一。对于剧集的长度,郭靖宇有着自己的一番理解,“我写长剧、拍长剧,是因为我个人认为电视剧只有越长才能越吸引观众,只有越长你讲的故事才能慢慢地深入人心,才能够有反复传播的价值。”但随即他也表示,无论是国家要求还是观众反馈,现在都不再提倡长剧,自己以后可能也不会越写越长,“《娘道》这么长的故事可能是最后一个了。”

鸿篇巨制能够讲好故事,但同时也意味着漫长的拍摄周期。《娘道》制作期间的种种意外也给郭靖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身兼数职的他一直处于“双核,甚至四核运转的状态”。原来,2016年秋天恰逢北京严重雾霾,外景计划一再推迟使得剧组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天拍摄,郭靖宇下决心将外景移到棚内拍摄,伴随这一决定而来的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连郭靖宇自己都打趣道:“在选演员时我可能比较‘抠门儿’,但在制作上我就是个完完全全的‘败家子’,这部戏超支很多。”《娘道》全剧采用4K技术,在北京共动用15个特大摄影棚,在棚内搭建出完整的山西大院和老城街道。虽然棚拍使剧组进度超期了两个月,但也给了郭靖宇更大的空间自由创作,呈现出了最佳视觉效果。

繁重的拍摄任务下,郭靖宇选演员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观众也发现他时常只用同一拨人,甚至被当成了一种调侃。但对待演戏,郭靖宇非常严肃:“演我的戏必须给全程档期,没有我就换人。即使拍完后如果觉得不满意,也必须重拍或补拍。”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郭靖宇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合作班底。此次《娘道》中的演员也多是熟悉面孔,郭靖宇进一步解释道:“大家都对戏剧有着近乎相同的感觉和痴迷,所以有些时候角色写出来大家都不用‘演’,一上戏感觉自然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