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部温情的野狼“驯化史”

来源: 北京日报   | 胡祥  2018年09月13日08:34

法国电影《阿尔法:狼伴归来》(下称《阿尔法》)从故事上讲,特别像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下称《少年》),只不过这部冰川时代的动物题材电影并不“奇幻”,相反它特别的“现实主义”,其中捕猎知识、部落语言、天象方位等有据可考,细致纯粹,将一个心善到懦弱的少年与野狼的相伴故事娓娓道来。

电影的主题非常简单,就是表现人和自然这对永恒的关系,并不涉及到《少年》中对老虎是否真的存在这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讨论。电影的叙事基本是线性的,位于北欧大陆的一个原始部落男人们组队外出狩猎,首领的儿子也就是主角科达在围猎过程中掉下了悬崖,接下来就是科达一个人历尽千辛万苦回家的故事。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故事过于单薄,那是因为这部电影主要想表现的就不是惊险的故事,而是自然环境下人与动物情感如何变化。所以,我们看不到《荒野生存》《狼图腾》那种人与自然激烈抗争带来的戏剧性——那两部电影要表现的更多的是人作为主体的强大性和征服性,而《阿尔法》则是自然主义式的温情派。

这部电影有两大亮点。一个是对史前自然大气瑰丽的风光的表现——壮观的夕阳围猎、来势凶猛的山洪暴发、静谧绚烂的极光之夜,有一种原始的美感,都极具震撼力,较为少见。

电影的另一大亮点是人对狼的驯化过程。事实上,表现人与狼相处的影视作品有不少,比如《丛林王子》《白狼勇士》,但是这类电影大多数带有奇幻色彩,主要表现狼的神秘感和传奇感。《阿尔法》比较写实,电影主要讲人和狼的和谐共处,如果这一部分描写不细致,这部电影基本就不成立。从结果来看,这部电影将人与狼从敌对到相伴这个过程描写得还比较可信。最开始是阿尔法和狼群一起围攻科达,科达为了自保砍伤阿尔法,但是心善的他没有杀掉落单的阿尔法,而是冒险从鬣狗嘴下救出了阿尔法。他们躲进山洞后,进入真正的单独相处的空间。这个过程中,电影对几个小细节处理比较好——包括采集药草敷在脚上治伤,用蛆虫治愈狼身上的刀伤,这种科学性的小细节,让这个转变过程看起来有说服力,狼从开始的抵抗、戒备到臣服也就顺理成章。

成也简单,败也简单。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平淡。它的故事进展的每一步都像砌房子一样工工整整,主角与狼之间相互试探,相互摆脱,到危机中重逢,这部自然主义的电影也循着类型电影的套路。它让我想起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看到的一部美国动物题材电影——《赛马皮特》,讲述的是一个少年偷了一匹叫皮特的赛马,穿过美国西部的沙漠去寻找自己的姑姑。少年不愿意接受朋友的资助,用暴力夺回属于自己的钱,像一块又硬又臭的石头,和皮特正好成为一种性格互投的镜像,有一种青春期的撕痛感,让人念念不忘。

而《阿尔法》本质上是一部温情的电影,它还暗藏着一个主题——男主角科达的成长,这其实也是动物题材的一种套路。科达开始不愿意杀生,没有毅力和耐心,连钻木取火这样最基本的生存手段都不会。等他单独面对凶险的荒原时,他学会猎杀野兔,也学会了钻木取火,表面上他开始在生存本领上有了进步,但是实质的主题——人物的成长其实并没有。他本质上还是那个善良的少年,反而阿尔法由攻击性的野狼变成了类似家犬的同伴,使电影走向更加温情。至于科达是否能够像他父亲期望的那样,展现足够的统治力成为接班人我们不得而知,对这样的电影我们也无法要求太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尔法》很像一部科教片,非常适合一家老小一起观看,这绝对不是对这部电影的贬低。因为它过于精确地展现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细节,确实有教育意义。除了对狼的野性表现弱化了一些,对其它猛兽的威胁,对狂风暴雪的严酷都有充分的展示,能够在大银幕上看到这样的电影也未尝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一方面是感受精美的画面,另一方面也确实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生存小知识,毕竟,类似的国产电影还几乎没有。